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思佳 双流区怡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去年7月,一岁10个月的小箱(化名)跟随父母和奶奶搬到了成都市双流区怡心街道。搬新家本来是个高兴事儿,一家人却因为小箱即将年满两岁而连简单的音节也难以流畅地发出而烦恼。
这个心结在今年初被解开了!伴随着小箱一声稚嫩的“鸟鸟”,双流区怡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家庭医生与托育中心老师们近半年的语言训练,终于迎来了爱的回响。
“贵人语迟”?
其实是语言发育迟缓
民间有句老话叫“贵人语迟”,所以当小箱一岁半后还不会发出音节时,家人并不是特别着急。但当看到同龄小朋友能掌握的发音词汇量越来越多时,小箱妈妈有些坐不住了。于是,在孩子一岁八个月时,到三甲医院进行了语言评估,被认定为“语言发育迟缓”。据专家介绍,这是2岁以内孩子比较常见的发育问题之一,只有加强系统训练,才能回归“正轨”。小箱妈妈本想在医院的儿童康复科报名语言训练课程,但被告知名额“紧俏”,不能马上开始训练,需要排队3-6个月。
3个月过去后,依然没有等到上课的通知,这让小箱一家大为苦恼。
长情陪伴
家医用专业换来“迟到”童音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去年9月。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小箱一家从新都区搬到了双流区,在带小箱去家附近的双流区怡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两岁儿保时,小箱妈妈向儿保科家庭医生汪娅吐露了困扰自己的这一心事。
“在给小箱做语言测试时,我就发现孩子的语言发育明显有些滞后,也感受到孩子妈妈强烈的焦虑。”12月初,回忆初见小箱的情景时,家庭医生汪娅记忆犹新。语言发育迟缓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需要长期的耐心引导和专业干预。“在和家长聊天过程中,我得知孩子父母是双职工,平时都是奶奶在帮忙带,和同龄人接触较少,缺乏语言锻炼环境,家长也想过把孩子送到托育机构,但是因为小箱暂时不会表达,担心会被欺负,加上私立托育机构费用比较高,所以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汪娅在“摸清”小箱家的情况后,与其签约了个性化家庭医生服务包,量身定制了一套语言训练计划,并建议家长把小箱送到中心举办的托育中心,让孩子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下接受训练。“我们中心的怡心湖托育中心是成都首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办的普惠性公立托育机构,一个月2800元的费用,家长觉得很合适,‘公家’背景也让他们觉得更安心,所以第二天就为小箱办理了入园手续。”
入园后,起初的语言训练并不顺利,小箱对许多课程都不感兴趣,常常哭闹着抗拒。但汪娅并未放弃,变着花样为小箱安排一天3节的语言训练课程,并和托育中心老师一起利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卡片、会发声的小玩具等有趣的小道具吸引小箱的注意力,引导他模仿发声。
在汪娅和父母的鼓励下,在托育中心同龄儿童的积极影响中,小箱逐渐变得开朗并愿意发声了。一天,小箱看到窗外的小鸟时,口中发出了“鸟、鸟”的音节,小箱的父母马上给予积极回应,汪娅得知后,也特意增加了与鸟类相关的训练内容,通过播放鸟鸣声、观看小鸟视频等方式,强化小箱对这个词汇的记忆和发音。终于,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小箱的语言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两岁半时已经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流畅地交流。
除了对小箱的细心照护,汪娅家庭医生团队还会定期提醒小箱奶奶参加慢性疾病的预防筛查与老年人健康体检;为小箱父母提供职业病预防、心理健康调适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指导……按照汪娅的话来说:“签约家庭所有成员的健康情况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签而有约,共享健康。在双流,小箱一家只是家医签约服务受益家庭的一个缩影,它的背后是一份份医患情,是众多家庭对健康生活的安心与期待。家庭医生们用脚步丈量着责任,用耐心与爱心拉近与居民的距离,稳稳托举起全民健康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