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到中国北方,寻找中华民族更老的老家,追寻红山文化足迹,探源中华文明……”等呼声在学界日益响亮。位于辽西、被誉为“中华民族寻祖问源圣地、东方文明曙光”的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全球的关注度持续上升。

随着时间推移,为保障公园顺利投建并稳健运行,进而把“文明发端地、古国牛河梁”的光华播撒全球的国网朝阳建平县供电公司富山供电所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谁都知道,能为这个世人瞩目的“庞然大物”提供近乎零差错的供电服务,对于一个基层供电所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然而,当你看到身穿红马甲、头顶安全帽、胸前佩戴党徽的3任供电所所长以及28名职工、16名党员,终日顶风冒雨、早出晚归,全天候保障遗址公园顺畅用电,用辛勤汗水开创“党旗猎猎映红山”崭新气象的时候,你一定会更加好奇:从2008年开始至今,能够16年如一日,默默助力红山文化发出耀眼光芒,创造了以一当十、“以小担大”奇迹的这支队伍,到底有多么不同凡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排忧解难 发挥“以小担大”作用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凌源市及建平县境内,它的发现将中华文明起源向前推进了500年至600年。2008年,国家文物局和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启动了遗址公园项目建设。

建设初期,施工方提出电力线路采取架空的方式,不仅节省资金又能加快进度,还便于日后维护。但富山供电所时任所长张云海和同事们经过多次现场勘查,发现这个方案不可行。因为在遗址的周围就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油松林,架空线路不仅无法穿过油松林,还会给油松林带来安全隐患。虽然采取地埋的方式比较合理,但地埋又需要避开考古区域,可见实操难度相当大。

为妥善解决问题,张云海带领富山供电所人员多次与考古专家座谈并反复沟通,根据文物分布状况、确保文物安全、保持遗址远古风貌等要求,最终确定通过地埋线路的方式,重新规划设计施工方案。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实现了预期目标。

正值施工单位开始作业的关键时刻,富山供电所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场指导。在他们的全力帮助下,仅用两个月的时间,遗址公园就高质量完成了电力线路和设备施工,相关指数全部达标,为整个遗址公园建成投运创造了不可或缺的电力条件。

2014年,遗址公园因为挖掘需要进行首次扩建,闻听此讯,富山供电所党员们立即行动,结合春检作业,集中奋战两天,一口气完成了线路路径改迁,并拆除了200米线路;2016年,遗址公园再次扩建,并提出用电申请。建平县公司与富山供电所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其架设专供线路850余米;2023年,因用电容量不足,遗址公园计划改造供电方式,建平县公司助其将两台500千伏安普通变压器,更换成1台1000千伏安干式变压器,满足了遗址公园的用电需求。

2024年1月,遗址公园计划进一步升级改造,共涉及当地200余户村民搬迁,富山供电所又主动承担起涉事村庄的电力线路拆除任务,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前完成,再一次起到了“以小担大”的电业尖刀班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建引领 提升“以小担大”战力

2012年,作为“中华文明之源、中华人文之祖、中华宗教之始”标志的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胜利竣工。从此,为遗址公园提供保电服务的重任便压给了建平县公司和富山供电所,意味着更难的考验来了。

富山供电所现有职工11人,其中党员6人、预备党员1人。在这个党员人数过半的队伍中,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打造“电亮女神故乡”服务品牌,他们主动与遗址公园建立党建联系点,定期举办支部联建活动。通过党员结对的方式,主动承担起遗址公园电力线路迁改、供电服务保障和自维线路技术指导等工作。同时,充分运用“无人机+超声波”技术开展配网线路巡视,全力保障遗址公园用电安全。

9月25日,富山供电所外勤客户代表、预备党员曹德果通过运用无人机巡视10千伏富西线,为遗址公园正常运营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由于10千伏富西线跨越高铁,以往人工巡视需要4个人分成两组操作,长达9个小时才能全部巡视完。现在通过使用无人机巡视,不仅看设备状态更加清晰,而且我们只需两个人、5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曹德果说。

由于遗址公园电力线路处于10千伏富西线末端,出现故障的几率相对比较高,为了保障遗址公园供电安全,为游客创造舒适和谐的观赏环境,富山供电所结合“电亮女神故乡”服务品牌,成立了“红山巡线专班”,增加巡线频次,遇到刮风下雨或下雪的恶劣天气,“红山巡线专班”成员就随时到现场巡视,做到“实时在线”,以保证馆内照明和湿度、温度正常。

2014年8月,张云海接到遗址公园电工李跃军打来的电话,说第二天公园有个大型活动,需要供电所提供电力保供支持。张云海二话不说,立即带人赶到现场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妥善处理。

谁知就在当天夜里,电闪雷鸣,暴雨倾盆。随着一声炸雷,遗址公园自有产权线路柱上的真空开关因雷击引发跳闸,整个公园顷刻陷入黑暗。正在所里值班的“红山巡线专班”成员姜维阳通过线路自动报警系统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即报告给张云海。一声令下,8名职工冒雨赶到所里,带上工具火速出发。到达现场时已是夜里10点,为了抢时间,大家奋不顾身地攀上电杆。遗址公园闻讯赶来的工作人员深受感动,主动上前高举手电为他们照明。

