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事件,是反动派有预谋地围袭我军的事件,造成了我军的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据日本军史记载,皖南事变发生的时候,附近驻扎着一批日军,他们有战略观察哨,做了详细的记录,双方打了整整九天九夜。日本人认为反动派是替自己去打强劲的对手,纷纷弹冠相庆,喝酒祝贺,这一兄弟阋于墙,亲痛仇快的典型事件,被后人称为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皖南事变给我军造成了极其重大的损失,这批英雄的战士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少数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其中有许多我军的骨干力量,包括经历过长征的优秀干部、知识分子,震惊了中外,不仅给了日军坐收渔翁之利的机会,更是反动派打压正义力量,破坏抗日统一战线丑恶嘴脸最彻底的显露,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国共合作,合作关系逐渐走向破裂,为后来的内战埋下了伏笔,也可以说为反动派后来的失败定下了基调,因为眼睛雪亮的民众看到:背叛民族大义,破坏和平,打压正义,穷兵黩武,最终是要被历史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皖南事变中,国军也有一些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虽然在军队中担任要职,但他以民族大局为重,不愿看到祸起萧墙,甚至不惜抛下个人前程,拒绝执行这样兄弟相残的蠢事,比如时任战区上校作战参谋处长的李树正,上级要求他筹划、出台发动皖南事变打击在敌后抗战的我军的详细计划,李树正对这种做法不齿,但以“生病”为由拒绝了,直接导致作战方案无法出台,为此遭受到了解职处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树正是甘肃皋兰条城川口村人,现在,这个地方归属于白银市管辖。曾就读于蒋家湾“六德书院”。当他十五六岁的时候,正赶上冯玉祥的国民军入甘后,大肆扩张时期。16岁的李树正,投身军旅,成为西北军的学生兵,中原大战后所部失败,成为老蒋手下的一名杂牌军基层军官,后因为有文化选入黄埔军校第七期学习,毕业后从事参谋工作,好不容易成为一名上校参谋处长,谁料因为此事被撤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祸兮福所倚。心态平和的李树正认为撤职就撤职吧,那也比同胞相残来得痛快,李树正对此倒是看得很开,无官一身轻的他,正好趁此机会到南京各地游历一番。非常幸运的是,李树正在南京结识了一位终生伴侣,那便是来自江西南昌的大家闺秀叶芳娜,叶芳娜毕业于南京女子师范学校,在一所中学任教,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特别有才气,人称一代才女,与李树正结婚后,两人感情深厚,后育有一子一女。后来叶芳娜进入国军队政工系统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陆军大学担任外语老师,并授陆军上校军衔,成为国军中为数不多的女上校,一时被同僚们传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树正拒绝参与“兄弟阋于墙”皖南事变,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后来的家庭和美也被人称为好人有好报的典型事例。当然,也有积极参与皖南事变的人,而且后来大半生与我军为敌,逃到台湾后还是顽固坚持其所谓的“信仰”,做了许多与我军为敌的事情,后官至国军上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到了晚年的时候他来了个重大转变,不仅公开声明放弃自己大半生的理念,要与我军化敌为友,还用实际行动践行信念,一百多岁高龄依然为维护祖国的和不统一奔走呼号,此人便是原国军上将许历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历农,号耕甫,安徽贵池(今池州)乌沙镇乌沙村人,早年在老家读书时,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于战火烧到了老家,偌大的家乡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他毅然投笔从戎,在基层当兵的时候,由于他有文化,脑子又灵光,参军不久便选入黄埔军校第三分校十六期工兵科学习,由于战争的原因,这所学校的校址迁到赣南瑞金一所名叫扬家祠堂里,设备相当简陋,在校期间只学习了初级军官的基本战术、战斗技能,同时,在政治上学习国内外形势,统一认识,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学习的这所学校名义上叫军官学校,实际上根本没有现成的规范的教材,教师都是以军队中担任过相关职务的军官组成,没有教材他们以自己的经验进行授课,所以学习的知识比较杂,单一说他所在的工兵科,除了学习步兵操典,阵中勤务,通讯联络,工事设施,工程测绘,气象常识,军阶识别,军中礼节等课程外,还着重训练兵器使用与故障排除,防空防毒技术,侦察要领等项。虽然涉及面很多,只都是学习一些粗浅的概念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当时的学习条件欠佳,但学习气氛还是比较活跃,教学方式一般采取讲解、野外演习和小组讨论,连队讲评相结合的方式。