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Read
编辑丨Read
前言
战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如云。
然而,在这样一个充满战乱与权谋的时代,无数名将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同时也有不少名将惨遭陷害而不得善终。
他们或是忠诚被疑,或是功高震主,或是反对投降,
却都因此而身败名裂,甚至丧命。这些名将的悲惨命运,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那么,除了白起这位千古名将之外,
还有哪些英雄人物遭受了类似的命运?
白起
白起,秦国名将,被誉为
“兵家四圣”
之一,他从小就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华,熟悉兵法,善于用兵。
其军事才能和智谋无人能敌,
曾多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他的智谋和勇气令敌人闻风丧胆。
然而,他的出色表现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其中就包括秦相范雎,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权力的争夺。
范雎担心白起的声威盖过自己,于是利用自己的权势对白起进行打压。他向秦昭襄王进谗言,使白起失去了皇帝的信任。最后,
秦昭襄王赐死白起,一代名将就这样陨落了。
赵括
赵括,战国时期赵国人,
他自幼聪慧好学,博闻强识,
对兵法战策有着浓厚的兴趣。
赵括在年轻时便已通晓多部经典兵书,
对兵法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然而,正是这种对理论的过分痴迷,使他在实践中变得过于自信。
在长平之战中,赵括被任命为赵军统帅,
取代了名将廉颇。
由于赵括缺乏实战经验,他轻信秦军的诱敌之计,导致赵军陷入重围。最后,
赵括在突围时不幸阵亡,身败名裂。
廉颇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在战国时期,赵国是一个以骑射为主要作战方式的国家,而廉颇则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他勇武善战,屡建战功,曾率赵军多次打败秦军,使赵国一度成为
“战国七雄之一。”
然而,如此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赵孝成王时期遭遇了人生的低谷。当时,赵国的相国郭开嫉妒廉颇的才能与功绩,
便通过挑拨离间、捏造事实等手段,
使赵孝成王对廉颇产生误会。最终,
廉颇被迫离开赵国,流落他乡。
在流落他乡的日子里,
廉颇过着凄凉的生活。
他曾经投奔过魏国和楚国,但始终无法得到信任和重用。在楚国时期,廉颇曾有机会重返赵国,但由于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最终未能成行。在抑郁和无奈中,廉颇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
最终抑郁而终。
李牧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他的一生几乎贯穿了赵国的整个历史,从赵武灵王时期开始,李牧就立下了赫赫战功,
使赵国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屹立不倒。
在赵武灵王时期,他
担任过赵国北部边境的将领
,负责抵御北方的匈奴。在任期间,李牧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
使得匈奴无法在边境地区获得补给,从而削弱了其战斗力。
而且李牧还注重训练赵国的军队,使其具备了较高的战斗力。在与匈奴的战斗中,李牧屡次取得胜利,使赵国边境得以安定。
赵惠文王时期,李牧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他与赵奢、廉颇等人,共同辅佐赵惠文王。在这一时期,
李牧参与了多次对外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李牧的功高震主,却使他成为了赵孝成王的眼中钉。赵孝成王在位期间,猜忌心重,对于手下的功臣心存畏惧。李牧作为赵国的名将,其地位和威望自然引起了赵孝成王的不满。于是,
赵孝成王听信小人谗言,迫使李牧自杀。
李牧被迫自杀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赵国百姓纷纷感叹:
“李牧死,赵国亡。”
这是因为李牧在赵国的地位无人能替代,他的死意味着赵国失去了最后的屏障。果然,在李牧死后不久,赵国便被秦国所灭。
乐毅
乐毅,出生在一个军事世家,在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兵法。到了青年时期,他的才能刚刚显露出来,
被燕昭王任命为将军。
在燕国与齐国的战争中,乐毅率领燕军攻破了齐国的防线,
攻克了齐国72座城池。
这一战使乐毅名扬四海,成为了一位功成名就的将军。
然而,就在乐毅功成名就之时,
他却被燕昭王猜忌。
燕昭王担心乐毅的功绩和威望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设计陷害乐毅,
迫使他流亡赵国。
乐毅在赵国得到了善待,但他最终还是抑郁而终。
田单
田单,齐国名将,在齐襄王时期崭露头角,成为齐国的重要将领。
他最著名的战役是以火牛阵击败燕军,收复齐国失地。
