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
千里南水来 滋润白洋淀
12月5日拍摄的雄安新区白洋淀北部烧车淀内的燕南堤。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 摄
初冬时节的白洋淀,树木青黄相间,大片大片芦苇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将淀水染成了金色。抬眼望去,各类水鸟从水面上飞过,或捕食或嬉戏,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
140余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余条沟壕纵横交错……作为“华北之肾”,白洋淀对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几年前的白洋淀,并非这样如诗如画。那时的白洋淀水污染严重,水域面积不断萎缩,水质降为劣五类。
雄安新区设立后,白洋淀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
科学补水,是白洋淀生态治理的重要一步。得益于南水北调,滚滚而来的南水注入白洋淀,打通了白洋淀的“外循环”。
自2018年对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以来,截至2023年,南水北调中线引长江水累计入淀水量达5.74亿立方米,白洋淀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淀区面积恢复至300平方公里左右。
千里南水滋润着“华北之肾”。与此同时,雄安新区实施清淤疏浚、百淀连通等工程,恢复白洋淀的“内动力”,让水活起来。
白洋淀北部烧车淀内的燕南堤,名称取自新安北堤燕南长城遗址。曾经,烧车淀区域沼泽化严重,淀泊退化、水流不畅、水体黑臭,芦苇也不连片。
经过治理后的燕南堤,水清岸绿、荷花成片,绿地面积超百公顷,成为白洋淀滨水岸线的一道亮丽景观。
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干部张强曾担任燕南堤项目负责人。“为减少对淀区水质和生态的影响,生态清淤选择在冬天进行。”张强回忆道,寒冬腊月,淀水结冰,施工人员先破除坚冰,再清理淤泥。施工中,采用三级生态围隔,利用无人机、水质在线监测仪等设备加强监控,防止淤泥、污水混入淀内。
2022年冬至2023年春,依托清淤四期航道开挖,燕南堤消纳27万立方米底泥。“淤泥也没有浪费,修建燕南堤时用来打造台田、填筑岛屿。”张强说。
据了解,雄安新区先后实施四期生态清淤,累计清淤疏浚土方2300余万立方米;开展百淀连通工程,疏浚水流通道约95公里,退耕还淀约74平方公里。
“白洋淀经过‘内疏外调’的综合施治,水动力恢复,水环境改善。”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管理组组长周立志说。
经过南水补水、清淤疏浚、百淀连通等工程,白洋淀水质实现历史性跨越,连续三年保持在三类标准,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华北明珠”再现昔日“荷塘苇海、鸟类天堂”的胜景。数据显示,白洋淀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已达到287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1种。(河北日报记者 康晓博)
廊坊
建地表水厂 解缺水之忧
12月6日,廊坊市地表水厂的调节蓄水池,长江水通过南水北调中线管道源源不断地注入池中。河北日报记者 刘英 摄
一池碧波清澈见底,微风吹来荡起阵阵涟漪。12月6日,站在廊坊市地表水厂4万平方米的调节蓄水池边,似乎能感受到空气中蕴含的丝丝甜意。不远处的进水口处,来自丹江口水库的长江水正通过管道注入池中。
这是廊坊市区唯一一座地表水厂。2017年投产运行至今,日供水能力已达到30万立方米,承担着主城区及周边部分地区百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重任。
廊坊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106立方米,不足全国的1/19。随着主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人口迅速增加,一批大型重点项目落户,廊坊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作为我省唯一没有地表水库的设区市,廊坊地表水厂建成以前,市区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廊坊市水利局水资源节水科科长张曙光介绍。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为廊坊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带来了曙光。该市抢抓机遇,根据本地实际,积极谋划并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2012年8月,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之一、总投资10.82亿元的廊坊市地表水厂启动建设。
