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国生活体育大会智库团队发起,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白宇飞教授团队耗时一年倾力打造的2024年度中国城市生活体育指数榜单矩阵重磅发布。成都、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杭州、武汉、重庆、西安分别位列总榜单前十。
第二届发布的指数榜单矩阵,为什么更加牵动人心?
扎实的数据支撑、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科学的态势研判、认真的生活体育实践是这份榜单最有价值的存在,也为生活体育产业深度赋能。从研究对象的广度来看,榜单选择了国内25座城市为评价客体开展综合评价及横向比较。在研究模型方面,围绕城市生活体育驱动力、支撑力、核心力、持续力和吸引力五个维度构建城市生活体育指数理论模型,共涵盖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另外,综合采用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广泛进行政府公开数据采集(采集政府公开数据逾6000条),问卷调查13000余人,在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充足的样本基础上出台本次数据。
榜单五个维度的构架也为城市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例如,驱动力榜单关注城市经济规模、质量与活力;支撑力榜单从宜居环境、设施、成本、保障的角度分析城市的宜居条件;核心力榜单关注城市体育主体、体育客体和体育产业情况;吸引力榜单站在城市居民的自我认知、服务认知和形象认知上进行分析;持续力榜单站在城市人口、教育、科技和国际化潜力的角度开展评价——这都有利于城市通过榜单发现适合自身发展的领域,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建立符合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城市竞争赛道,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份总榜单在前,五大子榜单(经济、宜居、体育、认知和潜力)紧随其后,这份生活体育城市指数矩阵面世将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现实意义。它的面世不仅描摹出生活体育产业在迈入新阶段、迎接新机遇的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蓝图,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赋予中国城市体育的新定位、新使命。
新格局:“一城一品”支撑全民体育浪潮
2024年,随着巴黎奥运会的召开,竞技体育全面开花。而随着霹雳舞、冲浪等新兴赛事在奥运取得好成绩,以及村超全国赛、三亚飞盘公开赛、马拉松等群众性赛事的持续火爆,“竞技体育+青少体育+群众体育”的“三翼齐飞”的局面已经形成,更多新型的体育运动模式蓬勃开展。
依靠各个城市支撑力和核心力的融合,全民体育领域丰富多姿的“一城一品”开始出现。
休闲的成都人享受体育运动的基因由来已久,通过成都大运会、汤尤杯、世乒赛、世运会等国际赛事的火热举办,点燃成都人运动健身热潮。成都居民“2023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参与度”调查中,跑步、健步参与比例达64.7%,羽毛球以19.0%的参与度稳居第二,而游泳参与度相较2022年明显提升,位居第三。
上海作为国际化都市,在促进F1中国大奖赛、上海网球大师赛等多项国际职业赛事、“路人王”等极限综艺项目实现文体旅商展融合等基础上,还加快制定市民体育健身设施升级计划,一号船坞体育公园、世博浦西滨江运动中心、世博黄浦体育园、外滩国际电竞文化中心等大型活动场所共同形成了滨江区域一处综合性、文旅体产业相融合的市民活动空间。同时,上海也实现了新赛道上的自我超越,超13万名国内外选手参与上海虚拟体育公开赛,今年赛事基本实现了周周赛。
作为世界上首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北京市一方面举办国际大赛,比如中网、北京马拉松赛事促进体育发展,为城市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等奥运设施,不仅为专业运动员提供了顶级训练和竞赛场地,为普通民众开放,成为开展体育活动、推广冰雪运动的绝佳平台,还带来冰雪旅游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培训业等领域的迅猛发展。
此外,不少体育城市,在核心力和支撑力上加大了文章——广州加快体育场馆建设和更新换代,加强2024国际垂直马拉松中的科技应用,以国际化运动赛事引领城市运动风尚;深圳开办2024-2025赛季中国男子冰球职业联赛,积极拥抱冰雪产业,正在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纬度最低的TOP级室内雪场华发冰雪世界,展示深圳国际形象窗口;南京推动冰雪项目进社区,开办江苏省社区运动会冰雪项目推广活动,历时近 5 个月,吸引2000 余人参与;杭州利用亚运会遗产和电商经济活跃特点,推动数字经济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探索智慧体育新模式,吸引网球、篮球、橄榄球等项目的国际联赛落户;武汉结合城市地标特色开办城市定向赛,彰显英雄城市魅力;重庆加强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资,举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等特色赛事,凸显山城体育特色;古城西安用马拉松赛道串联起历史遗迹,并在奖牌与参赛服的设计中融入创新元素,巧妙地将西安的历史与现代元素融为一体,同时在举办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期间设置体育交流环节,扩大国际影响力。