火牛阵是一种以牛为武器的战术,通过将牛身上捆绑火炬,驱赶牛群冲击敌军,达到瓦解敌军阵型的目的。田单运用火牛阵成功击败燕军,展现了他出色的军事才能。
除了军事才能,田单还具有政治智慧。在齐襄王时期,他通过收复失地,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然而,在齐襄王死后,面对齐湣王的猜忌,
田单被迫开始流亡,最终前往了赵国。
吴起
吴起,卫国人,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曾在鲁国、魏国、楚国等国效力,
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改革政策,赢得了各国君主的信任。
然而,楚悼王去世后,
吴起的忠诚被怀疑,被迫逃亡。
最后,他被楚国贵族围攻,不幸被捕,遭受车裂之刑。
项燕
项燕出生于楚国的名将世家,
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军事教育。
他年轻时便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成为楚国的栋梁之才。项燕在楚国的边境上屡立战功,多次击败敌国的侵略,为楚国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公元前224年的时候,
秦国王翦率领60万大军围攻楚国,
面对如此局面,项燕并没有退缩,带领军队拼死一战,但是由于兵力悬殊最终战败,而项燕不想被俘虏,于是选择了自裁。
赵胜
赵胜,
战国四公子之一。
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将领的素质。他的军事才能在赵国崛起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多次率军击败敌国,
为赵国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长平之战中,赵胜却遭遇了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刻。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当时赵军与秦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但是秦军在兵力和物资上占有优势,
赵胜在苦战中逐渐陷入困境。此时,赵孝成王因为没有及时派出援兵,导致赵胜陷入困境。
此时赵胜并没有选择屈服,
而是带领赵军将士坚守阵地,
与秦军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拉锯战。最终由于兵力和物资的严重不足,赵军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此时,赵孝成王仍然没有派出援兵,
赵胜只能寄希望于外交手段,试图争取其他诸侯国的支持。
然而,诸侯国之间利益纠葛,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出兵相助。赵胜在绝望中,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赵军的士气逐渐低落,战斗力不断下降。
最后,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赵胜被迫出城决战,
最终被围攻惨死。
范雎
范雎,出身寒微,但是他却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谋略,
在秦国谋得了宰相的职位。
起初他曾在魏国做过一段时间的门客,但未能得到魏国的重用。后来,范雎辗转来到秦国,得到了秦昭襄王的赏识。在秦昭襄王的支持下,
范雎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秦国的一位宰相。
在这场战争中,范雎
制定了一些列作战策略,在
经过长时间的拉锯战后,秦军终于取得了胜利,
并俘获了赵军数十万士兵。
这一胜利使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局势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范雎也因此成为了秦国的英雄。
然而,范雎在与白起的权力斗争中却败下阵来。当时,秦昭襄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开始在两位名将之间进行平衡。
最终秦昭襄王赐死了白起,
这种平衡被打破,范雎在之后的官场上可谓是如日中天。
随后范雎向秦昭襄王推荐了
郑安平
但是他却投降了赵国,
按照当时的情况,范雎应该被连坐三族,但是秦昭襄王念他劳苦功高将他保了下来。
即使如此,
范雎依旧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再次推荐了
王稽担任了秦河东守,
结果王稽竟然勾结各路诸侯,
范雎又要被连诛,
但是秦昭襄王依旧没有对他下手。而范雎也知道事不过三于是选择了隐退,最终遗憾去世。
总结
战国时期,
这些名将为国家民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然而却因权谋和陷害而不得善终。
这些历史教训警示我们,
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更要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
以免陷入权力斗争的旋涡。让我们缅怀这些英雄,传承他们的精神,为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