为让水质更有保障,廊坊地表水厂使用了国内先进的超滤膜处理工艺。“我们在施工中应用了多项新技术,并自主创新技术7项,项目获得中国建筑业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廊坊市清泉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负责人徐玉亮介绍。
2017年4月11日,随着地表水厂蓄水池大闸缓缓开启,蓄势已久的南水奔涌而出。
7年来,廊坊市地表水厂从原来的日供水量8万立方米,提升至42万立方米,实现主城区生活和工业用水全覆盖。
“目前,江水使用量已累计超3亿立方米。”廊坊市清泉供水公司运行管理部负责人张淑芬介绍,源源不断的江水,结束了廊坊长期单一使用地下水的局面,实现了“一供一备”双水源的“量”变和从水源短缺到水源充足、水质提高的“质”变,形成廊坊供水新格局。
2014年至今,廊坊市中南部地区已有14座地表水厂建成投用,数百万廊坊人饮上了甘甜可口的南水。(河北日报记者 刘 英)
沧州
千年大运河 重现“老味道”
12月7日,朱凤桥在大运河畔的百狮园内向记者介绍,他家老宅院里的老树,成了河边的绿化景观。河北日报记者 袁铮摄
“看,我家的树成了河边的景!”12月7日,在百狮园沧曲桥畔,沧州市运河区南关口小区管委会党支部书记朱凤桥指着大运河边的两棵树,兴奋地对记者说。
一棵槐树、一棵椿树,相依而生。这两棵树的所在处,曾是朱凤桥家老宅的院落,过去属于南关口村。如今,这里没有了低矮破旧的房屋,代之而起的是风景如画的游园。
大运河穿沧州城区而过,在御河路的尽头蜿蜒流淌,留下一个“几”字弯,南关口就坐落其中。朱凤桥家的老宅紧挨着河边,树与河的故事伴他成长。
回忆起几十年前漕运尚存的大运河,朱凤桥来了精神。“河道里水满着,听见院墙外号子声响起,就知道船来了。”他说,那时候,南关口还叫村,村民们喜欢在房前屋后种树,到了夏天,微风顺河道而来,大家在树荫下纳凉,别提多惬意了。
后来,大运河的水断了流。随着村里砍树盖房的增多,村庄环境开始走起“下坡路”。朱凤桥一家人却舍不得砍院里的树,他们想给大运河留点绿。
没想到,水还没等来,干枯的河道成了垃圾的“藏身点”。最严重的地方,垃圾侵入河道三四米宽。清澈的河水、浓密的树木,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日渐脏臭的村庄环境,朱凤桥不免有些失落。
2019年,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启动,南水汇到大运河。河水越来越多,用好水资源迫在眉睫。就是在那一年,南关口整村搬迁工作开始了。
“‘齐心扮靓大运河’从口号变成行动。”朱凤桥说,大家放弃了传承几代人的老宅,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腾出空间。
这个“几”字弯热闹起来。拆旧、清淤、绿化,一切因水而兴,又为水而建。垂柳、国槐、白蜡……一棵棵树被栽下,与河水共绘生态景观,其中,也有像朱凤桥家两棵树一样留下来的老树,增添了大运河的“老味道”。“从前的日子又回来了。”朱凤桥喜上眉梢。
有了活水,大运河就有了生机。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累计向沧州调引近3亿立方米长江水,与其他引水工程效果叠加,确保了大运河常年有水。
沧州抢抓南水到来的机遇,加快大运河遗产本体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开展全线河道清淤疏浚,推进沿线绿化美化提升。目前,大运河沿线建成各类生态公园20余个,总面积1.7万余亩,还种植大地艺术植被4000余亩。
河岸变绿了,促进河道水质改善,大运河水质持续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长廊”逐步形成。
“这里树多起来了,游船跑起来了,大运河又‘活’了。”现在,朱凤桥时常到自家两棵树下转转,给孩子们讲讲大运河的故事。(河北日报记者 袁 铮)
保定
一江水奔流 园区百业兴
12月3日,在风帆有限责任公司电池化成车间里,一块块蓄电池正在进行注液。河北日报记者 寇国莹摄
12月3日,在保定市徐水经济开发区,风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风帆公司”)全自动生产线一派繁忙。电池化成车间里,一块块蓄电池完成注液后被送到注满水的化成槽内,进行首次充电。
