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回(下)

作者:汲古生

在这一章节,我会继续对原著第一回当中的书名、诗词和一些其他的典故进行梳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权腮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瓦灶绳床

权腮

权腮俗称颧骨腮,指人颧骨长得很高,相法认为是一种贵相。沈括《梦溪笔谈·人事》记载:“公满面权骨,不十年必总枢柄。”虽然这种将面部特征与个人际遇进行对应的相面之术在中国古代十分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相面之术中的这种对应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其本身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的宿命论,由于宿命论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生的际遇皆由上天注定,不能被人改变,因此,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面术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机械性。正因如此,相面术一般被现代人视为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文化现象的确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古代文学。在原著中,作者从娇杏的视角描写了贾雨村“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的相貌,并且强调“他必非久困之人”就是受其影响的结果。从作品整体的谋篇布局角度来说,作者用这个典故为贾雨村后续情节中的飞黄腾达埋下了伏笔。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中的典故

在贾雨村的这两句诗中用到的其实就是月下老人的典故。在李复言《续玄怪录》记载了一个传说,唐代韦固在宋城遇一老人在月下检天下婚姻之书,囊中并有赤绳,一系男女之足,则必成夫妇。今天,这个月老的典故其实还是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所使用,作者将这个典故放在这里主要是为了表达贾雨村对于此身伴侣的一种疑问的情绪。

瓦灶绳床

瓦灶为土坯烧成的简陋的灶,俗称行灶。绳床亦名胡床、交床,为一种简易的坐具。在《演繁露》中记载:“今之交床,本自虏来,始名胡床……唐穆宗时又名绳床。”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床的这个概念古今存在的很大的差异,而类似的使用其实在我国的文学当中有很多次出现。比如《木兰辞》中所写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再比如《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母亲的“槌床便大怒”,其中所说的“床”就是这个概念。在原著中,这是存在于作者自云当中的一个典故,主要表明的是作者在沦落到贫苦的困境当中时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瓦灶绳床也是对于作者贫苦生活的一种具体性的表现,可以说这与作者在之前所经历的金堂玉马的荣华富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才使得作者胸中有了“大丘壑”,才能写出这样伟大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芹意.冤家.班姑蔡女.孺人

芹意

原著中写道甄士隐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在《列子·杨朱篇》记载“昔人有美戎菽,甘苔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大致的意思是说古时有人认为芹菜的味道很美,就向乡豪称赞,乡豪尝后,却觉得很难吃。后人常用“献芹”、“芹意”等作为送礼或请客的谦词。这个谦词一般使用在书信当中,尤其是给人送礼物的信。而在原著当中写这种口头使用其实也是我国文化当中谦敬词使用的一个重要的场景。

冤家

冤家原本是佛教用语。在《五灯会元》中记载:“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后人将其解释为仇人或对头,也用作对所爱之人的昵称,在《红楼梦》中也出现过不只一次。而且这个词在古代的曲艺唱词当中就经常出现,在现在的生活当中,欢喜冤家这个词也被我们经常用来形容情侣。

班姑蔡女

这其中涉及到了两个有才能的女子。班姑指的是班昭,是东汉史学家班固之妹,曾参与续《汉书》。东汉和帝时担任过宫廷教师,号称大姑,所以后世文人称其为“班姑”。蔡女指的是蔡文姬,名琰,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女《后汉书·董祀妻传》记载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出众的才能。

孺人

原著当中封氏的孺人封号其实涉及到《礼记》当中对于妻子的封号的规定。《礼记·曲礼下》中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孺人在明清为七品官之母或妻的封号,后通用为妇人的尊称。当然,由于《红楼梦》的故事的时代背景并不明确,因此,我们并不能从此断定封肃的官衔品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京.大比."好了歌"

神京

在《宋书·乐志二》中有“刊定四海,肇构神京”的表述,由于作为二十四史之一的《宋书》的记载的是南朝刘宋一个朝代的历史,因此这里的神京特指南朝刘宋的都城南京,但在原著中,这个词的意思却更倾向于广义上的国都或是都城,虽然类似的同义词在文本出现过很多次,如都中、神都等,但我们并不能确定神都的具体位置。这其实是作者在一些情节的描写上采取了南北兼用和虚实结合的策略对时间和地点这两个要素进行模糊化的处理的结果,在中国的历史上,神都这一称呼的出现其实与我国君权至上和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尚书·召诰》就有:“有夏服(受)天命。”的记载,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帝王往往会宣称自己是神的代理甚至就是天神下凡,而其所居住的都城也顺理成章的被歌功颂德者赋予了神性,最终变成了神京或者神都。在原著当中,作者称都城为神京或者神都或许也是受了这种观念的影响。