新方向:“体育+”助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研究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业态、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研究对象需要更全面、立体、多面的判断依据。作为生活体育领域的唯一一份榜单,中国城市生活体育指数理论模型把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产业与事业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视野宏阔、架构完整的鲜明特质。
在驱动力和吸引力方面,各个城市下了苦功。
《上海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在打通体育赛事和文化旅游商业会展的边界、全年安排资金4000万元、继续推进 “你运动、我补贴”的惠民措施的情况下,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2024年上海体育消费节期间,得物App打造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体育消费场景,如《我的主场》整合营销活动(得物全明星日),全网曝光超过16.5亿。创建电竞产业园区,促进电子竞技与传统体育融合发展,打造创新多元的时尚运动体验与玩法正在推陈出圈。
通过一系列国际国内赛事,成都叠加一系列体育促消费活动,体育消费活力和增长潜力被有效激发,体育消费市场“热辣滚烫”。《2023年成都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成都体育消费总规模实现685.8亿元,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达到3204.3元,两项数据同比涨幅均超过17%。此外,2023年成都居民人均体育观赛消费57.6元,同比增长100.5%,是成都居民体育消费中增长最快的项目。
其他体育城市的推动包括——广州市举办了体育与健身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旨在促进体育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发展。推广岭南特色体育文化,如龙舟竞渡等活动,丰富市民业余生活。深圳市在被认定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以来,市政府持续推动优质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显著提高了人均体育消费水平。北京市通过智能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如智能体育馆、游泳馆等,支持智能赛事组织、观赛体验及安防措施,做好后奥运遗产尤其是冰雪经济的推动普及。南京努力将赛事“流量”变消费“增量”,半程马拉松SVIP跑者套餐票的推出,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交通及旅游消费,也促进了秦淮河两岸旅游资源和体育风采的融入。此外,杭州借助亚运会东风,全面提升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通过举办各类群众性、大众化体育赛事,助推“体育+旅游”产业加速“跑”;武汉结合长江两岸风光,发展水上运动及极限挑战类项目,培育特色体育产业;西安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在传统文化和新潮文化的融入同时,积极举办传统武术、射箭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新未来:生活体育指引未来体育的前行之路
近年来,成都通过生活体育和推动“世界赛事名城”两手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5座城市各项指标中,成都经济指标为0.8212,宜居指标为0.4606,体育指标为2.0864,认知指标为0.4364,潜力指标为0.3391,均进入前五,其中体育指标最为突出。
成都如此出色的成就并非偶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为生活体育提供强大支撑;绿色发展理念先行,为生活体育创设宜居环境;赛事名城日益崛起,为生活体育开辟广阔前景;健身意识不断提升,为生活体育增添发展活力;科教潜力充分释放,为生活体育增强内生动力。相关数据显示,各种新兴体育运动正以多元、年轻、趣味的新姿态解锁成都居民生活新方式,成为这座城市里一种新的生活潮流和新的消费增长点。《2023年成都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显示,滑板、冰雪(滑冰滑雪)、漂流项目位居“2023年成都居民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参与度”前三甲。此外,汽摩运动、电子竞技、飞盘、户外水上项目(桨板、皮划艇)等体育运动也逐步深入市民运动生活中。成都还深化体教融合,通过学校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青少年对体育的热情。
在生活体育方面,如下城市也作出了不错的尝试——北京借助智慧体育发展,一方面实现赛事和场馆之间的深度融合,将更多的年轻人从智能手机的场景中解放出来,同时利用北京高校比较多的特点,做好体教融合和社区体育的工作,结合学校体育课程,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和习惯,让生活体育有可持续性的切入点;杭州在数字经济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探索数字经济和全民健身的新模式,同时鼓励民间体育组织发展,鼓励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小众赛事;广州和深圳则充分利用科技发展比较强,积极推进智慧体育城市建设,同时将学校体育和岭南文化和国际文化融合。