“充电过程会产生高热,需要用水降温。可以说,水是保障蓄电池正常生产的必需品。”风帆公司生产保障部经理王旭说,该公司是用水大户,平均每月用水量近3万立方米。
王旭介绍,风帆公司是开发区建设初期迁入的企业,由于当时没有地表水厂,生产用水只能靠自备井取水,水质水压不稳定不说,过滤地下水还加大了设备损耗。
“2017年接入市政水源后,生产过程就再也没有‘水忧’了。”王旭说。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全线通水。2016年11月,徐水经济开发区地表水厂建成投用。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郑家佐口门引水,长江水经过18.2公里输水管道流至地表水厂后,供开发区生产生活使用。
进入徐水经济开发区地表水厂,只见清澈见底的江水在混凝沉淀池内缓缓流动,水厂负责人左杨正在仔细检查各项指标……
“水处理工艺由格栅拦截、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组成,混凝沉淀池是进行水处理的一道重要关卡。”左杨介绍,地表水厂日处理规模可达5万立方米,保障着徐水经济开发区的生产生活用水。
一江碧水奔流,园区百业兴盛。徐水经济开发区党群办主任周建勇介绍,目前,长江水已成为开发区的供水安全生命线、经济发展保障线和生态恢复水脉线。
长城汽车、风帆公司、蜂巢新能源……作为河北省绿色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几年来,徐水经济开发区聚焦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新型储能等三大主导产业,先后引入汽车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制造等高含绿量含金量企业。目前,开发区共入驻企业116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
周建勇介绍,秉承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开发区还建成哈弗城、釜阳花园等多个新型小区,学校、公园、商业步行街等生活配套设施齐全,一个宜居宜业的新城区正在崛起。(河北日报记者 寇国莹 王静超)
石家庄
滹沱泛涟漪 又见芳草碧
11月15日,石家庄市滹沱河畔,红橙黄绿多色树叶交错,绘出一幅层林尽染的美丽生态画卷。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
43岁的刘伟,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工程运维服务中心工程科科长。在他的记忆里,30岁以前没见过“有水的滹沱河”。
“河道里全是裸露的泥沙,一到秋冬季,风沙打得脸生疼。”刘伟印象很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是石家庄市区主要的风沙来源地。
滹沱河是石家庄的母亲河。自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持续干旱等因素影响,一度干涸断流了40多年。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时,曾回忆起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的滹沱往事:
“地下水水位年年降,每年降0.5米左右。”“看县志,滹沱河水丰草茂。可到实地一看,哪还有什么河,都是干沙床子。骑自行车到了那儿,扛起车就能过河。”
“那些年,干枯的滹沱河成了石家庄人的心病,大家都盼着有天能重新看到‘有水的滹沱河’。”石家庄市水利局河湖管理与调水科科长张振杰说。
“我们对滹沱河的‘唤醒’努力,从2007年就开始了,当时主要是以防洪为主的综合整治。”张振杰介绍,2009年前后,滹沱河开始阶段性蓄水,但直到2019年南水注入,才实现常态化生态补水。
从2017年开始,石家庄分三期对黄壁庄水库下游109公里河段实施系统修复,包括水利防洪、生态绿化、水质提升等全方位的生态修复。
开展滹沱河生态补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统筹考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地表水与地下水如何互动,河道生态修复如何与地下水环境治理同步推进。”张振杰举例说。
“难题还包括怎么留住水。”刘伟坦言,常年的地下水超采,让这里早已犹如“漏斗”,水放下去三四天,就都渗进了河道。为尽可能留住每一滴珍贵的南水,施工时专门用生态材料在河道里做了防渗减渗处理。
2021年,断流40多年的滹沱河全域复流。沉睡已久的母亲河,在南水亲吻中苏醒,新生归来。
截至今年11月,滹沱河已累计接受生态补水39.84亿立方米,其中12.53亿立方米来自南水。
跨越1000公里山河,南水带来了什么?
