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丨清源 诵丨球球

今天是2024年12月13日,我国第十一个法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家之名,祭奠三十多万遇难同胞。

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侵华日军在南京大肆屠杀,没有抵抗能力的无辜军民,古都遭受史上空前黑暗的六周。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30多万无辜生命惨遭杀戮,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死于日军屠刀。

这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7年,南京初次统计大屠杀幸存者,当时认定的幸存者有1756人。近年来,这一数字逐年递减。

见证者正在凋零,而这段血与泪的记忆却不能忘却,更不敢忘却。

不管时间过去多久,同胞们受难的痛楚一直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历史真相永远都在那里,警醒和启示着后人。

如今的南京,硝烟早已消散,岁岁年年,梧桐尤绿。石碑上深深镌刻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名字,更是87年前那段不可磨灭的血泪记忆。

翻开这段血泪史,我们看到的,是中华儿女在绝望中绽放顽强希望的铮铮傲骨。

鲁迅先生说,“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当清风拂过渐黄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仿佛跨越时空传来的低沉叹息。

当警钟长鸣,我们俯首默哀,致敬先烈,也悼念亡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纪念,从不为宣扬复仇的怨念,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吾辈当自强。

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前景,我们无比坚定,也无比自信。

当大漠深处的阵阵驼铃成为历史的回响,亚欧大陆上丝绸之路已穿越千年。

“中国速度”“中国制造”“中国奇迹”......如今一张张“中国名片”,早已成了这盛世最好的代言,而这盛世,则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

什么是盛世,什么是家国?

问盛世时即为盛世,念家国时即是家国!

有人曾感慨道,“也许现在的中国护照,还不能带你去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但是当灾难与战争来临的时候,它能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接你回家。”

我们是唯一一个将历史文化传承到今天的古国。

我们是幸运的,你得知道,有那么多的文明死去了,就像雪落在了雪地。

我们经过了那么多的磨难,却熠熠生辉,这就是我们民族的韧性,和强大的根基,今后也必然会越来越强。

那年战乱如麻,愿来世的你拥有锦绣年华。

我想,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恪守公平与正义,内蕴文化历史,那么那些冤魂自然也会安息。

好好活下去,这才是我们应当给出的最好答案。

愿逝者安息。

愿生者幸福。

*主播:清源,诗词天地合作主播。儒雅清静,音色清朗,用声音疗愈慰籍心灵,诵读生活,感悟生命。公众号:静听清源(ID:jtqy8965)微信yuwei8965。编辑:拾一

*朗诵:球球

更多详情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