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冶区赵各庄的历史明珠
多宝佛塔与白云山
文章/管峻畅
绘画/赵以松
在古冶区赵各庄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多宝佛塔与白云山宛如两颗璀璨的历史明珠,交相辉映,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文化的传承,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与发展。
多宝佛塔,这座神秘而庄重的建筑,其身世笼罩在历史的迷雾之中。
关于它的建造时间,存在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根据塔身南向假门上镶砌石匾的落款“大明万历甲午成道日立”,即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人们认为它建于此时,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然而,民国三年的《滦州志》却记载:“多宝佛塔建于金代,明代重修”,还有观点认为它始建于辽代,因其建筑艺术带有辽代特征。无论哪种说法,都彰显出多宝佛塔悠久的历史底蕴。
多宝佛塔为仿木构密檐实心砖石塔,通高13米,八角七层,由塔基、须弥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塔基由巨型方石于地下垒砌,须弥座下部是叠涩磨砖垒砌,上有砖雕斗拱出檐,中部砖雕八个壶门,八角处砖雕的小塔与主塔形制相同,一半镶入塔身,一半露于外表,工艺精湛,展现出古代高超的建筑技艺。
多宝佛塔历经无数风雨,1976年唐山大地震也未能将它摧毁,在后来的岁月里,政府多次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1984年12月唐山市文化局拨款重修塔基,2002年古冶区对其进行整体修缮,2008年它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研究古代建筑和佛教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白云山,原名湫岭或自来峰,因雨后常有白云缭绕而得名。据清光绪廿四年《滦州志》记载,它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山上宗教文化兴盛,曾有灵云寺、关帝庙、窑神庙等众多寺庙建筑,还有大小青砖塔,“一寺双庙双塔”的景观位列滦州十二景之首,吸引了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游览。这里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是古代人们精神信仰的寄托之所。
白云山的传说故事更为它增添了神秘色彩。泰山老母云游天下时看中此地山势不凡,却因数数失误而放弃将其定为道场,这些传说在民间代代相传,使白云山更具吸引力。在抗日战争时期,白云山因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军事要地,新华部队在此地的伏击战,展现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无畏,为白云山的历史写下了壮烈的篇章。
到了现代,白云山迎来了新的发展。企业家任伟承包荒山,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建设,治山理水、植树造林,让白云山的生态环境焕然一新。山上新建的佛堂、道观等建筑,使其成为集农牧园林、养植养生、文化旅游等多业开发的生态景区。
多宝佛塔与白云山,二者紧密相连。它们都承载着古冶区赵各庄的历史记忆,多宝佛塔作为宗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与白云山的寺庙等宗教建筑共同构成了古代宗教文化繁荣的画卷。白云山的历史传说和文化景观,为多宝佛塔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近现代历史中,它们又一同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和时代的变迁。如今,它们作为当地的重要文化资源,继续为古冶区赵各庄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吸引着人们前来探寻历史、感受文化、欣赏美景,成为这片土地的骄傲和灵魂所在。
(图文转自公众号“近儒山人的绘画世界”,文章/管峻畅,绘画/赵以松)
关注更多
冀图邮书
抖音官方账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