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新疆地区面临着“外敌入侵,内部分裂”的空前危机。
时年64岁的左宗棠率领6万大军从肃州(今酒泉)出发,意图收复国家土地,为了表明誓死收回新疆的心志,左宗棠还让士兵为自己抬了一口棺材,这就是后人所熟知的“左公抬棺出征”。
在经历了好友的背刺、同僚的反对、国家的无力支持等各种难题后,左公终于在1878年1月顺利地收复了新疆。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左公收复新疆过程中那些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经历。
1、新疆历史及其问题由来
新疆最初叫“柱州”,古称西域,历来就是中原王朝的边缘地带。
在中原王朝强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就会扩展到这里,如西汉王朝在公元前60年首次在新疆设置了管理机构——西域都护府,直接管辖西域各国;而大唐王朝则是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及至中原王朝实力衰弱之时,新疆又会脱离中原王朝的控制独立出去。这样的规律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
而明朝极盛时期也没有实现对新疆的全面控制,其西北势力范围仅包括甘肃、今新疆东部地区。明朝后期,随着国力的衰弱,明朝的实控线也一直向内地收缩,新疆东部地区也随之重新脱离出去。
清朝建国初期,新疆逐渐纳入到准葛尔汗国统治之下。1670年,葛尔丹夺得准噶尔部的台吉位,把松散的联盟一步步变成集权制的汗国。
1678年,噶尔丹出兵南疆,占领叶尔羌汗国。1690年6月,噶尔丹进攻漠北喀尔喀蒙古,康熙皇帝组织左右两路大军亲征,噶尔丹溃逃。
后康熙皇帝又于1696年、1697年分两次征剿葛尔丹部,最终彻底击败葛尔丹。此时,清朝对新疆地区的控制依然较为松散。
18世纪初,准葛尔部落贵族再次作乱。1755年,乾隆皇帝派出平叛大军,消灭了准葛尔汗国,统一了西域,并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
此时,很多中亚小国慑于清朝威压,纷纷表示臣服,其中就包括浩罕汗国。
准葛尔平定后,1757年,穆斯林教派头面人物伊敏和依沙克(史称“大小和卓”),在库车成立“巴图尔汗国”,与清政府公开对抗。
1759年,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再次统一新疆。自此以后,清朝的统治在新疆地区完全确立了下来。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行使对天山南北的管辖之权。
1820年到1828年,大和卓之孙张格尔在浩罕汗国封建统治者与英国殖民者怂恿支持下,3次潜入南疆发动叛乱。
至此,英国等外部势力开始涉足新疆事务。鸦片战争后,已经对西伯利亚完成扩张的沙俄开始把目光转向大清帝国。
1864年(同治三年),受太平天国运动和陕甘回变影响,新疆维、回等族在天山南北发动叛乱,随后分裂为伊利、库车、乌鲁木齐、喀什噶尔、和田五个割据政权。随后,喀什噶尔封建主向浩罕汗国请求迎回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克。
1865年1月(同治三年十二月),浩罕汗国派军官阿古柏与布素鲁克入侵新疆。之后,阿古柏一步步吞并了喀什噶尔、和田、库车等政权,并杀掉了布素鲁克,自立为汗,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
1870年,阿古柏入侵北疆,占领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控制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
1871年7月(同治十年),趁新疆混乱之际,已经吞并大清帝国西北地区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沙俄,找借口占领了伊犁九城,并向清政府发出照会,表示,“代为收复伊犁九城,若清政府无力收复,还将继续代为收复乌鲁木齐。”
2、左公经略陕甘
1862年(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趁太平天国和捻军进入陕西之际,发动叛乱,同时,宁夏也发生了回民暴动,但陕甘总督杨岳斌却控制不了局势。1866年(同治五年)9月,清廷谕令左宗棠赴陕甘,接替陕甘总督一职,负责平息叛乱。
而沙俄于1871年对伊犁、乌鲁木齐的一系列动作,引起了清廷的警惕之心,命令景廉、成禄率兵出击,并令左宗棠出兵进剿。
但因陕甘回变之事尚未肃清,左宗棠为求稳妥没有贸然出兵,而是继续清剿叛乱。