此外,上海依靠“一区一品”的特色体育项目,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并积极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推动体育与区域商业的深度融合;南京则充分依托高校资源,建立好从校园到社会的完整人才输送链条,同时效仿村超等模式,在栖霞区西岗街道桦墅村打造全国山地自行车锦标赛,在乡村体育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武汉建立健全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体育事业;重庆则加强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产业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创造更多价值……
新样态:央视网升格拓宽生活体育实践
2024年,央视网致力于推动生活体育的新样态,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拓宽参与途径,将体育产业与赛事、展会、文旅等元素深度融合,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大众体育活动。这一年,央视网主要开展了首届CLE(成都)户外露营生活展暨2024中国生活体育赛事消费媒体活动季、国际沙滩飞盘精英赛、第一届全国匹克球冠军赛、《冠军好儿女》全国城市运动巡回赛等展会赛事活动;落地面向多端的生活体育(数智健康)实验室;为中国户外纺织服装名城四川达州渠县搭建了链接全国,沟通海外的商业贸易对接渠道;策划林地青少年障碍越野赛、国际林地极限飞盘挑战赛、全民路亚百万鲈钓锦标赛以及森林疗愈研学活动。
央视网始终坚持助力生活体育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激活户外运动的消费活力。9月举办的CLE(成都)户外露营生活展暨中国生活体育赛事消费媒体活动季上,国际与国内品牌齐聚,全球110家品牌与机构参展,超过万名观众到场。展会为消费者、企业提供了多元化体验场景,打造了一个集兴趣、互动、分享于一体的交流展示空间,完成交易额超过1200万元人民币,实现了显著的交易成果。同时,央视网利用其强大的媒体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了展会的影响力,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这场户外运动的盛宴中来。
展会特别为体育产业重点地区提供专项链路,满足当地的核心诉求。四川达州渠县作为中国户外纺织服装名城,聚焦纱线、棉纺、化纤行业,防风衣、滑雪服、夹克等13个户外服装品种。当地纺织服装企业共计129户,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规模的工业企业32家。央视网为渠县策划了特展服务、宣推服务、商贸渠道对接服务,帮助渠县纺织产业链接全国,沟通海外。丰富的展会活动和专项定制服务在为国内外众多品牌企业提供交流、展示平台的同时,更促进了户外运动和生活体育消费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致力于促进体育消费的同时,央视网重点关注全民健康问题,通过高新技术为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赋能,通过数据管理为政府协会企业提供科学引导。央视网与一石科技合作,为全民运动健康研究提供了支撑服务平台,建立了生活体育(数智健康)实验室,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健康管理中,为公众提供精准的健康监测服务及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同时探索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以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这也是央视网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社会福祉的坚定承诺。
此外,央视网积极开展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体育活动的创办。国际沙滩飞盘精英赛、第一届全国匹克球冠军赛、《冠军好儿女》全国城市运动巡回赛等赛事活动带动了城市旅游,打响了城市名片。不完全统计,超过5千名国内外运动爱好者参与到赛事中来,更有超过3万名观众现场观赛,在享受赛事带来的激情外,更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体验者和传播者。2025年,计划针对林地特色,结合地方文体旅资源,策划林地青少年障碍越野赛、国际林地极限飞盘挑战赛、全民路亚百万鲈钓锦标赛以及森林疗愈研学活动。依托当地广阔的林地空间培育生活体育场景,也将继续倡行体育、旅游、生态的多维共进。
全方位的活动共同构成了全方位的生活体育体系,既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又强调了体育、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激发生活体育活力。央视网以全球化的视野,通过不断努力与拓展,使生活体育成为一种新风尚,引领更多人走向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生活体育:不断丰富完善 长效增长
回到2024年度“中国城市生活体育指数榜单”。正是从体育产业的宏观发展和微观对比出发,生动描绘了中国体育产业的新风尚、新面貌。在榜单背后,通过智库观察与生活体育产业上下游的产业生态形成刚性链接,不断聚合生活体育要素和资源,共同构建起一个多维度、多类型、持续性的评价指标研究体系,也通过有效对接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深入推动政产合作遍地开花。
