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疯狂“鸡”起来的00后,如今的状况如何?答案可能比想象中更令人忧虑——数据显示,当下中小学生的抑郁检出率从小学到高中分别达到10%、30%、40%。
在年复一年地倡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下,为何抑郁数据却依然居高不下?00后们卷到最后,换来的却是“一地鸡毛”。
“鸡娃”最初源于父母对孩子学业成就的焦虑。这个词最早指“给孩子打鸡血学习大量技能、全方位发展”,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成为父母对孩子教育过度干预的代名词。
最早的“鸡娃”出现在北京海淀区的那群“无所不能”的孩子们身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上着国际学校、操着地道伦敦腔、奥赛编程机器人全能拿奖,那时候给吃瓜群众们的冲击力可谓相当大。
这群“别人家的孩子”让更多家长陷入焦虑。于是,00后们开启了“全线内卷”的模式。
对许多家长来说,他们小时候的缺失必须由孩子“补齐”,未竟的学业要靠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开始,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就开始了永无休止的轮换,钢琴、绘画、围棋、英语、少儿编程……孩子的每一分钟都被规划得毫无空隙。甚至很多家长从孩子出生前就开始规划未来路线,随后家长们只能不断重复“都是为你好”“以后就懂了”的说辞,来告慰孩子们的这种被牢牢掌握、牢牢覆盖的人生。
除了家庭以外,社会意识中的过度竞争和过于注重成绩的观念也在不断强化。无论是中小学的升学压力,还是高考的千军万马,似乎每个00后都在为了某个未来的名校、某个期待中的职位而拼命奔跑——即使他们根本不了解那些意味着什么、到底有什么好。
当成绩成为评价好坏的唯一标准,孩子们的情感、兴趣、人格统统都会被忽略。每一场考试都像是战争,成绩直接决定了孩子能否进入一流的学校,是否能迈入理想的大学。父母的期望和教育系统的固化不断加压,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孩子们不仅要应对知识的海量积累,还要接受父母、老师和社会的期望。
这种环境下,许多00后在成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焦虑,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似乎永远不够,内心始终没有安全感和满足感。
伴随这种不安而来的,是心理健康问题的激增。
长时间的高压状态让许多00后感到无法承受的焦虑与疲惫。一方面,他们被期望能在学术上取得出色成绩;另一方面,社会对他们“应有的未来”充满了种种苛刻的要求,导致他们常常感到自己像是被推向了一个无尽的竞争漩涡。在这个过程中,不少青少年开始逐渐失去对生活的兴趣,甚至出现了情绪低落、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前面所提到的数据也能显示出这种压力和抑郁情绪是随着时间推演更加严重的,甚至可以简单粗暴地概括为“越学越抑郁”。
虽然近年来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有所增加,并推出了一些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项目,但现实仍不乐观。
或许是出于不理解,抑或是根本需要逃避问题,许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求助信号常常表现得不以为意,认为孩子“小题大作”,并放出东亚父母终极大招“这算什么苦?我们小时候更难!”。甚至等到问题严重到无法忽视时,才会采取措施,搞不好还会给孩子盖上“心理脆弱”、“过得太好”“吃不了苦”这几口世纪大锅。
更为关键的是,当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大多内容简单,且缺乏针对性,无法真正帮助学生应对实际的心理困境。家庭中家长普遍缺乏心理学知识,无法真正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们往往感到被忽视或误解,进一步加剧心理负担。
实质上,“卷娃”现象的背后,传达出的是整个社会层面的焦虑。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家庭、教育系统乃至社会价值观,愈发聚焦于“成绩”和“成功”。社会的供给极速上升,带来的结果是需求要求跟随上涨,家长们也不得不卷起了孩子,希望通过孩子的高成就换取更多选择权,但却忽略了这种竞争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的深远伤害。
社会对高学历、高职位的过度推崇也是“卷娃”现象日益严重的原因之一。尤其在国内,高考作为重要的阶层跃升通道,成为很多家长们押注的唯一出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让家长愿意付出巨大的精力与财力去集中家庭教育资源。
这种观念的单一性,忽视了多元发展与个性培养。结果是孩子们被裹挟在这场竞赛中,失去自我。许多孩子最终倒在“精神病院”的路上,沦为“失落的一代”。
“卷娃”现象的盛行,既是社会竞争压力的映射,也是教育模式与家庭文化失衡的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日益严重的背后,是我们忽视了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性原因。
为孩子们创造更健康、宽松的成长环境,不仅需要社会层面的观念转变,也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深刻反思。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更应成为家庭教育与学校培养的重要一环。而家长们更需要意识到:所谓的“卷赢未来”,如果以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代价,最终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