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来,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立足“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建设,紧扣“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坚持“问需基层、问计全警”的问题导向,把握“建为用、建为战”的原则,以“一核六域”三年行动计划为载体,在全市范围内率先交出了一份的数智派出所“吴江答卷”,实现了警务实战效能的新飞跃。
一体化作战
综合指挥更加高效
近日,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平望派出所接报一起盗窃车内财物警情,嫌疑人得手后逃窜。处警民警到达现场后,立即向值班长李闽副所长汇报。指挥室迅速使用“天问”智能模型对嫌疑人开展追踪,同时通过“情指行一体化”平台向情报指挥中心提出联合作战申请,指挥长通过“一键联动”功能,将刑警大队、巡特警、平望所等相关部门拉入工作群:“请情指中心对案件进行分析,请巡特警PTU前往支援……”随着一条条指令的发出和反馈,各部门与派出所各司其职、一体化作战,不到15分钟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像这样的警情,以前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多部门快速响应。现在有了专业平台和数智化应用模型,派出所能够在各警种部门的支撑下快速开展一体化作战,处置时间单位从‘小时’进阶到了‘分钟’。”李闽说。
根据“情指行”一体化作战需求,吴江区公安局持续深化“室引领队”改革,通过数据赋能,推动流程再造,孵化出派出所“前店后厂、团队运作”的勤务运行模式,实现人车一键布控、巡防一键上图、处置一键联动等8大功能,让派出所更加“耳聪目明”“手脚灵活”。
同时,吴江公安还强化数据资源赋能,创新开发“值班长驾驶舱”“智能预警图层”等特色化、个性化应用,让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只盯一块屏”,掌握“全所事”。
“全区20家派出所区位、体量、警力等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我们在通用版的基础上还推出了个性版、高级版、定制版和特别版等多个版本,以满足不同派出所的实战需求。”吴江区公安局党委委员、情报指挥中心主任俞洪峰说。
今年以来,吴江区全区20家派出所已相继完成数智综合指挥室建设,全区110警情处置时间平均缩短28%,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3.8%。
全流程监管
执法管理更加规范
夜幕降临,在平望派出所案管室内,“数智战警”机器人正在对于全所当日的警情、案件等执法数据进行“滚动式”逐项过筛,自动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并形成了一份详实的问题报告,发送给了法制员徐锦晨。第二天一上班,徐锦晨复核无误后便将问题通报给相关民警予以整改。
为实现执法办案全流程监管,吴江区公安局创新引进“机器人自动化(RPA)”技术,通过预先程序设定,模拟学习人工操作模式,由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一些机械化、流程化的重复性工作。
“之前很多数据需要我们靠人力一项项逐条比对,耗时又耗力。而现在‘民警辅警白天工作,数智战警夜间加班’,实现了执法监督24小时全天候进行,我们也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案件办理中去,工作效率有了质的提升。”平望派出所副所长费城说。
除了研发RPA“数智战警”之外,吴江公安还紧盯“警情、案件、人员、财物、卷宗、场所”六大要素,在全区派出所统一开展案管室数智化改造。同步推进智能化案件快办区建设,创新“智述”语音自述系统,搭建智能快办平台,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
今年以来,全区派出所行政案件快办率超60%,执法问题同比下降67.8%,实现了执法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
精细化治理
社区警务更加扎实
不久前,平望镇群星村潘先生家中造房,邻居沈阿伯因为担心工程车会压坏家门口的道路,两天时间内拨打了3次110报警。两天后,吴江区公安局防控治理平台自动下发一条核查指令。平望派出所防控治理岗签收后立即电话回访了双方当事人,发现双方仍有芥蒂,于是一方面将纠纷双方当事人背景信息、历史报警记录等情况进行了梳理,推送给社区民警跟进处置,同步指令法制员配合,提供法律支撑;另一方面,将指令提交综合指挥室推送至镇矛调中心、群星村村委会协同处置。一周后,在社区民警、法制员和村委会等多方调解下,这起邻里纠纷得到了彻底化解。
此外,为了防止类似矛盾纠纷发生,防控治理岗还下发指令,要求社区民警对此类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化解,并依托“派出所—社区民警—网格员”三级微信矩阵开展线上普法宣传,全面提高村民们的法治意识。
“自从有了防控治理岗,我们社区民警不再是单打独斗,有一个团队在背后支撑,工作起来安全感满满。”马骥说。
走进平望派出所基层防控治理岗,指令中心、民意中心、赋能中心、宣防中心、智管中心五大功能区各司其职,承接平台值守、上传下达、内部督导等职责,集成基层防控治理的各类任务,能够做到统一调配、统一应用、统一赋能、统一保障。
今年以来,吴江公安积极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升级成立防控治理中心,搭建了“全链条核查”治理模型,成功将汇聚到的数据集成到一个端口,实现基础工作指令网上反馈、全程留痕。“派出所防控治理岗与防控治理中心形成‘双环驱动’的监督格局,打通基础工作精细管理的‘最后一公里’。”人口管理大队大队长王海萍说。
今年以来,全区重复警情化解率达95.2%。
文/苏景汇 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