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作“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能深刻体会中唐时代,文人对于国力不再的惆怅。曾经的安西万里疆如今已被吐蕃占据。这个从高原走下的对手自高宗时起就不停给予唐军重创。
令人头疼的兵员问题
670年唐军在大非川惨败,骤然改变了唐在西域的地缘局势。能够战胜几十年都野战无敌手的唐军,吐蕃的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加上年初吐蕃占领了安西四镇。唐在西域的30年开拓一夜回到解放前,连之前被压制的西突厥各部也蠢蠢欲动起来。
不单单是西部,连本来安定的北疆和东北地区,各种反唐的势力也开始活跃起来。由于大非川一战,唐军损失了10万部队,这些都是关中的精锐府兵,是唐王朝的军事倚靠。精兵是没办法一茬一茬生长出来的,都是在不断的战争中磨炼幸存下来的苗子。
唐朝初期,杀敌立功的府兵受到奖励可得到勋品、一定程度上对府兵也是一种补偿。当然还有一种激励更大,只要你勇猛无比,就能升户,从一介府兵或为唐朝武官。此后在战场上就能获得战俘和财物。唐初形成了“富室强丁,尽从戎旅”。
李唐继承了北周和隋的府兵制,关中更是李唐的基本盘。全国府兵60万按照“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新唐书?兵志》)的编制,关中府兵总数共在26万以上。占全国的40%
连唐太宗前期长安城首都卫戍部队也主要由“番上”服役的府兵担任,总兵力约为四万人“举关中之兵以临四方”(《陆宣公奏义》卷十一)
这是是妥妥的强干弱枝。但从唐高宗
永徽
、麟德年间。连续的对外战争和老兵自然死亡加上这一时期关内、河内地区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府兵制的根基动摇了。
唐朝府兵出征时自备装备有:
“火,备六驮马......毡帽、毡装、行藤皆一,麦饭九斗,米二斗。皆自自;并其介胄戎装藏于库,有所征行,则视其入而出给之。其番上宿卫者。惟给弓矢、横刀而已。”
看得出这么多自带的装备,得是富户才能负担,当初府兵征召的时候也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
大将刘仁轨就上书唐高宗李治说过这个府兵征兵越来越难的问题。
“州县每发百姓为兵,其壮而富有,行钱参逐,皆亡匿得免;贫者身虽老弱,被发即行。”现在的征召的成员的素质比太宗时期是比不了,富人还买通穷人代服兵役,军中到处是老弱病残
,这样的队伍怎么能打硬仗。
670的大非川惨败,把的关中府兵精锐一勺烩了。670~680年这期间,从西北到东北大唐的边疆到处都在冒火苗。吐蕃这段时间咄咄逼人,吃了高句丽灭国红利的盟友新罗也不老实,曾被打的奄奄一息的西突厥又开始在西域煽动对唐的袭击。针对后续一系列的边疆问题,唐高宗必须要想办法了。
674年安西四镇在于阗的努力下恢复,但是没过多久,
676年,吐蕃大相赞悉若(论钦陵之兄)亲自领兵进入西域,拿下疏勒。并联合西突厥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出兵侵逼龟兹。
677年,
吐蕃一支军队甚至尝试进攻凉州(今甘肃武威),威胁河西走廊。被步步紧逼的唐王朝受不了。
大力出奇迹
就在西部战事吃紧时,长安收到了情报。原来676年吐蕃内部乱了,吐蕃赞普——
芒松芒赞死了,内地的不服吐蕃的象雄等地发生了暴乱。在河西和西域领兵的论钦陵和赞悉若回国平叛去了。
676年以后在河西和唐军对峙的将领不是论钦陵。高宗大喜过望,马上琢磨着要报大非川之仇。
唐高宗思索的终极解决办法就是增兵。上次薛仁贵打吐蕃10万人碰上论钦陵倾国之兵了,打不过也正常。这次兵力要加倍,用大唐的国力碾压吐蕃。
前几年吐蕃一路在高原开拓,唐军势力范围快被推下高原了,高宗这次想起码要反推到吐谷浑故地,青海湖一带。
678年正月唐高宗颁布《举猛士诏》,招募臂力过人和弓马娴熟的勇士入军,不再考核家庭状况。这个时期唐帝国处于上升期,虽然前几年一系列军事失败让国内舆论气氛比较压抑。但是如今《举猛士诏》发布,内地的青年跟打了鸡血一样,踊跃报名参军。
之前严格实行府兵制时,当兵要考核家庭财产。参军家庭在当地必须中上收入才行。很多没钱的底层想参军都没门,即使能参军也是军中仆役分不到战利品。这次皇帝下诏,只要身体好会武功就能加入军队。很多没打过仗的乡里勇武也跃跃欲试,想着上前线打胜仗分战利品。