经过几个小时的抢修,所有故障均被一一修复。当园区的灯一盏盏亮起时,东方的天际已经泛起了曙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言传身教 凝聚“以小担大”精神

“生在‘女神的故乡’,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我感觉特别自豪!”2014年,姜维阳来到富山供电所工作,负责整个富山供区内线路运维工作。10年来,遗址公园内部自维用电设备的情况对他来说已了然于胸,每一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总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7月31日,姜维阳雨后徒步上山巡视线路。时值盛夏,蚊虫肆虐。巡线过程中,他的脖子忽然被马蜂蜇伤,很快鼓起了鹅蛋大的红包。晚上回到家,老父亲心疼地说:“唉!咋蛰这样啊!”

姜维阳的父亲姜文是一名拥有36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曾是一位供电职工,并任线路班长8年。如今,老父亲身患脑血栓需要人照看。然而,每到刮风下雨,他却反复叮嘱孝顺的儿子不用惦记家里,要干好工作还要注意安全。这一次,被蛰伤的部位火辣辣地疼,面对父亲的唠叨姜维阳真的没心思细听。可是,当父亲吃力地抬起手,突然抚摸儿子的痛处时,姜维阳禁不住热泪盈眶……

8月19日至20日,朝阳地区连降暴雨,多个区域的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此时,经过近半年修缮的遗址公园博物馆刚重新对外开放,展厅内新布设的360度投影巨屏需24小时循环播放,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接二连三开启五光十色的文化盛宴。

为确保恶劣天气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早晨7时,姜维阳便与同事张维明一同前往10千伏富西线进行巡视。暴雨后的山路尤为泥泞,车辆在很多路段根本无法通行,他们就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前进。随着天色渐暗,10千伏富西线全部巡视完成,发现的隐患全部消除,且整个暴雨期间富山供电所所辖用电线路、设备未发生跳闸故障。

10月14日早6点,天刚微亮,富山供电所现任所长武杰和线路班长姜维阳就来到了改造升级后的遗址公园,义务助其巡视自有产权的电力线路和设备。“十一假期刚刚结束,这里的客流量依然很大,再加上改造后用电设备增多,每天得趁着开园前过来看看心里才踏实。”武杰说。

在历任党员干部的带头下,某种无形的力量悄然汇聚,并在代代传承中形成了“以小担大”的精神内核。

迎难而上 彰显“以小担大”情怀

随着遗址公园建设脚步的持续加快,核心区内相继开放了遗址博物馆综合馆、女神庙保护展馆、红山文化展示中心和积石冢保护展示馆。其中,积石冢保护展示馆,主体为可逆钢结构形式。为保护文物,整个展示馆没有承重柱,同时外挂氧化铜装饰板需时刻通电,以保障冬天下雪及时融化。与此同时,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各展示馆需要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安装了大量恒温设备,月用电量最高时可达40万千瓦时,并且对供电质量要求也比较高。

遗址公园内用电线路及设备产权均为用户自有,也就是说,电力线路和设备维护应由公园自行承担。然而,从遗址公园开始建设迄今16年间,为了守护好这块中华文明圣地,让红山文化更深、更快、更强地走向世界,促进朝阳文旅事业发展,更为给海内外游客留下美好观感,富山供电所共产党员服务队和“红山巡线专班”主动将遗址公园用电保障工作承担下来,如有需要24小时随叫随到。仅最近4年来,富山供电所组织专业人员共计开展电力保供180余次。

今年3月的一天早晨,朝阳地区迎来了2024年第一场春雨。让人意外的是,这第一场雨却直接导致女神庙展馆发生停电故障。眼看就要到开园时间,大批游客翘首以待。公园负责人紧急致电武杰所长:“武所,女神庙展馆突然停电,马上就要营业了,我们自身的力量有些不足……”

还没等对方说完,武杰果断回应说:“您先别急,先让你们的电工按照我说的流程,用自备发电机恢复供电。我带人这就出发!”马快枪急,说走就走,武杰他们甚至来不及穿戴防雨用具就前往现场。那天,寒风冷雨让武杰和同事变成了“冰冻人”,但他们浑然不觉,坚持找到问题所在,随即呼叫队友增援。经过40分钟的紧张作业,他们在开园前完成了电缆更换任务,一秒钟也没有耽误游客欣赏女神风采。

据粗略统计,截至2024年10月18日,遗址公园已累计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单日最高达1万人次,从未因供电保障出现过任何运营事故。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对富山供电所全体职工来说,围绕遗址公园开展的所有服务,都是一些平淡无奇的小事。然而16年来,他们坚持将这些小事儿认真做、反复做,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创造了“以小担大”的业界奇迹。

更多平凡而精彩的故事,还在这里继续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