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61年,这一年是南宋绍兴三十一年,也是金正隆六年。

按理说“利出一孔,天下一统”的思想,从始皇帝开始,就应该深深的刻入到了每个华夏子民骨子里。

可是南宋赵构却对此讳莫如深,像只鸵鸟似的把头埋在土里,甘愿偏安一隅,根本不去想北伐中原,收复故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倒是金国皇帝完颜亮,深受汉家文化熏陶,雅歌儒服,能诗善文,竟然从小就立志“国家大事,皆我所出”、“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

所以在他当上金国皇帝后,意图统一华夏,于这一年率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他的野心,在那首激昂的诗句中展露无遗:“万里江山混一统,江南岂有他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这边原本就胆小、还患上恐金症的赵构,一看完颜亮来势汹汹,当场就想发挥自己逃跑的长处,溜之大吉,可是在一众大臣的阻拦下,他只得勉为其难的仓促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人提醒赵构要注意防范金人的动向,恐怕会有大动作。

这个料敌于先机之人便是虞允文。

虞允文,字彬父,一作彬甫,隆州仁寿县(今眉山仁寿)人,幼时聪慧,七岁能文,长大后成为蜀中著名的文士。只是当时朝中秦桧掌权,他党同伐异,排斥贤良,虞允文并未获得重用。

1154年,虞允文登进士第,次年秦桧病死,他积极向赵构献策,除授为秘书丞,累官至礼部郎官。

南宋付出极大的代价和金朝已和议,十几年来并无战事,这也使得朝中从上到下开始麻痹安逸,都认为金朝恭顺和好,导致“置边备不问”。

可是虞允文内心却十分担忧,因为他得知完颜亮遣使增修汴梁,还有“看花洛阳”之语,自己出使金国时更是亲眼看到他们在运输粮草、打造战船……

他从这些细节中得知金人必将败盟,于是奏报朝廷,并请求加强边备,奈何他人微言轻,自己的建议被主和宰相汤思退等人置若罔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虞允文所料,完颜亮经过多年的精心布局,终于在1161年的十月,发兵六十万,号称百万分四路同时南下,试图一举灭掉南宋。

此时的南宋朝廷却纷争不断,主战与主和之声此起彼伏,难以形成统一的战线。

有心算无心,毫无准备的宋军在金兵的进攻下一败涂地,各路金兵势如破竹。

由完颜亮亲自统率的主力更是如入无人之境,击败宋军主将王权,越过淮河,进迫长江。

很快他便兵临采石,接下来只要突破此长江天险,那直捣南宋行在临安,立马吴山指日可待。

此时的采石宋军,只有随着王权败逃下来的18000兵力,战局岌岌可危。

赵构也深知采石的重要性,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此时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因此他命叶义问出督江淮军事,中书舍人虞允文为参谋军事抗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虞允文一直都是文官,从来没有打过仗,因此干得基本都分析情报,供应后勤的事。

这一日他来到采石犒军,见到宋军士气低落,军情危机,便主动承担起了责任。

有人对虞允文说:“朝廷只是派您来劳军,你做好自己就行,为何还要淌浑水背这个包袱呢?” 虞允文大义凛然说:“现在国家遭到危急,已经顾不得个人得失。

他深知提振军心之紧迫,于是召集全军将士,做出一番激励:“一旦采石守不住,敌人渡江了,我们更没法逃,现在还有天险,地利在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报国,未尝不会胜利。”

将是兵的胆,将熊熊一窝,之前的失败,很大程度是指挥体系崩溃,群龙无首所致。现在虞允文担任临时指挥官,如此激励,军心也稳定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虞允文倡导集体讨论战术,集思广益。将领们纷纷就如何抵御金军展开了热烈讨论,贡献智慧,最终形成了一套共识性的作战方案。

很快决战时间就到了,完颜亮的一声令下,数十万金军精锐迅速集结于战船之上,密布江面,气势恢宏的出发。

他本以为宋军吓破了胆不敢应战,怎知对岸宋军列阵相待,并且还士气高昂,习惯打顺风战的金兵被打的措手不及。

宋军舰队也破浪而出,尽管其规模远小,却士气如虹的向金军的大船冲去,就像尖利的钢刀一样,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给予金军舰队重创。

更为精妙的是,虞允文早已布下第三路奇兵,他发许多战旗和军鼓给少部分人,时机一到命他们在山后面摇动旗帜,敲着鼓绕到江边来,造成了大批援兵到来假象。

此举使得金兵纷纷逃命,多数来自北方的士兵不习水性,溺亡者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第二天金兵卷土重来,但在虞允文精密部署下,还是被杀得惨败而回。

一连几日都是如此,这下气得暴跳如雷的完颜亮转而攻镇江,并且他将怒气全发泄在士兵身上,勒令强渡长江,完不成任务者军法从事。

此时金军后方发生变乱,前线的金兵见强渡无望,又难以忍受完颜亮剥削,当夜便杀死完颜亮,使得金军最终陷入全面崩溃而撤退。

虞允文在采石矶的这一战,让南宋转危为安,彰显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更使他一战成名。

他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南宋,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英雄。史称其“战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义勇,为南宋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年后,主席在了解到虞允文的事迹后,亦不禁对其战略眼光与指挥艺术给予高度评价,并且庄重而清晰地写下八个遒劲有力的批注:“伟哉虞公,千古一人!”这八个字。

这位以文官之身,书写军事传奇,挽大厦于将倾的英雄,确实当得起这样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