一场规模庞大的远征就这样闹哄哄的开始了,虽然征兵的过程有些乱。但是效果很好,除了原有的府兵这次一共征召了十几万兵勇。混编一起训练了一段时间后。高宗时期规模空前的青海大战拉开了帷幕。
在民间进行征兵的同时,朝堂上也争吵不休。为了出征的人选,高宗不知道怎么安排。之前主管
州(青海甘肃一代)军事,攻灭百济的英雄刘仁轨发言了。刘仁轨在高宗中后期的朝堂说话很有分量,而且鉴于刘仁轨的军事成就,和在高原上的工作经验,高宗也想听听他的意见。哪知道刘仁轨居然提出让宰相李敬玄出任这次西征吐蕃的行军总管。
这个提议简直是不怀好意,李敬玄一直是做坐镇长安的文官。
他出身于赵郡李氏,年轻时博览群书,后来仕途一直很顺利做到了高宗朝同平章事(宰相)。
李敬玄在刘仁轨之前主政
州时工作之间有矛盾。刘仁轨提议让他出任远征军司令简直是公报私仇,让他出丑。事后从李敬玄表现看这个建议是当军国大事为儿戏,不过更匪夷所思的是高宗居然答应了。
我只能事后分析一下高宗的决定,这次大规模征召主要是恢复部分唐和吐蕃的缓冲区,最好是能拿下吐谷浑故地,其次拿下日月山地区,最次沿着湟水流域恢复进攻吐蕃的前哨点。这样起码能遏制吐蕃冲击河西走廊。
其次加上出征的部队很多是新征召的,这么多人主要是“声势威慑西戎”。
第三吐蕃676年君主去世,内部出现不稳,甚至把在西域征战的部队都召回来了,高宗认为这是一个好时机。高宗估计吐蕃军队此时军心不稳,只要唐军泰山压顶的打到青海湖,基本就锁定胜局了。所以主帅人选选个文官也问题不大。
最后可能是高宗不好说的,到了678年大唐的战将都断档了,太宗留下的百战名将基本死光了。薛仁贵此前大非川惨败,现在被流放也不好启用。刘仁轨虽然经验丰富但此时都快80了,也不好动。
裴行俭在准备西突厥方向的战事,调到青海方向也不好。思来想去就算是带队伍锻炼新人吧。
青海湖大战
公元678年正月唐朝开始征兵,集训了半年后。大军开拔,唐军正式发起对吐蕃发起了战略性进攻。
这次李敬玄虽然人带的非常多,但是主要将领基本都是二三流将领。加上主帅这个书呆子,看着这阵容都愁死人了。
刘审礼、李谨行、契苾明、韦待价、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
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这三人后来打出名堂,但是678年这次远征青海湖他们三个都是“小虾米”比较青涩。
七月,唐军在龙支(青海乐都南)与吐蕃军队遭遇。唐军前锋在刘审礼、王孝杰的指挥下,立即发动攻击,连续两次击破蕃军。吃了败仗的吐蕃军远遁数百里,唐军长驱直入、一路追击,来到了大非川。
不过追击过程中王孝杰隐隐感到有些不安。吐蕃军队败退的非常有节奏,不像是溃败。他们先锋率军行进了上百里,已经冲出了湟水和药水河河谷,来到了青海湖南面的开阔地带。西南不远处就是大非川,正是当年大唐名将薛仁贵兵败名裂的地方。
这一路唐军过于顺风顺水,会不会是敌人设下的圈套?
王孝杰的感觉是对的。不久在他们的身旁,二十万蕃军已经设下埋伏,单等唐军入围,另外还有吐蕃军队作为机动力量,负责阻击唐军主力。
当唐军深入到青海腹地后,吐蕃军终于亮出了獠牙,将刘审礼、王孝杰所部团团围住,被四面攻击。大非川就此成了高宗时代唐军的梦魇。
就在合围即将形成的时候,刘审礼及时派出了精骑,向主帅求救。但是主帅没有派主力来援还是在湟水河谷慢慢的前进。
论钦陵时阻援的高手,他在湟水河谷和日月山山口安排非常多的阻援和袭扰的部队。唐军主力在河谷行军,尽管友军在前方孤立无援非常危急了。但是7、8两月,山谷中每天都有吐蕃的小分队突然杀出。唐军不堪袭扰,前面河谷狭窄,又很难打动吐蕃的封锁。
主帅李敬玄这个生瓜蛋子,一辈子做文职工作,小心谨慎惯了,生怕被吐蕃一段段吃掉了,尽管有部下请求赶紧打出去,这样吐蕃两头接敌还有一战之力。但是他一直没有下决心冲过吐蕃的阻援。
就这样,前锋唐军生的希望一点点消失了。
就在这绝望的包围圈中,唐军先头部队也坚守了快2个月,弹尽粮绝后被吐蕃人消灭。先锋军主帅刘审礼、王孝杰等中高级将领被活捉。
此刻战事已经到了9月初,高原的气候已经转冷。
吐蕃人调转马头开始对付唐军的主力。这时唐军主力才刚到青海湖南岸,
唐军前锋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李敬玄大惊,唐军和吐蕃刚对了个面就溃散。唐军士气被老大带崩了,主力又沿着河谷往湟水、海东方向撤退。