1873年(同治十二年)3月,腾出手来的左宗棠上书总理衙门,指出,“预收伊犁,必先克复乌鲁木齐”,由此提出了“先安定新疆回部再收回伊犁的方针”。
1874年(同治十三年),日本侵略台湾,清廷由此爆发了“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主张放弃塞防,省钱以加强海防。湖南巡抚王文韶言辞激烈,主张塞防。
而左公主张二者并重,认为不收复新疆,陕甘则会被牵制,陕甘若被牵制,则需要大量兵力布防,不仅不能裁减兵饷、助益海防,还会让外部势力得寸进尺,边疆将会永无宁日。
虽然左公已经综合了“塞防”与“海防”的两种观点,并委婉提出了自己的“塞防”观点,但左公的支持者依然寥寥无几,仅有大学士文祥和湖南巡抚王文韶两人,堪称“少得可怜的少数派”。万幸的是,在大学士文祥力挺之下,清廷采纳了左公的建议。
1875年(光绪元年)5月,清廷下诏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军,以将军金顺为帮办军务,择机出塞平叛。
除了同僚们的反对,左公还要面对好友的背刺。
出兵新疆、收回国土,最难的并不是军事上,而是钱粮上。左公为进军新疆定下了“缓进急战”四字战略,为什么缓进?因为没钱没粮。
大军长途跋涉,粮草接济、军资运输、军械制造和维护,还有兵员的饷银,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大约为1000万两白银)。虽然这与买舰买炮、组建水师相比少了很多,但清政府依然承担不起。
一筹莫展之际,左公想到了沈葆桢。1874年,沈葆桢以钦差身份到台湾应对日本侵台事务。期间,沈葆桢为了筹措军饷,向外国银行借款白银1000万两,分10年还清。此时的左公也想效法。
现在网上有两种观点:一是左公命胡雪岩与英国汇丰银行商量借款事宜,几经波折后,汇丰银行终于同意,但需要两江总督沈葆桢作保,但沈葆桢拒绝作保。
另一种是左公就此询问沈葆桢意见被沈葆桢驳回,还上书反对左公借钱。
这里咱们采用左公的四世孙左景伊的说法(与上述第二种说法基本相同):左公将借款的想法奏报了朝廷,清廷当即下令两江总督沈葆桢筹议。而沈葆桢没有去思考办法的可行性,而是上书反对左公借款。
这大大出乎了左公的意料。因为二人的关系应该说十分亲密。
沈葆桢的母亲是林蕙芳,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妹。沈葆桢的夫人是林普晴,林普晴是林则徐的次女。
换句话说,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加女婿。而左公在年轻之时得到过林则徐的当面教诲,一直感怀于心,以恩师视之。
此外,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时,还上书朝廷举荐沈葆桢为总理船政大臣,可以说对他有提携之恩。但此时的沈葆桢却选择了背刺。
最后这件事又回到了朝廷上,左公为了缓和反对派意见,一面力陈借钱利大于弊,一面主动将借款1000万两降至400万两。
最终朝廷接受了左公奏请,且将借款数额由400万两增加至500万两,并命户部拨付200万两,各省协饷300万两。至此,左公西征军费有了着落。
3、收复新疆
1876年4月7日(光绪二年三月),左公由兰州进驻肃州。按照先北后南方针,左公决定先收复南北疆的交通要冲乌鲁木齐,随即命令道员刘锦棠总理行营营务,率湘军25营主攻乌鲁木齐;提督徐占彪和张曜各率所部驻守巴里坤至哈密一线,防敌北窜东逃。
1876年7月,清军收复古牧地;8月收复乌鲁木齐和玛纳斯。至此,清军控制了北疆全部据点,随即进入了休整期,决定第二年再战。
1877年4月,清军攻占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打开了南疆大门。9月-10月,清军连克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等南疆东四城;12月,收复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
1878年1月,清军收复和阗。至此,历时近两年的收复新疆战役宣告结束,新疆再一次回归清朝统治,并随后在此设置了行省。
新疆,对于我们来说,不单单是166.4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西北的门户,就像左公所说,新疆若失,则陕甘不稳,陕甘不稳,则不能裁撤兵饷。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需要时时在边境保持大量军力,才能保证边疆安稳,一如当下的印度在与我国西藏接壤地区的部署一样。
但正是因为左公的这一壮举,一百多年后的我们才能尽情享受新疆带给我们的地缘政治红利。
如果看到了这里,就请点个【赞】吧,谢谢各位读者朋友的捧场。若有什么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