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允许学兵提问或建议。为了活跃官兵的文体生活,增添军营情趣,还定期组织官兵开展篮球比赛,排球比赛,内务(宿舍整洁),膳食比赛。至于寓有军训性质的器械运动,如木马、单双杠、跳高、跳远、跨越障碍物等项目的竞赛,由于教官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上下一心,精诚团结。虽然条件差,但学习的东西的确不少,更是让学员们慢慢养成了军人刻苦耐劳、冒险犯难、绝对服从命令的习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历农以优异的成绩在军校毕业后,便分配到25军担任基层军官,先是任命他为25军参谋处的一名参谋、后来又担任陆军第25军工兵营的排长和连长,一开始,他所在的这支部队驻地是在浙江宁县山门洞,军辖40、52﹑108三个师,浙赣战役时调驻江西南城,皖南事变爆发时,25军的三个师全部投入到围困新四军的战斗中,成为最卖力的一支部队,负责围攻新四军军部,尤其是许历农所在的工兵营,负责构筑工事、开辟道路、设置障碍,配合其主力部队的进攻行动,被人称为皖南事变“最凶恶的打手”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当然,皖南事变时期的许历农是基层军官,地位不高,但由于他表现得特别积极,为后来的快速晋升打下基础,而真正进入高光时期的则是他进入青年军208师之后,在解放战争后期,他参加的所谓“登步岛大捷”,他的职位正式步入快速上升通道。解放战争后期的,许历农所部青年军208师改编为第87军,其中所辖221师主力奉命部署在浙江的舟山群岛一个名叫登步岛的小岛上,他担任的职务是作战科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登步岛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它是舟山本岛东南的—座小岛,面积仅14平方公里,这虽然是一个小岛屿,但同时是定海和沈家门外围的重要屏障。1949年6月,国民党残部退守登步岛,目的很简单,将登步岛打造成永久工事,成为反攻江浙的跳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10月3日,新中国诞生的第三天,我军部队以摧枯拉朽之势,节节胜利,势如破竹,一举解放沿海众多岛屿,国军可谓是兵败如山倒,此时,我三野一部组成的突击部队,趁海雾夜暗,斩波劈浪,向舟山群岛桃花鸟的守敌发动猛烈攻击。部队登陆后,奋勇争先,大胆穿插,至凌晨4时,全歼守敌1300余人。桃花岛宣告解放。紧接着部队将攻击目标指向距桃花岛3000余米的登步岛,逐步形成对舟山本岛形成包围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我军数千兵力攻入登步岛后,遭受到以逸待劳221师的顽抗,这天月黑风高。大雨如注,初冬的雨夜,岛上格外寒冷,登陆勇士忍受着疲劳和奇寒的侵袭,爬高山,攀峻岭,向敌纵深发起进攻。在国民党地面部队大规模登陆增援的同时,其空军出动C-47、B-51飞机多批多架,对解放军登陆部队及船只实施空中打击。他们依仗空中优势,轮番低空轰炸扫射。同时。国民党军军舰及B-25轰炸机,对解放军后方桃花岛进行狂轰滥炸以阻止增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间登步岛上,硝烟弥漫,弹坑累累,陷于一片火海之中,我军连夜赶修的简易工事全被摧毁,不少战士被炸伤、震昏,有的牺牲。接着,前来援助的敌人成营成连的潮水般地向我军阵地扑来。而且增援部队越来越多,敌机的轰炸扫射越来越疯狂,我军部队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虽然英勇顽强,独力苦撑,但伤亡越来越大,为保存有生力量,上级只好下令撤出战斗,这一战,我军付出巨大的伤亡,但幸运的是避免了金门一战的全军覆没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上级总结此役的失利,进攻登步岛失利的原因客观上是由于当时没有海空军支援,未能封锁渡口阻拦国军的增援。更重要的原因是主观上轻敌急躁,缺乏渡海作战经验,准备不足,组织不严。在进攻登步岛前6天,上级明确指示:“夺取登步岛必须集中足够兵力,要有保障第一梯队同时起渡、第二梯队连续航渡的足够船只,要确实掌握敌情、水情、风向、气候的变化,要严格检查参战部队的作战部署和各项准备工作,以防止领导上的官僚主义相指挥上的粗枝大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解放战争时期在大陆一败涂地的国民党方面来说,登步岛之战虽小,倒确实是他们很久以来仅有的胜仗,一度被宣传为内战的转折点,曾被国民党大肆宣扬,以“北有登步,南有金门”并提,认为是两次“大捷”。