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自建国以来,历任30任市委书记,张敬焘是最“穷”的一位。
这位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市委书记,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吃上饭,在齐心协力度过生死关,又在非常时期遭迫害,临调离一段话感动了青岛市民,至今仍是老青岛人心中铭记的好书记。

01临危受命

1960年11月2日,中央批准张敬焘任中共青岛市委第一书记,原市委书记刘特夫因病休养。

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上个世纪60年代开局前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从1959年爆发的连续3年的自然灾难,导致粮食减产,加上1958年一些人为因素,导致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

张敬焘上任之前,青岛的灾情已经非常严重,8月,青岛农村发生严重吃青问题,有的生产队吃掉待收粮食的70%左右。

百姓面临饿死的危险,吃青也是保命的无奈之举,但吃青带来了粮食的减产,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1960年全年粮食总产量只有55683万斤,比1949年减少3.3亿斤,是建国以来最低的一年,扣去种子、饲料,一斤不征,每个农业人口平均不足190斤,即墨不足120斤。

不但是吃的不足,劳动力也成很大问题,由于饥饿等导致病情严重,死亡大幅增加,大批人口外流,全市劳动力比1957年减少11. 7万人。

浮肿病人约10万人,即墨出生率出现负增长,牲畜比1957年减少55400头。

救灾就是救命

形势刻不容缓,救灾就是救命。

上任第3天,1960年11月4日,张敬焘召开紧急会议,部署生产救灾,一系列工作迅速展开并立即生效。

11月12日,动员有劳动能力的职工家属、流散人员和城镇社办企事业人员6.5万人,回到农村帮助农业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派出数千名干部下到一线,逐户摸排,找出困难户,边检查边安排、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对困难户的生活及时地给予安排。

当时在崂山郊区的马戈庄、河套、棘洪滩,都有机关的干部。他们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动员社员开展互助活动,组织社员开展生产自救。

在城里,他广泛发动干部和群众,从上到下各单位成立生产救灾领导小组,组织群众千方百计地搞代食品,如树叶子、野菜、茅草根、小鱼、小虾、海菜等等,只要是没有毒,能充饥的东西都收集起来,与粮食掺着吃。

号召大家把所有的荒地都开垦出来种粮种菜。发动大家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想尽一切办法来熬荒渡灾。

1961年1月9日,张敬焘专门召开一个电话会议,号召利用冬闲采挖捕捞海产品,改善群众生活。

各级闻声而动,捕捞各种可食海产品。王戈庄公社渔业队出动1000多人赶小海,日产贝类1600多斤、藻类1900多斤。

11月I5日,医护人员紧急动员,收治浮肿病人,必须短期内治愈现有病人。

11月19日,华东五省一市的援助到达青岛,带来了粮食、棉衣等救命的物品。

11月22日,请省人大、政协驻青代表、委员30人对即墨进行专项视察。

12月12日,发布严令:严禁干部特殊化,禁止商品供应走后门。

到了1962年下半年,青岛形势有了好转,市人委(政府)办公厅一项调查:群众反映,最困难时期过去了,今年能吃饱了。

好转的表现是副食品标准高于去年,农村集市粮食市场开放、日用品供应有所改善、商品价格下降、疾病减少。

这背后,有着政府的大量努力。

02平民书记

张敬焘没有官架子,经常亲自下到工厂、学校、码头、街道等了解民情。

张敬焘到国棉一厂去蹲点劳动调研,他每天骑着辆旧自行车,带着饭盒上下班,在车间里打扫卫生,清理机器,脏活累活什么都干,与工人同行同吃同劳动,一个月时间,工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四川路西广场,有一座建成于1965年的7层楼,当年取名为“幸福楼”。这座楼的建成,便是张敬焘体察民情的作品。

1963年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期,张敬焘得以抽时间下到基层调研。

一日,他来到市南区,看到了四川路一带的棚户区-西广场棚户区。

这个棚户区共有410户居民,区内拥挤不堪,房屋破旧,只有两个大公厕和很少的自来水龙头。

张敬焘来到时,正值夏天,棚户区内污水横流,屋里密不透风,许多人家三代同堂挤在十几平米里。

张敬焘冒着酷暑走门串户察看访谈完,内心十分不安和难过,对随行人员说:解放10多年了,群众还住这么差的房子,不采取措施解决,实在对不起他们。

决心由此下定。

政府的决定得到群众一致拥护,没有人提出要拆迁费,各自解决临时居住问题,仅1个月搬迁完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5年3月1日,西广场一期改造工程动工。9月27日,幸福楼回迁,280户居民喜迁新居,引来远远近近市民围观。

至1968年,西广场改造完成,7座居民楼矗立起来,1500多户居民搬进去。直到40年后,43岁的幸福楼让位于胶州湾海底隧道接线工程,才被推倒。

张敬焘作风朴素,律己甚严,当时的省长到青岛,他只以便饭招待一次,其他来青领导也毫无例外,只以粗茶淡饭招待一次,平时他再不陪餐。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与机关干部一样,吃菜团,吃树叶,艰难抗过饥饿岁月。

他舅舅在老家饿得不行,来到他这里,以为当书记的外甥生活会好一点,那知道也是天天瓜菜代,待了10几天后,又回家了。

这些,成为青岛市民口口相传的难忘记忆。

03饱受冤屈的老革命

张敬焘生于1914年,山东淄博市博山区人。

他是1936年参加工作的老革命,曾任博山县委书记、泰山地委书记、上海普陀区委书记、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等职务。

1960年10月至1966年8月,担任市委第一书记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职期间,是青岛最困难的时期,先是经历3年经济困难,后又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尽管困难重重,他还是把青岛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1963年,青岛钢厂成立,青岛四方机厂和青岛车辆制造厂都推出国内领先产品,1965年,永裕制盐公司首次试制出高级餐桌盐,一举改变了国宴用进口餐桌盐的历史。

1960年,建成人民会堂,1961年,由火车站到东镇的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建设通车。

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医疗卫生长足发展。

正当形势全面好转,张敬焘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一场猝不及防的运动扑面而来。

张敬焘受到严重冲击,1966年8月31日,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宣布撤销张敬焘青岛市委第一书记职务。

这次撤职,背后的较量令人动容。

宣布辞职后,引起工人群众强烈不满,群众自发集会,要求恢复张敬焘书记职务,随之9月1日爆发大批群众参加的游行集会。

可见张敬焘在青岛市民心中的地位。

04临别一句话感动了青岛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形势的发展已经不可操控,之后张敬焘受到各种揪斗,经过一言难尽。

1969年,在被迫离开青岛时,他的一句话令青岛人民深深感动:我没有给青岛人民带来什么,但我却爱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

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充满了遗憾:"我从1960年调来青岛,到1969年离开,总共9年多,因为'文革’,实际上工作了仅仅6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我总遗憾有那么多该做的工作都没做。我为青岛的老百姓贡献的太少太少了,然而青岛的干部、群众却对我厚爱有加……”。

张敬焘离开青岛后,曾担任济南市委书记、山东省副省长等职务。

2002年12月24日在济南逝世。

这个青岛最“穷”的市委书记,青岛人民会铭记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