水更清了,水面2922公顷,相当于4.6个西湖;岸更绿了,绿地10289公顷,相当于1.4万多个足球场;鸟儿更多了,200多种野生鸟类繁衍生息。
12月8日,漫步滹沱河畔,水面波光粼粼,成群的水鸟从苇草间翩然掠过。
“又见芳草映碧波,县志中水丰草茂的母亲河回来了。”刘伟百感交集地说,“石家庄的老百姓盼望这一天,已经盼了40多年。”(河北日报记者 周洁)
衡水
百岁老水井 “复活”焕新生
12月3日,第九屯村村民李风春在古井内提上一桶清水。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摄
干涸多年的百岁古井“复活”了——对于景县安陵镇第九屯村来说,是件大新闻。
12月3日,在第九屯村西南,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掀开地面上的遮盖物,一口青石砌成的古井映入眼帘。站上井台,向下望去,只见井下水光微波,潮湿的井壁上青苔可见。
据记载,这口古井至今已有143年历史。正因为这口井,第九屯村成为十里八乡让人羡慕的村庄。
“我小时候,农村吃水很不容易。一些村子虽然有水井,但井水又苦又咸。”67岁的村民刘金忠说,他们村的这口古井的水是甜的,不少外村村民来“借水”,井边常常排起长队。
古井不深,只有十多米。历经百余年,甘甜的井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村民。
20世纪90年代,由于地下水超采等原因,古井水位日渐下降,以至于丧失生机,彻底干涸。
为了吃水,村民们不得不另想办法。1996年,第九屯村先后打了3眼深井,又铺上了自来水管道。村民吃水虽然方便了,但人们仍忘不了古井水的甘甜。
去年,村民无意间发现古井又“复活”了。井底的水位持续上涨,目前水深3米多。
景县水利局二级主任科员刘霞介绍,之所以古井又有了水,主要得益于这些年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置换工程给古井带来了生机。
景县属严重资源型缺水地区,也是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的“锅底”。近年来,景县推进建设城乡一体化供水系统,到2020年8月,全县53.7万人口都喝上了长江水。
同时,景县全力构建河渠坑塘互连互通的水网系统,改善农田灌溉条件。目前,全县可利用地表水灌溉耕地面积达6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去年,我们村建设了700米长的引水渠,将农田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所有耕地实现了地表水灌溉。”陈爱军介绍。
“现在村民喝上了长江水,和古井水一样甘甜。”吃水不发愁之余,刘金忠还种了不少花草,冬日暖阳,生机盎然。
衡水水文勘测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景县深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77.96米,与2018年同期相比,水位回升18.71米。
“引来长江水,人们吃水、浇地再不用发愁了。”站在古井边,陈爱军发自内心地赞叹,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不愧为一项世纪工程。古井已成为村里的一个“景点”,是南水北调带给它第二次生命。(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
邢台
南水润泉城 群泉汩汩涌
12月5日,在邢台市七里河两岸,附近游人正在拍照打卡。河北日报记者 吕若汐摄
12月5日,天气晴朗,阳光和煦。漫步于邢台市七里河市区段,河道两侧遍布绿地游园,与外围大大小小的泉池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生态画卷。
上午8时许,七里河北岸华庄泉广场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在广场中央的六角景亭内,几位游人正围在一个六角井旁,这里正是华庄泉的泉眼,“咕咚、咕咚……”一连串的水泡从井底不断冒出。
旁边观水池中的龙首石雕喷出汩汩清泉,两名村民拿着水桶从石雕孔接水。观水池边,一块指示牌清晰展示了华庄泉水的水质检测报告,详细列出了锂、锶、锌、碘等微量元素的数值。
“这泉水甜得很,现在家里做饭、喝水,我都用这华庄泉的水。”67岁的牛伟辉是东汪村村民,自打今年10月华庄泉广场整修好后,他每天都来这儿接两桶水。“没想到时隔多年又能喝上可口的泉水了。”牛伟辉高兴地说。
