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公众号设为“星标”,可第一时间看到推送

临近年底,咨询教育问题的粉丝开始见多,今天娃作业写的挺快,有时间跟大家聊聊亦庄的教育。

这里先随便聊几个话题,有人跟我聊说亦庄教育的独立成区,是因为大兴区从中作梗,这个论点我深不以为然,属实是阴谋论

首先,当初亦庄教育划出来的时候,是因为市政府完全赋予经开区的区级人民政府职权,教育只是其中之,是跟着其他职能一起划出去的。只是教育更受大家的关注,被放在聚光灯下了过度审视了

其实不论是大兴、通州、还是经开,在市文件出台之后,也只是履行职责去落实市文件而已。其中所谓的阴谋论,完全是想多了

也有人说,大兴这几年疯狂把东三镇的一些学校纳入到自己的教育集团,这是没安好心,是在挖亦庄的墙脚,这点我也不认同。

你的教育都不属于亦庄管理,怎么能说在挖亦庄的墙脚呢?属实有点搞笑了。

在没法报考经开区高中的前提下,大兴区让东三镇的孩子有更多机会享受集团内的教育资源,这不是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吗?

难道大兴区完全不管东三镇的教育才对吗?那大兴都不管了,谁管你?东三镇的教育不更完蛋了。

好了,言归正传,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人说我是亦庄教育吹,当然,我不认为我是吹,我只是在客观解读。

那既然说我是亦庄教育吹,今天就给亦庄教育小小的泼泼冷水。当然本人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亦庄教育能走上一条良性发展、长治久安的道路

经常看我文章的粉丝,应该都了解本人的看法。我一直强调,经开区教育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生源少,然后高中又多,导致生源完全不够分的。

其他如没有教育局啊,职能部门业务不熟啊,没有编制啊等等,在我看来,都是小问题,都是可以通过自身去逐步解决,或通过其他方法弥补的问题。

而这几天我又想了想,经开区除了生源少以外,其实还有一个天生的缺陷,就是经开区没有“原生态的差校”。

区里要真有那么一、二所大兴区留下的所谓的差校,其实生源少的问题,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了。

如此的话,区里的“原生态差校”完全可以将中考的低分生一股脑的吸收,然后实验、建华、二中、人开、人亦等学校可以相应的少招点,从而实行小班化。

这样即保证了区里几所高中的生源质量,而经开区的普高率也能维持在一个高水平。

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经开区的总体成绩会受限。但总的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问题就是,现在经开区的生源又少,且又没有所谓的“烂校”。

不论是实验、二中,还是人亦、人开、建华,咱就说,都是经开区请来的神,谁没事来这给你当托底校的?但经开区现状导致的结果就是,总得有个托底的。

所以呢,现在经开区就不得不面对一个抉择

1想要继续维持较高的普高率,那就得接受一所或两所学校沦落为托底校不要存有中考400多分的孩子,培养成一本甚至211的幻想)。

2想要各学校的出口成绩都能维持一个高水准,那就得把普高率砍一刀听说经开区某学校虽然明年确定开高中部,但只搞自己的“1+3”,不对外招生)。

当然了,经开区也想到了通过面向海淀区招生,稍微解决一下这个问题。但是:

第一,你没有先天的地理优势,海淀太远了,在北京和经开区整个一大对角。

第二,海淀本来就是教育高地,客观来讲,经开区学校的吸引力终究是差些,小升初过来的海淀生源的存留率,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些孩子宁愿没有校额,也要回海淀中考)。

所以,个人认为,以上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那么教育独立后,60内的居民可独享经开区优质教育资源的“美梦”,终究会被锁区的回旋镖打碎

当然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其实一直摆在经开区面前,那就是教育扩区

而且,我也相信经开区的LD也能想到这些问题(我都能瞎琢磨出来)。但是,真的要早早推进教育扩区这件事了

你要想,哪怕今天就实现教育扩区了,但扩区的政策福利反应在经开区的成绩上,也得是三年后的事情。

但亦庄的教育经得起三年的真空期吗?经得起太大的起伏吗?

因此,我是真的希望,早点把教育扩区的问题提到日程上

这样不仅扩充了生源,且新城范围内的一些高中也能解决托底的问题(完全没有不敬的意思,仅陈述事实)。

所以,如果把教育扩至亦庄新城,经开区的生源与高中梯次的问题也就一并解决了。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