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爷爷遗物时,偶然发现了他留下的一些粮票。我爷爷并不是个收藏家,只不过是平时比较节约罢了,看到这些东西,似乎看到了他生前的样子。

这些粮票估计够现在一家三口吃上好几天的了。上面还印了一些语录。在当时那个年代,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吃的,必须和粮票配合才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生活物资也极大丰富。粮票作为特殊时代的产物,也就逐渐离开了人们视线,后来就变成了大家伙手上的收藏品。

和粮票类似的还有食堂的饭票。不过我爷爷只是个普通农民,从来没去食堂吃过。只是从粮票这个事情上让我想起,当年学校的饭票两毛钱一张,三张就可以管一次中午饭,确实很实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张活期存折,是当时工商银行办的,现在样子已经皱皱巴巴,里面记载的内容还是手写的。我记得当时银行里面都是用复写纸,我们老百姓手上有一份,银行那里有一份,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对起来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可是我爷爷的第一张存折,所以他一直保留了一辈子。这张存折是1988年,当年他45岁的时候存上去的,虽然钱不多,但也足以让他骄傲。

这些是1分钱的硬币,当然现在这些硬币早就失去了流通价值。由于不是专门的藏家,所以这些硬币的品相并不好,而且哪个年代的都有。估计就算是放在古玩市场上,这些硬币因为品相不行的原因,也卖不了几个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这边两分钱就能买一只冰棍,就是那种用糖水粘合而成的最简易的冰糕。至于说带有奶油味的则是两毛钱一根,这就是当年这些硬币的购买力。

这是一只上海手表,当年我爸刚刚参加工作,我爷爷给他买了一块手表。这块手表价值125元,后来还差了20元付不起,又去找亲戚朋友借了20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时那个年代,能有这一块表绝对就是富户。后来这块表坏了,我爸工作也没时间去修,就把表给我爷爷让他去帮着修。结果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一直没去,这块表就一直留在了我爷爷手上,直到现在又被我翻了出来。

看着这些老物件,似乎回忆又到了童年时候。现在一想,我也已经40多岁的人了。195几年的版本的硬币我确实没有使用过。但是粮票,手表之类的还是用过的,真是满满的回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