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规则改版了,未被星标的公众号文章无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错过。为防走丢,小伙伴们都加个星标吧,步骤如下~

平时在咨询中,家长们咨询得最多,相信也是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远视储备”

不过,“远视储备”是什么?它和近视又有什么关系?今天,就来聊聊“远视储备”。

眼球的调节就像照相机的聚焦

要了解远视储备,先要弄清楚眼睛的结构。

眼睛特别像相机,前面的镜头是眼睛的屈光系统(角膜、晶状体等),而后面的传感器/底片就是我们眼睛接受光信号的视网膜。

同时,与相机特别相似的是,我们的眼睛也是靠屈光系统(也就是相机的镜头)的调节,来看清楚远近的事物。

我们眼睛屈光系统虽然有调节功能(也就是相机的聚焦功能,就像拍摄微距和拍摄远景的时候,要进行不同的对焦),但这个系统分为放松紧张两种状态。

对于眼球发育完全的成年人来说,看远(一般指5米外)的时候,眼睛的调节是最放松的,而看得越近,这个系统越用力收缩,也就越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视储备”的本质是什么?

“远视储备”这个词本身其实并非医学名词,与其相关的医学名词叫做“生理性远视”,即眼轴未发育完成而形成的远视。

因为孩子的眼轴还在发育中(如下图),就像更短的相机机身。相同镜头的情况下,成像的焦点就会在底片的后方。

在眼睛放松状态下,孩子视物所得的物体成像始终在视网膜的后方,这正是“远视”的定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孩子看事物的时候,需要更强的调节。因此,孩子无论看远或者看近的时候,都会用到调节功能(聚焦功能)。

正因为孩子有很强的调焦能力,孩子眼睛在放松情况下是远视眼,但是可以通过调节能力,看清楚眼前的事物。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远视储备一定要在去除孩子的调节力之后才能检测到。由此所得,“远视储备”指的一定是孩子在充分散瞳后所测得的生理性远视所以,给孩子验光一定要在散瞳后进行。

为什么“远视储备”会减少?

如果孩子一直看近,就会导致孩子的调节能力(聚焦功能)一直工作。

我们的身体很聪明,如果一直看近,调节功能一直紧张,身体就会通过某些目前科学研究还不清楚的机制,提前或者过度让眼轴变长,从而使调节系统不要那么累。这样,随着眼轴变长,理论上的“远视储备”,就会慢慢变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现在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到一定年龄对应的远视储备数值,但从循证文章上来看,生理性远视是一个范围,更少的远视量的确提示孩子未来近视的风险更高,但数值也不是绝对的,所以家长不需要过于紧张远视储备太多或者太少。

研究发现,生理情况下,6岁左右的孩子近视度数会有突然增加的倾向,12岁后会相对变缓,20岁左右会稳定下来。当孩子6岁时远视度数低于75度,7-8岁低于50度,9-10岁低于25度的情况下,具有近视高发风险。

一般来说,动态地看,根据每年的进展量来评估孩子眼睛近视的倾向会更加科学。对于6-12岁的孩子来说,如果年均增长近视度数超过50-75度,就需要重视且更加积极地控制。

保护“远视储备”,

其实就是延缓眼轴的增长

因此,其实保护远视储备,就是尽量让孩子的眼轴发育与健康同龄人一致,不要超前发育。那么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这一点呢?

1、尽量保证每天日间2小时,一周总共11-14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同时也要注意眼睛的防晒;

2、近距离用眼(40-50cm)时,尽量做到每20分钟休息20秒,看向6米远的地方。注意近距离用眼不仅包括了手机、平板等电子屏幕,还包括看绘本、写字、画画这些活动。

3、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带孩子到专业眼科医院建立屈光档案并测量眼轴。如果孩子有眼轴增长过快或近视的倾向,需要更进一步的专业方法,例如阿托品滴眼液、角膜塑形镜、特殊设计的角膜接触镜或框架眼镜等。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远视储备不足”的情况,更要做好以上几点。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是保护眼睛、保护视力的最好方法。

end

本文作者:知贝在线咨询眼科医生 贝月云

科学审核:知贝在线咨询眼科医生 陈佩

参考文献:

[1]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030593/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009841/

[3]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1963266/

[4]https://www.aao.org/disease-review/refractive-development

[5]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399150/

[6]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817832/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2021年8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图片来源包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