唐军丢弃辎重,一路回撤。
“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
论钦陵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因为吐蕃人熟悉地形,在主力追击掩杀唐军的后卫部队时。论钦陵还派出了多支部队在山谷绕行,居然比唐军还快,成功绕道唐军回撤之路的前面。占领住了承风岭(青海省西宁南面山岭)这个制高点,挡住了唐军的退路。这时候主帅李敬玄都绝望了,不出意外这次18万唐军的命运就会和8年前大非川的唐军一样。
李敬玄只能下令紧守营垒,唐军主力这两个月打的太憋屈,先是在山谷里打游击,然后看着友军近在咫尺而不能救,现在刚和吐蕃碰了一战就回撤,如今又被堵死在河谷。但有勇气的唐军不愿意坐以待毙,人活一口气不能这么死在这里。
在9月一个夜间,在承风岭(青海省西宁南面山岭)扎营吐蕃军队还在挖掘泥沟构筑工事准备堵死唐军时。一个身高2米1的巨人突然杀出,他后面有手持火把几百人的敢死队,齐刷刷从山下的草丛中冲出,士卒手持陌刀,人挡杀人,马挡劈马,把吐蕃大营搅得一团糟,并摧毁工事,杀死吐蕃主官。一晚上就把唐军回撤路上的最重要的吐蕃据点拔掉了。
《蛮书》记载的唐军与南诏的作战时间已到晚唐,可见在整个唐朝,从唐高宗时期裴行俭伏击突厥兵到晚唐樊绰突袭望苴子蛮这两百年间,陌刀一直都是唐军中不可缺少的强力武器。
袭击吐蕃军军营后,吐蕃军惊恐溃乱,将领跋地设率军逃走。论钦陵也以为是唐军的接应到了,迟疑了片刻。李敬玄赶紧集结残兵败将,返回鄙州。
时载:“时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自汉、魏已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此战败北,唐军颜面尽失,本来想露脸结果把屁股露出来。唐军一路溃败从青海湖南岸到湟水流域遍布着唐军尸体。很多想着参军报国,打胜仗分战利品的小伙子永远留在了高原。好在最后时刻黑齿常之挺身而出,夜袭吐蕃大营成功。唐军主力才没有向8年前一样被吐蕃人包饺子。
赶鸭子上架的李敬玄,没有任何作战经验这次怯懦畏战,逡巡不前导致唐军大败。回朝后
贬为衡州
刺史。
两场大败后唐对吐蕃的认识也提档了,正式承认这个新兴大国的势力。
这次大败后,唐朝再次被迫由攻转守,而吐蕃则开启了对唐朝的又一轮攻势。
不过,当双方的攻守易势后,吐蕃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先后在良非川、白水涧,被唐军两次打得大败。似乎印证了一个说法,在青藏高原上主动进攻方要吃亏。
不过从这次惨败中回来的中层将领比如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在后面的战事中逐渐成长起来了成为了高宗后期和武周时期独当一面的大将。算是这次惨败不多的收获吧。
后续
如果你从整体上看唐朝和吐蕃的冲突,唐军基本上就是救火队员,一旦河西出了乱子,唐军就是千里驰援,赶来平事儿。能打平就是万幸了,如果想着进攻那绝对是吃瘪。到了开元天宝年间,河西陇右十几万精锐才能勉强打到河曲,青海湖还是拿不下来。
所以,唐朝最后在青海的布局就是,以重兵按住湟水谷地,控制西宁、海东。至于吐谷浑腹地,青海湖等方向,打的下来、留得住当然最好,实在留不住,那也没招了,财政压力实在是受不了。
此战以后,唐军也不再搞这种大规模士兵征召了,除了费钱以外,士兵热情有余,战斗技巧差了些。复盘发现18万唐军,还是前锋的2万精锐耐打。后面的战斗还是尽量在边地招募当地的乡勇吧。唐高层也慢慢意识到沿用百年的府兵已经不太适合这么庞大帝国的边疆需要了。
最后提一下王孝杰将军,他在被吐蕃俘虏后本来以为凶多吉少,因为被包围时唐军打的极其顽强,杀了不少吐蕃人。哪知道在吐蕃军营他一直被有礼相待,吐蕃的中层军官对他毕恭毕敬。后来他被带到吐蕃赞普面前,更滑稽的事情出现了,小赞普看到他竟然悲伤的抹眼泪,在坐的其他大臣也难掩悲怆的情绪。
原来是他长得像刚过世的吐蕃赞普,吐蕃人迷信的认为他是赞普转世,后来好生款待后礼送回唐境了。
唐高宗时代的这次高原远征,闹哄哄的开始,一地鸡毛的结束。好在王孝杰和黑齿常之等死里逃生的将领后来成为高宗后期独当一面的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