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清华大四学生李高杰在工地扛水泥,搬砖头,每天工作14个小时,整整干了6天,挣了500块。
然而,他拿到钱后,立刻到海拔5390米的边防哨所体验生活。不料,1个月后,他做出一个令人震惊的选择,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87年,李高杰出生于河南禹州的一个农村家庭。他一直坚信“读书改变命运”,从小勤奋苦学,成绩优异。
2005年,他成功地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木工程系,成为村里第一个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孩子。
土木工程系是清华的重点院系,毕业后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然而,一条横幅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一天,李高杰在清华园里,骑着自行车,飞快赶往教学楼。突然,他眼前晃过一条横幅“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神圣义务”。
李高杰自小就想当兵,而眼前“服役兵”就是一个大好机会。
他激动不已,没有跟家里人商量,直接就跑到征兵咨询处,在空白的报名征集表上写下第一个名字。12月,李高杰入伍了。
刚到部队时,来自清华大学的李高杰备受关注。然而,他在日常的训练和工作中表现得有些马虎,时常挨班长训话。
有一次,集体打扫卫生时,李高杰漏扫一个蜘蛛网,被班长狠狠说了一顿。他虽是农村孩子,但学习出色,一直以来都是家人、老师、同学眼中的学霸。
如今,老是被训话,李高杰心里多少有些难以接受。他委屈说道:“班长天天就盯着我一个人,训练要求严格,连一点小问题都抓着不放。”
班长黑着脸,瞥了他一眼,默默走开了,有点恨铁不成钢。过后,李高杰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话有点过分了。
夜里,他悄悄叫醒了班长,两人来到操场跑了几圈,谈了一晚上,最终解开了误会。
从此,李高杰认真起来了,无论是在训练还是在生活中,他都变得谦和。他明白,班长的严格是为他好,用成绩说话,这样才能赢得战友们的真正尊重和认可。
李高杰开始融入部队的生活,专心学习,刻苦训练,越来越有归属感了。
他每天要完成数十个前扑、后扑、侧摔的训练,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他从来没有喊苦。
炎热的夏天,李高杰穿着防化服,顶着超过40℃的高温训练,为了避免中暑,他就坚持每天喝藿香正气水。
在部队100公里的徒步拉练中,李高杰高举着旗子,走在队伍的前方。尽管他的手臂酸痛,满脚血泡,但他咬紧牙关坚持走完了全程。
可惜,两年的服役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部队的日子里,李高杰不仅成为一名党员,还2次获得“优秀士兵”称号,并立了一次三等功。
退伍后,李高杰返回清华继续学业,但他始终对部队恋恋不忘。
2010年暑假,李高杰在老师的帮助下,联系到新疆边防团,希望可以亲身体验边防部队的生活。起初,他被安排到部队的机务站,这并不是他想去的地方,但他并没有选择放弃。
从机务站到边防区还需要一天的车程,车费需要60块,然而李高杰身上根本凑不到60块。
他来到一处工地,扛水泥,搬砖头,运沙子......每天不停地干14个小时,整整干了6天,最终挣了500块。
有了车费,李高杰立刻让科长帮忙联系边防团,一个人坐了10几个小时的大巴,才到山下的连队。经过一番波折,李高杰终于抵达海拔5390米的某边防哨所,开始与边防兵一同生活了一个月。
苦与苦是有区别的,边防部队的艰苦完全超出李高杰的预料。
在那里,没有电视和网络、高寒缺氧让人头疼到欲裂、紫外线强烈、饮用水中的矿物质也超标几百倍,导致许多年轻战士早早脱发……
李高杰在边防部队连续半个月都没有洗漱,边防部队的生活用水非常珍贵,需要从20多公里外的冰河里取回来的,而且冰冷刺骨。
边防艰苦的生活条件,而边防官兵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军 队信息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这让李高洁陷入深深的思考。他明白是时候履行自己的职责了。
回京后,李高杰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申请转为国防生,再次入伍。
2011年,李高杰再次穿上绿军装,成为总部唯一一名特批的大四国防生,如愿以偿地走进了边防军营。
然而,真正漫长而艰辛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李高杰承受着严格的训练,练得认真,练得刻苦,练不好不罢休,既注重军事技能也不落下专业课,被战友们称为“拼命三郎”:拼学习,拼工作,拼训练。
正因为这种拼搏精神,李高杰很快脱颖而出,被提拔为连长。
他全身心投入连队的建设中,将自己的青春献给这片苍凉的边防土地,但也因此远离了家人。
李高杰一年只回家一次,每次只待半个月,即使是自己儿子出生,他也没能陪在妻子身边。然而,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