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古城古镇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承载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然而,时光荏苒,当我们再次踏足这些曾经熙熙攘攘的古镇时,却发现它们已然成为了无人问津的“空城”。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投资巨大的项目沦为烂尾工程?这些古镇的命运又能否迎来转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全国烂尾的古镇

漫步在张家界大庸古城,眼前的景象令人唏嘘不已,这座耗资25亿元打造的“明星项目”,如今却门可罗雀,冷清得令人心酸。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大庸古城仅吸引了2300名游客,平均每天不足20人,曾经热闹非凡的街道如今空无一人,商铺紧闭大门,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而大庸古城的困境并非个例,在湖南常德,投资高达50亿元的桃花源古镇同样陷入了尴尬境地,这个曾被誉为“掘之不尽的富矿”的项目,如今已沦为一座杂草丛生的“空城”。

走在曾经规划为“特色餐饮、五星级酒店、特色客栈”的区域,眼前只有荒废的建筑和破败的景象,原本是要打造一个集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度假胜地,可现在却连游客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再看济南的宋风古城,这个总投资40亿元的项目同样陷入了困境,明明在2020年的时候,还被列为山东省“明星项目”,可几年过去了,一期工程依旧未能完工。

记者实地探访时发现,整个工地一片寂静,杂草丛生,看起来已经停工多时,从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状态来看,2023年2月项目施工就没了下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荒废

这些案例只是全国众多陷入困境的古城古镇项目的缩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城古镇超过2800座,其中相当一部分面临着经营困难、游客稀少甚至烂尾的窘境。

究其原因,许多项目在前期调研和规划上存在严重不足,很多古城古镇项目是在不尊重市场和行业规律的情况下匆忙上马的,决策者往往过于乐观,忽视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市场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荒废

除此之外,资金链断裂也是导致项目烂尾的重要原因,以益阳江南古城为例,这个投资约10亿元的项目甚至还没建成就已经烂尾。

当地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房子卖不出去,资金链出了问题”,这座花费约10亿元的江南古城,在今年6月份,杂草已高过人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荒废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烂尾的古城古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当地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荒废的建筑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可能成为安全隐患,面对这样的困境,如何盘活这些“沉睡”的资产,成为一个大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古镇的辉煌与落寞

回首十年前,古城古镇项目如同一股热潮席卷全国,在文旅融合的政策背景下,各地政府和投资者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个被视为“聚宝盆”的领域。

一时间,“打造特色小镇”“重现古城风貌”成为了各地争相追逐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2014年,我国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旅游+”和“大旅游”概念应运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古城古镇被视为快速吸引人流、拉动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利器。

各地政府希望通过打造标志性项目来脱颖而出,抢占文旅市场的制高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雄心勃勃的古镇规划纷纷出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投资动辄数十亿元的项目比比皆是,仿古建筑拔地而起,各种“非遗”元素被植入其中,开发商们信心满满,憧憬着未来源源不断的游客和滚滚而来的财源。

然而,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隐忧,很多项目只是一味追求“形似”,却忽视了“神似”,他们复制了古建筑的外表,却没有传承其中的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确实,在古镇建设的热潮中,不少项目陷入了同质化的泥潭,走进这些新建的“古镇”,你会发现它们仿佛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青砖黛瓦、飞檐翘角,街道两旁是各式各样的“老字号”商铺,看起来真的有那种古代的感觉,然而,当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端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这些所谓的“百年老店”其实都是新粉刷的门面,里面售卖的不过是各地大同小异的旅游纪念品,从这就能看出,这些“伪古镇”,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文旅地产项目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镇项目的弊端逐渐显现,据统计,全国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城古镇超过2800座,但其中相当一部分面临着经营困难、游客稀少甚至烂尾的窘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究其原因,是这些古镇存在许多关键问题,就比如前期调研不足,盲目跟风。很多开发商被成功案例的光环所迷惑,没有深入分析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就贸然上马。

这样造成的局面就是,一些并不具备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硬是被打造成了所谓的“千年古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除此之外,不少项目在设计时过于追求表面的“古色古香”,却忽视了如何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这样一来,这些古镇虽然看起来“很古”,但却缺乏吸引力,无法满足现代游客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还有资金链不完善的问题,一些项目在启动时信心满满,但随着时间推移,发现收益远不及预期,资金链断裂,最终导致项目烂尾。

同时,运营能力不足也是一个普遍问题,很多开发商擅长房地产开发,但对于如何运营一个文化旅游项目却缺乏经验,即便建成了,也无法吸引游客长期驻留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开发商都想复制丽江古城或者乌镇的成功,但忽视了这些地方的成功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年运营经验之上的,不可能花几年时间、投入几十亿,就能打造出一个“网红古镇”。

面对古镇项目的困境,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让这些投资巨大的项目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古镇如何翻身?

成功案例的经验值得借鉴,以洛邑古城为例,这个位于河南洛阳的项目通过“汉服+旅游”的主题定位,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

近年来,随着汉服文化的兴起,洛邑古城就被打造成一个汉服爱好者的“圣地”,不仅有汉服租赁、摄影服务,还定期举办汉服文化节等活动,让游客有沉浸式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洛邑古城

这种做法不仅吸引了目标客群,还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自从古城有了汉服主题,租赁汉服店的生意比以前好了不少,不仅有游客来买,还有不少本地年轻人也成了常客。

而融入现代科技也是一个可行的方向,可以考虑利用AR、VR等技术,为游客创造新颖的打卡点和互动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洛邑古城

比如,通过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让游客仿佛穿越回古代;或者利用VR技术,让游客体验古代工匠制作工艺品的过程。

在信息时代,仅仅依靠传统的观光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年轻游客的需求,如果古镇能有一些高科技的互动项目,年轻游客会更有兴趣去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洛邑古城

除此之外,打造独特的文化IP也是一个重要方向,每个古镇都应该有自己的“镇魂之作”,也就是核心的文化故事或历史事件,这需要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找到能够打动人心的故事。

以浙江乌镇为例,它成功地将“江南水乡”的意象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通过举办乌镇戏剧节等活动,塑造了独特的文化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镇

同时,古镇项目应该更多地与现代需求结合,打造差异化产品,比如,可以考虑发展文创产业、特色民宿、主题餐厅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我们要明白,游客来古镇不仅仅是为了看古建筑,更是为了体验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在设计时要考虑如何让游客在这里找到独特的生活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而对于那些已经陷入困境的项目,可以考虑将其交给市场,通过拍卖或引入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来盘活资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古镇项目的活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需要在尊重历史、保护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古镇不是主题公园,在进行改造和创新时,一定要尊重历史文脉,保护好文化遗产。

只有这样,才能让古镇既有历史底蕴,又富有现代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察者网2024—12—10“空城”、烂尾,“批量生产”的古城古镇宿命难测

结语

古镇项目的兴衰折射出我国文旅产业发展的缩影,从最初的热火朝天到如今的冷清落寞,这些耗资巨大的项目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转变。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古镇文化旅游的末路,相反,它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镇

未来的古镇建设,需要我们在保护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打造独特文化IP,满足新时代游客的需求。

只有这样,这些沉睡的古镇才能真正焕发新生,重新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