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略轰炸机领域,于冷战中期出现的重视高空高速飞行能力,但基本没有隐身性能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技术路线,已然在今天让位于飞行速度仅为亚音速,但却极其注重追求高隐身性能的技术路线。如今看来,已经现身的美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B-21“突袭者”,以及尚未公开的中国轰-20和俄罗斯的PAK-DA,应该都选择了这一方向。不仅如此,虽说万众期待已久的轰-20仍未亮相,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向更高的技术水平发起冲击。在“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布局思路下,国内科研团队取得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进展。
据港媒《南华早报》报道称,在2021年的一次试飞中,一架尺寸按比例缩小且机身外形较为臃肿的飞行器原型机,达到了6.56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突破了高超音速航空器“不低于5马赫”的速度门槛。与我们常见的一些采用乘波体滑翔构型或双锥体构型的高超音速飞行器不同,这架飞行器原型机并未选择利于“刺破”空气和减阻的细长外形,而是使用了更为“圆润”的机身,背部则安装有斗篷形机翼。
从报道中来看,相关科研团队之所以要采用宽大圆润的机身,是为了“突破现有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细长的外形对内部载荷能力的限制”,希望其能像客机或货机那样运载更多的乘客或货物。借助海量的风洞试验,团队人员用了约3年的时间反复完善和修改设计,并最终在2021年实现了持续时间约20分钟的成功首飞,但这项成果和部分工程实现的方法,直到现在才允许被公开发表。
我们知道,现有的采用高超音速技术的装备大体为两种,即高超音速导弹和高超音速无人机。受弹体和机体外形细长的影响,靠近弹体前部和机身前部的内部空间利用难度较高,如无法内置一些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进而会限制装备功能和用途拓展潜力。然而,如果一款飞行器既具备高超音速飞行能力,同时也能在内部空间的利用方面接近正常的客机和货机,那其无疑将具备极大的使用价值。
进一步来想,这一技术思路可用于民用,那军用似乎也是未尝不可。想象一下,一款足以在机身内部容纳大尺寸或数量较多的航空弹药,且可实现高超音速飞行的轰炸机,必将在打击时效性方面远强于现有的各类亚音速战略轰炸机,让潜在对手难有做出反应和应对的时间窗口。不仅如此,与借助隐身外形设计和吸波涂料等技术,来提升突防能力的现有轰炸机不同,高超音速轰炸机的飞行踪迹或难以避免被潜在对手发现。但即便被发现,对手对其实施拦截的难度也是相当之大,甚至可能无法实现拦截,这其实也是“突防能力高”的一种表现。
当然,报道中也承认,相关项目仍需要更多的科研攻关才能彻底实现,团队人员还面临着诸如动力、材料和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但整体看来,这依然是中国在“一小时全球到达”概念中迈出的一大步,向着“从概念变成现实”的目标愈发接近。高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其或将在未来成为“取代轰-20”的极尖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