以城市为参评客体进行考量,“中国城市生活体育指数榜单”在政府、产业之间创新搭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合作平台,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积极开展生活体育理论体系建设。央视网发挥其媒体优势在更大维度上引导社会舆论发展,为体育赛事、体育场馆以及体育媒体等体育产业上下游各个领域发展提供指引方向。以成都为例,在大运会期间,这座城市所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资源,与大学生青春热情的特质充分连接,在助推大赛出圈的过程中,也成功打造了城市独有的区域品牌,树立起鲜明的城市形象。
正如白宇飞教授所言,榜单的正式发布能够为城市生活带来极其积极的变化,并对城市生活体育的发展给出可行性建议。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城市生活体育指数榜单”是主流媒体与智库团队的携手共建,并以此为根基,以榜单为桥梁,联合政、企、媒、学共同推动生活体育全产业链的长效增长。
从2022年首届中国生活体育大会在成都成功举办,到2023年生活体育平台成果初显,再到2024年生活体育生态圈逐步丰富完善,生活体育既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也体现了体育在人民生活中扮演角色的变化,更为我国新时代体育事业的业态更新和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与启示。激荡生活体育浪潮 焕新体育发展脉搏
——2024中国城市生活体育指数榜单发布
12月7日,中国生活体育大会智库团队发起,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白宇飞教授团队耗时一年倾力打造的2024年度中国城市生活体育指数榜单矩阵重磅发布。成都、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杭州、武汉、重庆、西安分别位列总榜单前十。
第二届发布的指数榜单矩阵,为什么更加牵动人心?
扎实的数据支撑、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科学的态势研判、认真的生活体育实践是这份榜单最有价值的存在,也为生活体育产业深度赋能。从研究对象的广度来看,榜单选择了国内25座城市为评价客体开展综合评价及横向比较。在研究模型方面,围绕城市生活体育驱动力、支撑力、核心力、持续力和吸引力五个维度构建城市生活体育指数理论模型,共涵盖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另外,综合采用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广泛进行政府公开数据采集(采集政府公开数据逾6000条),问卷调查13000余人,在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充足的样本基础上出台本次数据。
榜单五个维度的构架也为城市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例如,驱动力榜单关注城市经济规模、质量与活力;支撑力榜单从宜居环境、设施、成本、保障的角度分析城市的宜居条件;核心力榜单关注城市体育主体、体育客体和体育产业情况;吸引力榜单站在城市居民的自我认知、服务认知和形象认知上进行分析;持续力榜单站在城市人口、教育、科技和国际化潜力的角度开展评价——这都有利于城市通过榜单发现适合自身发展的领域,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建立符合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城市竞争赛道,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份总榜单在前,五大子榜单(经济、宜居、体育、认知和潜力)紧随其后,这份生活体育城市指数矩阵面世将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现实意义。它的面世不仅描摹出生活体育产业在迈入新阶段、迎接新机遇的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蓝图,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赋予中国城市体育的新定位、新使命。
新格局:“一城一品”支撑全民体育浪潮
2024年,随着巴黎奥运会的召开,竞技体育全面开花。而随着霹雳舞、冲浪等新兴赛事在奥运取得好成绩,以及村超全国赛、三亚飞盘公开赛、马拉松等群众性赛事的持续火爆,“竞技体育+青少体育+群众体育”的“三翼齐飞”的局面已经形成,更多新型的体育运动模式蓬勃开展。
依靠各个城市支撑力和核心力的融合,全民体育领域丰富多姿的“一城一品”开始出现。
休闲的成都人享受体育运动的基因由来已久,通过成都大运会、汤尤杯、世乒赛、世运会等国际赛事的火热举办,点燃成都人运动健身热潮。成都居民“2023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参与度”调查中,跑步、健步参与比例达64.7%,羽毛球以19.0%的参与度稳居第二,而游泳参与度相较2022年明显提升,位居第三。
上海作为国际化都市,在促进F1中国大奖赛、上海网球大师赛等多项国际职业赛事、“路人王”等极限综艺项目实现文体旅商展融合等基础上,还加快制定市民体育健身设施升级计划,一号船坞体育公园、世博浦西滨江运动中心、世博黄浦体育园、外滩国际电竞文化中心等大型活动场所共同形成了滨江区域一处综合性、文旅体产业相融合的市民活动空间。同时,上海也实现了新赛道上的自我超越,超13万名国内外选手参与上海虚拟体育公开赛,今年赛事基本实现了周周赛。
