12月8日,蚌埠医科大学与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共同设立的“合肥量子计算与数据医学研究院”(简称“研究院”)12月8日宣布成立。这是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与数据医学研究院。
人才辈出的蚌医
蚌埠医科大学创建于1958年7月,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分迁和安徽医学院援建而成,1968年改称蚌埠反修医学院,1970年9月,与安徽医学院合并,改名为安徽医学院蚌埠分院,1974年6月,恢复称蚌埠医学院。2023年11月20日,教育部公示拟同意蚌埠医学院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2023年11月30日,教育部发函同意蚌埠医学院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2024年1月6日,蚌埠医科大学正式揭牌。
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出15万余名优秀医药卫生人才,其中既有以刘德培、段树民、陈孝平、王福生、范先群等5名院士为代表的医学领军人才,也有以教育部长江学者卢洪洲、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卜军等为代表的杰出中青年学者和医学管理人才,以及以“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刘晓林为代表的大批基层优秀医务工作者,为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医疗数据“握手” 量子计算机
美国作为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导者,于2024年3月由IBM在美国克利夫兰诊所部署了首台专用于医疗保健研究的医用量子计算机,开创了全球量子计算在医疗应用的先河。
随后,中国也迈出重要一步,蚌埠医学院与本源量子达成合作,首次将国产量子算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旨在提升医疗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安全性。安徽作为全国首个开展量子计算研究并具备超导量子计算机交付能力的省份,为此次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面对医疗数据的迅猛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36%,总量接近50万亿GB),高性能计算需求急剧上升,特别是在药物研发和精准医学等领域。量子计算以其指数级的数据处理速度,能够更精确地模拟生物过程,加速医药创新。例如,本源量子的量子图像识别算法在处理癌症图像时显著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资源消耗。
据介绍,2023年,蚌埠医科大学和本源量子发布国内首个量子计算医学应用研究成果——量子算力提升乳腺钼靶检测效率,国产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首次介入医学研究。同年,全国首个量子计算与数据医学高峰论坛在蚌埠医科大学举办,全国首个量子方向数据医学实验班在蚌埠医科大学开课。今年,蚌埠医科大学依托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继续探索量子算力加速小分子药物研发进程。
总结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安全极端重要。尤其是医疗数据,通常包含非常敏感的患者信息,如个人健康记录、病历、诊断结果等。使用国内的量子计算机,可以更好地控制数据的安全性,减少数据被不可信的外部机构访问的风险。
研究院的成立,不仅是中国量子计算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的里程碑,也是蚌医与本源量子携手共进、探索未知的重要标志。未来,研究院将致力于推动量子计算技术在中国医疗行业的深度应用,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