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陕西省潼关县人民法院太要人民法庭负责人孙超(左)向当事人释法明理。

“十年了,想不到这笔钱还能要回来,太谢谢你们了……”樊大爷拿着沉甸甸的10万元,真诚地向办案法官孙超连声道谢,激动的泪水滑过他饱经风雨的脸颊……

这是一起历经十年的矿山经济纠纷案件。

2010年,来自四川省达州市的徐某到陕西省潼关县一矿石厂打工,与潼关人樊大爷相识。徐某初来乍到,经济拮据,以出卖苦力为生,居无定所。好心的樊大爷看着徐某肯吃苦,人也踏实,便留宿徐某在其家中,且不收取任何费用,直至徐某经济好转才搬离。

2013年5月,徐某用打工和承包小活积累的原始资金开始经营矿石开采生意,在生产经营中,多次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遂向樊大爷借款。樊大爷以银行转账的方式给付徐某10万元。同年10月,徐某因投资失败离开潼关,此后再未回来。

多年联系不上徐某的樊大爷向潼关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徐某偿还10万元借款。

“十年了,再没见过徐某,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这钱还能不能要回来?”樊大爷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无奈。

“大爷您别急,您先给我说说当时的具体情况。”潼关法院太要人民法庭负责人孙超一边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快速记录着案件的相关情况。

随后,根据有限的信息,孙超不断尝试联系徐某。可是电话先是无人接听,后来又多次拒接。孙超和其办案团队迅速转换思路,他们前往公安部门查询徐某的户籍信息和住址,积极和徐某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法庭联系,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徐某。

“投资失败,钱赔完了,要钱没有!”徐某态度强硬,拒不还款,又一次挂断了孙超的电话。

这期间,樊大爷有空就会去法庭询问案件办理情况,孙超的努力他看在眼里,这个憨厚爽快的西北老汉对孙超说:“只要10万元本金能返还就可以了,这十年的利息我都不要了。”

孙超又开始积极做徐某的思想工作。

“还记得十年前,樊大爷让你留宿的场景吗?”

“还记得十年来,你从打工人到开采矿石的企业老板,樊大爷给你提供的经济支持吗?”

这次,电话那头,徐某没有挂断电话,似乎想起了十年前的艰辛不易以及樊大爷给他的信任和帮助。

孙超乘胜追击,又说道:“樊大爷今年70多岁了,这10万元是他与老伴的养老保障。10万元不是小数目,当初他是多么信任你啊,况且他连利息都不要了。”

电话那头传来了徐某的声音:“我知道了,我想想办法。”

眼看案件迎来了转机,第二天,孙超又一次联系上徐某。这一次,他以案件有可能对徐某家人造成的影响作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沟通。

“这个纠纷若不妥善解决,你自己的银行征信以及子女上学就业都有可能产生影响,你就算不为别人考虑,也得为自己和家人考虑吧……”

一次又一次,孙超按下那串电话号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释法律、反复劝说……

“可能是被我们‘缠得没办法’了,也可能是法律的威慑,还有可能是念起了樊大爷的恩情,徐某开始松口,表示会归还这笔欠款。”孙超笑着说道。

徐某这次没有食言,几天后,他委托他人将10万元现金转交到孙超手中。这起历时十年、耗时数月、经数次调解的借贷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我也就是多打了几个电话、多跑了几次腿,这对于基层法官干警而言是每天都要重复的日常,但对于当事人而言可能就是关乎生计的大事。”孙超说道,“以‘如我在诉’理念,实质性解决当事人的急难愁盼,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因为每一件案件的背后是公理、是正义、是民生。”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作者:樊娟娟丨摄影:李梦琦

责任编辑:盖峰|联系电话:(010)67550827|电子邮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杨书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