老蒋还亲自授予221师为“登步英雄师”,虽然这不过是他们惯用的自欺欺人的把戏,但对于已成惊弓之鸟的国民党军来说,这无疑是打了一支振作精神的强心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小小的胜利,作为作战科长的许历农,被定位为一是制定作战计划,包括对手分析、战场评估、兵力部署和战术安排等,从而确保计划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战性,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有效执行;二是指挥作战行动,随时掌握战场动态,调整战术策略,确保作战行动的高效和成功负责现场指挥和调度,确保各部队按照计划协同作战;三是协调各部队行动,确保各部队之间的通信畅通、协同作战,有冷静的判断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在当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大批国军高级将领被剥夺兵权靠边站,仅仅是团级干部的他提拔的速度可谓是坐火箭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时间里,便晋升为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负责的主要工作是建碉堡及防御工事、规划“反攻大陆”的作战计划,他感觉老蒋当时很积极地想要“反攻大陆”,所以很努力地做各种必要的规划。特别是在金门驻守期间,恰碰到金门炮战,有一次,许历农在碉堡指挥所打电话,一颗炮弹打穿外围工事,弹头穿进内室却未爆。他研究后发现未爆原因是延迟信管失效。又有一次巡视任务结束,他前脚才踏进坑道,座车就被炸毁,真是生死一瞬间。他冒着猛烈炮火,完成蚵壳墩八英寸大炮阵地工程,当时被称为“厥功甚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许历农一贯与我军作对,还担任过“汉武演习”阅兵指挥官,要知道,这种此种演习是台三军联合作战系列演习的专用名称,也是台军所有演习的总代号,一直以来是台岛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行动。台湾当局军队演习层次最高、参演兵力最多、规模最大、课目最全、情况设置最复杂、对抗性最强的三军联合攻防作战系列演习。可见他在台军中的份量,1983年5月任台湾防务机构总政治作战部主任,并晋任陆军二级上将。一时进入人生的巅峰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许历农的前半生,可谓是铁杆“反共派”,大半生都与我军为敌,然而到了他的晚年,他几次回到了老家大陆,看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他的思想突然有了巨大的改变,不仅认真了解大陆的模式,深入研究发展规律,这位流落在海外的“游子”,开始极力推动两岸结束对峙、正常交流,还公开登报声称必须化敌为友,结束对抗。那么,作为一名一直坚持与我军作对的他,思想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许历农自己的话说,大陆改革开放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上快速成长,外交上有重大突破,人民生活富裕,国家逐步强盛,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自己大半生打仗的目的是什么?往大里说国家强盛,民族要独立、变得富强,就得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达成民族的真正团结。往小里说就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大陆的发展模式,还有取得了许多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事实证明,完全符合自己的毕生追求的理想模式,可以说没有更适合的发展模式了,因此,自己几十年始终坚持的那种反对的理由,早已不复存在,当然不能为反对而反对。特别是台湾与大陆近在咫尺,搬不动,移不开。唯有选择两岸“互利双赢”的统一方案,来共同谱写史上的真正盛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5岁高龄的许历农精神健旺、耳聪目明。不看当年的戎装照,满头白发、戴金丝眼镜的他倒像一位儒雅的学者。说起自己大半生的战场经历时,他的感触非常深刻,他说,与日本人打是正义的战争,外来侵略者欺负我们,蹂躏我们的国土,保家卫国是天经地义。赶走了侵略者之后,自己人打起来,无非是发展模式的选择,要求每一个阵营的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倘若大家都想到一块,就没有什么纷争,更没有必要使用武力来进行对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起战争,大半生历经过战争的许历农,可以说最有发言权,他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部队里的士兵辛苦、危险自不必说,老百姓更是辛苦。打赢了,要物资、金钱、人民的消耗,这也是输了,打输了更是输了。所以无论是赢是输,都是输。因此战争没有好处,回过头去看上世纪那此战争,多少人倒在战火之中,换来的又是什么?他回到大陆在当年发生激战的战场上现场走访时,看到那些昔日的战壕遗址,还有密密麻麻的烈士墓碑,无不感慨地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之后,许历农他明白只有两岸统一,才是大势所趋,他经常奔走两岸之间,为两岸交流与合作搭建桥梁,为两岸和平和统一鼓与呼!他积极参与反独大游行,甚至远赴海外多地参加华人统一促进会,他坚信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祖国的和平统一!每一位华夏子孙都为这位百岁老人家国情怀的大格局所感动,并由衷他祝愿他有生之年能看到祖国的统一,国家更强盛,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