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与华北相链接的部位,是一片被称为“鸡型国土”的狭长的走廊地带,军事地理上称之为“辽西走廊”,也称为“榆关走廊”。辽西走廊长而狭窄,如果单纯论及其走廊地带,最窄处不过8公里。东起锦州,过宁远,通山海关,直插华北,不管是从东北进入华北还是从华北驰援东北,辽西走廊都是必经之路,而锦州,就是辽西走廊的咽喉。

辽西走廊历来为兵家所必争之地,自宋辽之时起,直到解放战,腥风血雨,屡遭兵燹,当初大明关宁铁骑与后金(清)鏖战于此,那是辽西走廊在古代最为显赫的时期。

而在1948年,辽西走廊,确切地说是辽西走廊的咽喉锦州,将第一次极为彻底地决定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命运,是依旧沉疴深染,还是能得浴火涅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役,自然就是世界军事史上极为著名的辽沈战役。

但是在大战之前,却安静异常,不仅仅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区域内的国民党军毫无动静,东北第四野战军也毫无动静。但是,在空中,一道道无形的密码、讯号却交织成为一张巨大的网,无声的战争一刻也未曾停止。

国民党毫无动静是因为对于从不从东北撤兵无法达成一致,以巴大维为代表的美国军事顾问团力主撤兵东北以充实华北,而蒋介石和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则要固守东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大维则又提出从长春撤兵充实沈阳,卫立煌和蒋介石却想以长春郑洞国所部10万国民党军牵制之东北第四野战军的主力。而同时蒋介石和卫立煌之间又发生了分歧,蒋介石主张以沈阳之兵力加强锦州,卫立煌则要固守沈阳。

于是国民党的军队就在这样的扯皮中一动不动。

而四野之所以一动不动,也是因为四野野司和军委的意见发生了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1948年2月7日,军委电告四野野司林、罗、刘,希望四野能在冬季攻势完成之后,立即挥师南下,直插锦州-山海关一线(辽西走廊),扼住东北咽喉,提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构想。

然而四野野司却对此顾虑重重,从2月7日这封电报发到林、罗、刘的手里,经过7个月的漫长商讨,终于在同年9月3日,四野决定南下锦州。

正如军委所说,四野的确过高估计了南下的困难,四野很快就扫清了锦州外围,在当年10月准备对锦州发动总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就在总攻前夕,四野野司再次打起了退堂鼓,又想从锦州撤兵回头打长春。关于这件事,四野总司令的一个比喻非常贴切: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所以这饭,就很难吃了。

自古只要有攻城就必然有打援,四野向从锦州撤兵,问题就出在现在打援上。当时国民党军为了支援锦州作战并企图在锦州城下全歼四野主力(第三、第四、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一等6个纵队及炮纵),组建了由沈阳出发经黑山、大虎山向锦州进军的西进廖耀湘兵团,以及距离锦州城更近的东进侯镜如兵团。其中侯镜如兵团乃是燃眉之急,只要攻下锦州陆上最后一道屏障同时又是无险可守的塔山,那么锦州就近在咫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一桌菜”指的就是打援的部队,四野原以为只要打沈阳的敌援,没想到多了个陆海并进的侯镜如。

如果只有廖耀湘这一桌“客人”,是绝不会动摇四野野司攻打锦州的决心的,问题是这第二桌“客人”。四野的作战风格向来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为要,非常谨慎。而这次野司担心援敌太强,锦州城下的主力有腹背受敌的危险,从而导致锦州战役的失败,甚至影响整个辽沈战役。

所以,四野野司才有了回头继续攻打长春的想法。并于10月2日晚22时电告中央军委,表示援敌已至,回攻长春更有把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四野果真选择这么做,虽然有道理,但是仍无异于坐失战机,林、罗、刘再三思考,决心仍然攻打锦州,并重新发报军委:

“……我们拟仍攻锦州。只要我军经过充分准备,然后发起总攻,仍有歼灭锦敌的可能,至少能歼灭敌之一部或大部。目前如回头攻长春,则太费时间,即令不攻长春,该敌亦必自动突围,我能收复长春,并能歼敌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四野野司因为“准备了一桌菜,来了两桌客”有过对弈“攻锦”的犹豫,但是最后仍是下决心抽调4纵、11纵、独立4、6师,分两线在塔山阻击国民党东进兵团,另以一部于黑山、大虎山阻击西进廖耀湘兵团,其余主力于10月14日上午10时对锦州发起总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