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5月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以来,松江区已完成对13种苔藓植物、325种维管束植物5种大型真菌、134种昆虫、11种两栖爬行类、79种鸟类、5种兽类、21种水生维管束植物、11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鉴定,并梳理了30余条松江地区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

近日,松江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发现了天目疣鳞苔(Cololejeunea tianmuensis Jian Wang bis, X. Tang & Z. Dai)和稀枝钱苔(Riccia huebeneriana Lindenb.)的分布,两个物种均为上海市新记录。

天目疣鳞苔在小昆山、钟贾山、新浜镇和车墩镇均有分布,常生长于树干或石面上,该种在上海的新分布是继2017年在浙江省天目山描述该物种以来在其他省市的首次发现,对于苔藓植物传播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稀枝钱苔仅发现于松江区永丰街道农田,稀枝钱苔在安徽、浙江等周围省市均有分布,本次发现为上海市首次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目疣鳞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稀枝钱苔

此外,在小昆山镇,调查团队在薜荔叶片上发现了附生的苔类植物,经鉴定该种为东方疣鳞苔(Cololejeunea japonica),是松江区叶附生苔类植物的首次记录,也是继上海大金山岛发现以来在上海本土的首次发现。叶附生苔类植物是一类附生于活体树木或灌木叶片的特殊类群,由于对气候变化敏感,因而其动态分布变化能够及时指示宏观气候及微气候的变化,对一个地区的植被完整度也有较强指示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附生苔类植物

据调查团队华东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叶附生苔类植物正逐渐向高纬度地区迁移,近年先后在浙江天目山(30°19′ N)、杭州西湖景区(30°11′ N)和上海大金山岛(30°41′ N)发现了叶附生苔的分布。本次发现再次刷新了这一类群在华东地区最北界的记录,将其分布北界推移至 31°03′ N。叶附生苔类植物在松江区的首次发现意味着上海的自然生境正经历变化,今后需加强对这一类群多样性的动态监测,从而为上海市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前瞻性支持。

松江区生态禀赋一直优良,此次系统性的调查与评估将帮助松江区尽快摸清家底,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后续,区生态环境局也将继续秉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全民共享”的理念,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开展多样化体验、研学活动,让市民朋友进一步感受松江生物多样性的魅力,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