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国民革命,又被称为大革命,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4年的一月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宣告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第一次国内革命兴起,1926年2月份,广州革命政府决定北伐,打倒北洋反动军阀,经过了一年多的战争,孙传芳和吴佩孚的主力被消灭,然而到了1927年的中旬,以汪精卫,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向共产党以及国民党左派挥动了屠刀,大肆捕杀进步人士,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
那么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这么失败了呢?实际上国民革命失败的隐患在北伐前夕就已经埋下了。我们先举一个例子,帮助蒋介石在上海执行412反革命政变的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第26军在不到一年前还是北洋军阀孙传芳部浙江陆军的第三师,北洋军阀部队不经任何改造就直接接受了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这种情况实际上在北伐战争中很常见。
实际上,这种情况实际上在北伐战争一开始就出现了,除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和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主力,叶挺独立团就隶属于这个军)之外,其余数个军团都带有浓重的地方势力色彩。比如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的前身为湘军第三混成旅和第六混成旅(军长谭延凯,党代表汪精卫),而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的前身是李福林的“福军”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为李宗仁,党代表黄绍竑)更是新桂系的嫡系部队。
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前身虽然是黄埔军校教导团,但是其军长却是蒋介石,后来由何应钦接任,实际上这支部队仍然由蒋介石势力掌控,等到后来冯玉祥(原吴佩孚麾下勇将,后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反戈倒吴),阎锡山(割据山西近40年)等人加入了北伐战争,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革命势力的成分就更加复杂了,所以我们说国民革命的参与者实际上并不是铁板一块,而革命势力成分的复杂化势必给大革命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在1926年到1927年北伐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大量的北洋军阀部队成为了“国民革命军”,实际上也仅仅只是换个帽徽而已。1927年初,蒋介石把抓获的孙传芳部队的俘虏近四万人编入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不久,何应钦又收编了了将近四个团的部队;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收编了苏浙军以及滇军的两个师;国民革命军第六军也收编了大量的苏浙军俘虏;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和第八军也在湖北一带收编了大量的吴佩孚军队的溃兵。
如此大量的旧军阀部队士兵不经改造就编入部队之中,势必会带坏整个部队的风气,自此之后,国民党军队就开始由原先的一支近现代的部队,逐渐堕落为一支和北洋军阀无异的封建军阀部队,最终成为了外国记者口中的“如同数目庞大的沙俄部队一般的”军队。
在中国的近代,尤其是清王朝灭亡之后,中国迫切需要一场彻底的革命,一场彻底不妥协的和封建势力以及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斗争到底的革命,而国民革命在一开始就如此的复杂化,势必会给革命的过程带来致命缺陷,这也就决定了国民革命以及北伐战争(指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必然失败的命运。在1928年二次北伐之后,中国不但没有迎来和平,反而迎来了近代史上最大的军阀混战,中原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