大比

这是一个与古代选官制度和人口普查制度有关的典故,最初的“大比”是周代的一种人口普查制度。周代每三年调查一次人口,《周礼·秋官·小司寇》记载: “及大比,登民数,自生齿以上,登于天府。”后成为一种选官制度。《周礼·地官·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 隋、唐后“大比”泛指科举考试。李世愉、胡平的《中国科举制度通史》中提到:“明清时期所谓的“三年大比”即从乡试始,随即进入会试、殿试,最终选拔出新科进士。”原著中甄士隐提到的:“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指的应该是这样一个整体的过程。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中的典故

这里涉及到一个笏满床的典故,《旧唐书·崔神庆传》中记载: “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 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在原著中作者将其与“陋室空堂”对举,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于昔日名门望族衰落的感叹,而且作者将其置于作品开头的这种设计也可以看作是对贾府最终衰落结局的一个暗示。在后世的流传中,这个典故逐渐被演义成了《满床笏》戏曲故事,相关的内容我将在梳理原著的第二十九回中的戏曲典故时进行阐述。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中的典故

这里涉及到“强梁”的典故,《老子》中有: “强梁者不得其死。”的表述。意思是凶暴强横的人会死无其所。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这句话表述的是即使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未来的人生历程当中仍然可能因为受到某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成为“强梁”。在原著的前八十回中,我并没有发现与这句注释直接对应的情节,不过作者在为作品谋篇布局的过程中使用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我们或许可以认为这个典故是作者为八十回后内容埋下的伏笔。但由于后四十回内容争议较大,因此,对于这个典故究竟是哪段情节的伏笔我们暂时还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中的典故

这里膏粱的典故原本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精美的食品。《孟子·告子上》记载:“《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朱熹注以膏为肥肉,粱为美谷。其二是指富贵之家。《新唐书·高俭传》中有: “先宗室,后外戚;退新门,进旧望,右膏粱,左寒畯”的表述,意思是说在唐代,人们贵右贱左右,朝列以右为尊,官位较低者居于左侧。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原著中的“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的意思指的是女子虽经父母择婿嫁与膏粱子弟,但最终却出人意料流落到了烟花之地。但与之前所说的“强梁”的典故类似,我们并不能确定这句注释所对应的具体情节,但其无疑与贾府的败落有着直接的关系。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中的典故

“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典故出自唐代秦韬玉的《贫女》 诗,诗中有:“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之句比喻空为别人辛苦忙碌,自己得不到一点好处。也作“为他人做嫁衣裳”从出处上看,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消极情绪,而在原著中,作者使用这个典故更多是在表现自己对于世态炎凉的慨叹和对事物发展过程的朴素认识。

一方面,甄士隐在为《好了歌》作注时用这个典故作为结尾其实可以看作是其在遭受了一连串飞来横祸之后遁入空门时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悟。红楼梦的甄士隐最初是一个家境殷实的乡绅而且还是当地的望族,他淡泊功名、古道热肠。原著里写他“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是神仙一流人品。”后来,甄士隐遭受一连串命中注定的厄运,先是独生女儿英莲在元宵夜丢失,接着房舍被烧,然后又遭到岳父的算计和厌嫌。原著第一回写道:“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发穷了。封肃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儿,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不会过,只一味好吃懒做。士隐知道了,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最后,他在贫病交加、急忿怨痛之中,听到世外高人吟诵《好了歌》,顿时悟透了万事皆空的道理,脱离红尘、遁入空门。甄士隐所经历的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世态炎凉也是作品主旨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在原著中作者曾借跛足道人之口对“好”与“了”的辩证关系进行了阐述。原著写道:“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从这段情节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将“好”与“了”是“世上万般”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遵循的法则。作者将这个典故放在《好了歌》的注文当中作为“好”与“了”的具体例证正是为了论证“好”与“了”的辩证关系。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辩证思考,而这种思维也是我们理解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古典名著和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时必须具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end •

/联系微信:dongzhu1968

/投稿邮箱:hlmyj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