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临近年末,挑选一款中意的文创日历,成为许多人眼中既幸福又有仪式感的事情。各大电商平台上,《故宫日历》《敦煌日历》《山西文物日历》等已售出数万册。
从曾经的老黄历,到挂在墙上的风景、明星等挂历,再到如今植入文化、艺术、生活等元素的文创日历……日历的“颜值”和功能都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本日历,如何穿越时光见证时代的发展?
丨生活的滋味,就是这挂历中的记忆
早在当年,送挂历、台历曾经是中国人辞旧迎新最浪漫的礼仪。从收到的数本挂历中选一本最好看的,挂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预示着新一年有一个好的开始。
深秋北京,西四的灰墙胡同中,一抹红色招牌极为显眼。不到一米五宽的门口,左右两边分别摆着红底白字的“中国挂历文化传承”“网红金大爷挂历展”,像是对联。门头挂了12本红色小挂历,做“横批”。这里,被市民称为“北京最后一家挂历店”。
墙上的挂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多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七八十年代,大多是富有革命精神的标语;再往后,挂历款式丰富起来,山水画作、明星照片、美女豪车、卡通动画......
这里满是时间的刻度。改革开放、香港回归、新中国成立周年大庆,“以年为单位”的盘点,述说着中国和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店里有个留言册,专供游客进来参观后留言。有国外游客用法语、英语留言;也有留学生下了飞机就到店里参观;还有客人将挂历带到加拿大和法国,送给当地的华人和外国朋友,借此消乡愁,传播中华文化。
“生活不必波澜壮阔,不必多姿多彩,但必须有滋有味,这滋味有时就是这挂历中的记忆。”一位顾客在2023年11月2日这样留言。
在这里,时间以年为单位来计算。每次送走一位顾客,店主金大爷就附上一句“明年见”。
▲一名老者在年货摊位前驻足。(中新社资料图片)
丨经典IP文创日历,年年“上新”
“以前买日历是老年人的专属,现在年轻人更爱买日历。”在文化学者郭浩看来,从过去的老黄历到如今炙手可热的文创日历,日历的功能也在不断升级。
《故宫日历》是最早推出的文创日历之一。其实,早在民国时期,《故宫日历》就已出现了。郭浩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学者们认为日历是一种较好的文化普及工具,所以开始在日历上介绍文物知识,当时的广告语是“案头壁上,皆可适用;自备送礼,均极相宜”,这时期的日历曾风靡一时。“直到2010年,故宫出版社恢复了20世纪上半叶出版《故宫日历》的做法。”
从2015年起,文创日历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15年版《故宫日历》的销量达到20万册,2016年版的销量更是达到30万册,已够得上畅销书级别。后来,不少文博场馆陆续跟进,比如现在比较成功的《敦煌日历》《陕西博物馆日历》等,文创日历的集结出现,使其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继文博场馆后,果壳、豆瓣、知乎等互联网企业陆续推出相关的主题日历,文创日历的外延不断扩大。2015年,果壳网就发挥自身科普平台的优势,推出了具有趣味性又能科普的《物种日历》,每一页日历介绍一种自然界的神奇物种,通过日历的形式与读者互动,也开启了科学传播的新途径。再比如,豆瓣网推出了《豆瓣电影日历》,每天推荐一部好电影,配以电影剧照和经典台词等,成为不少电影迷的日历首选。
近年来,互动性强、个性定制让日历书备受青睐。“缂丝鸳鸯戏莲纹包首”“坤宁门龙凤天花”等古朴精巧的纹样被手工印在书中,《故宫日历·书画版》上增加100枚由人工印下的纹样,这更让网友开心表示“故宫一件我一件”。地方文旅与游戏影视也在不断激发日历书的新玩法。《2024敦煌日历·煌历》是中国农业出版社与敦煌文旅集团首次跨界合体推出的文旅日历,以壁画高清配图充分展现敦煌特色。“黑神话·悟空”的风也吹到了文创日历,游戏中不断出圈的山西文物在《山西文物日历2025年·壁画》中充分体现。
不可否认,文创日历是“作品”更是“产品”,要让不同消费群觉得好看又“好玩”,作为一种时效性极强的产品,日历书投入周期长,销售周期却只有三四个月,其精美的装帧用材又是高消耗,因此快速响应热点、增强个性互动都是制胜法宝。
▲“2025年故宫日历”系列。(故宫出版社供中新网)
丨一页页撕去的,不只是“日子”
一本小小的日历,人们看的不只是“日子”,更是满足自己的兴趣与审美需求。《三星堆日历》《颐和园日历》《国家博物馆日历》……不少人将各式各样的文创日历作为礼物赠送给亲友,用他们的话来说,“文创日历更像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品位。”
“日历是否受欢迎,一是文化符号是不是被大众所接受,二是美学风格是不是可推陈出新。”郭浩说,日历年年都与众人“见面”,成为一个年节符号,这是十分不容易的。
专家认为,文创日历的诞生和流行,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了智能手机的便利,许多人翻看传统日历的习惯基本消失了。”在郭浩看来,智能手机时代,人们的阅读行为和方式也有所改变,文创日历将系统性的内容拆分成“每日一看”“每日一学”,也满足了大家“碎片化”的阅读习惯。
年复一年,文创日历看似“卷”出了新高度,但回归到其初衷——生活的意趣、阅读的兴趣,从来没有改变。(完)
综合《新京报》《文汇报》《解放日报》《辽沈晚报》等
编辑:崔相光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