“华庄泉去年开始重新喷涌,今年以来涌水量持续稳定增多,每日出水量约1000立方米。”邢台市城管局七里河建设管理中心综合办副主任李成行说,干涸多年的泉眼重新涌动,离不开南水的助力。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邢台市饮用水由地下水切换至南水。该市大力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通过生态补水工程对地下水进行涵养和补充,推动地下水位持续稳定回升,狗头泉、百泉、黑龙潭、柳溪泉、华庄泉等泉眼竞相复涌。
“今年以来,七里河沿岸又多了很多大小不一的泉眼。上个月,我们在华庄泉对面、七里河南岸又找到一处持续稳定喷涌的泉眼,给它起名为‘盼生泉’。”李成行说,现在,他们正把这里改造成一个新的观光景点。
“以前我们这儿可是‘北国江南、鱼米之乡’,地下泉水丰富,浇地全靠自流。”牛伟辉说,因为种种原因,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七里河河道开始干涸,鱼虾绝迹,周边泉水停喷,昔日的河流变成了河滩荒地。
南水的涌入让七里河焕发了新的生机。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丹江口库区的水成为七里河主力水源,至今已为其生态补水5.3亿立方米。如今,七里河碧波荡漾,两岸风光美不胜收,月亮湾滩地游园、佳洲游园、白鹭园等20多个滩地游园点缀其间,体育公园、智能步道、健身广场沿河岸而建。七里河因此一跃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荣获中国人居范例奖等称号。
“看,那是白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摄影爱好者张冉指着正在河中觅食的水鸟说,如今七里河和几个泉水湖常年有水,前来栖息的鸟儿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河北日报记者 吕若汐)
邯郸
用上长江水 挂面更筋道
12月5日,邱县南街村邯郸向冬食品有限公司风干车间,制面师傅李连兴(下)与工友一起将挂面上架。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 摄
“哗哗哗……”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喷涌而出。
12月5日一大早,邱县南街村邯郸向冬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用大铝盆接满清水,倒入和面机,开始一天的制面工作。
“一斤面六两水,做一把筋道的挂面,水最紧要。”在一旁看着工人加水的制面师傅李连兴说。
手工空心挂面是南街村特产,几乎家家都会做。60岁的李连兴,从小就与制面打交道。“以前最头疼的就是水,井里打上来的是苦咸水,做的挂面发糟,一煮就断。”李连兴说,邻村有口100多米的深井,是甜水,制面都得到那里挑水,一天七八趟,非常辛苦。
邱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水质苦咸、高氟。“因为水质不好,连家畜都养不好,鸡鸭容易生病,猪也长得慢。”南街村党支部书记白民说,家里水壶用不了多久,就结下厚厚水垢,净水器是每家的必备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南街村打了深水井,安装了自来水管,结束了挑水吃的日子,但挂面产业仍受困扰。“一方面是定时供水,两三天供一回,水量供不上产量;另一方面,井水仍然口感苦咸,满足不了制面需求。”邯郸向冬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公卿说。
2016年,邱县启动南水北调水厂至农村供水站连通、老城区管网升级改造等工程。2017年6月,158公里的供水管网投用,邱县县城及8座农村集中供水站全部切换长江水,成为全省率先实现长江水切换全覆盖县。
“真是好水制好面。用上了长江水,面团光滑度、面条拉伸度都明显改善,煮出来的挂面更筋道、爽滑。”李连兴说。
长江水流到了南街村,助力传统手工挂面产业快速发展,成规模的挂面厂达到五六家,制面师傅越来越抢手。“这几年挂面越卖越火,还开发了南瓜挂面、胡萝卜挂面等蔬菜面系列,年产量从七八吨提升到三十多吨,销售范围从邯郸当地拓展到了河南、山东以及东北等地。”刘公卿说。
黄骅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 | 河北日报
编辑 | 张孟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