作为世界上首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北京市一方面举办国际大赛,比如中网、北京马拉松赛事促进体育发展,为城市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等奥运设施,不仅为专业运动员提供了顶级训练和竞赛场地,为普通民众开放,成为开展体育活动、推广冰雪运动的绝佳平台,还带来冰雪旅游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培训业等领域的迅猛发展。
此外,不少体育城市,在核心力和支撑力上加大了文章——广州加快体育场馆建设和更新换代,加强2024国际垂直马拉松中的科技应用,以国际化运动赛事引领城市运动风尚;深圳开办2024-2025赛季中国男子冰球职业联赛,积极拥抱冰雪产业,正在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纬度最低的TOP级室内雪场华发冰雪世界,展示深圳国际形象窗口;南京推动冰雪项目进社区,开办江苏省社区运动会冰雪项目推广活动,历时近 5 个月,吸引2000 余人参与;杭州利用亚运会遗产和电商经济活跃特点,推动数字经济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探索智慧体育新模式,吸引网球、篮球、橄榄球等项目的国际联赛落户;武汉结合城市地标特色开办城市定向赛,彰显英雄城市魅力;重庆加强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资,举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等特色赛事,凸显山城体育特色;古城西安用马拉松赛道串联起历史遗迹,并在奖牌与参赛服的设计中融入创新元素,巧妙地将西安的历史与现代元素融为一体,同时在举办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期间设置体育交流环节,扩大国际影响力。
新方向:“体育+”助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研究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业态、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研究对象需要更全面、立体、多面的判断依据。作为生活体育领域的唯一一份榜单,中国城市生活体育指数理论模型把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产业与事业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视野宏阔、架构完整的鲜明特质。
在驱动力和吸引力方面,各个城市下了苦功。
《上海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在打通体育赛事和文化旅游商业会展的边界、全年安排资金4000万元、继续推进 “你运动、我补贴”的惠民措施的情况下,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2024年上海体育消费节期间,得物App打造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体育消费场景,如《我的主场》整合营销活动(得物全明星日),全网曝光超过16.5亿。创建电竞产业园区,促进电子竞技与传统体育融合发展,打造创新多元的时尚运动体验与玩法正在推陈出圈。
通过一系列国际国内赛事,成都叠加一系列体育促消费活动,体育消费活力和增长潜力被有效激发,体育消费市场“热辣滚烫”。《2023年成都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成都体育消费总规模实现685.8亿元,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达到3204.3元,两项数据同比涨幅均超过17%。此外,2023年成都居民人均体育观赛消费57.6元,同比增长100.5%,是成都居民体育消费中增长最快的项目。
其他体育城市的推动包括——广州市举办了体育与健身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旨在促进体育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发展。推广岭南特色体育文化,如龙舟竞渡等活动,丰富市民业余生活。深圳市在被认定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以来,市政府持续推动优质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显著提高了人均体育消费水平。北京市通过智能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如智能体育馆、游泳馆等,支持智能赛事组织、观赛体验及安防措施,做好后奥运遗产尤其是冰雪经济的推动普及。南京努力将赛事“流量”变消费“增量”,半程马拉松SVIP跑者套餐票的推出,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交通及旅游消费,也促进了秦淮河两岸旅游资源和体育风采的融入。此外,杭州借助亚运会东风,全面提升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通过举办各类群众性、大众化体育赛事,助推“体育+旅游”产业加速“跑”;武汉结合长江两岸风光,发展水上运动及极限挑战类项目,培育特色体育产业;西安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在传统文化和新潮文化的融入同时,积极举办传统武术、射箭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新未来:生活体育指引未来体育的前行之路
近年来,成都通过生活体育和推动“世界赛事名城”两手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5座城市各项指标中,成都经济指标为0.8212,宜居指标为0.4606,体育指标为2.0864,认知指标为0.4364,潜力指标为0.3391,均进入前五,其中体育指标最为突出。
成都如此出色的成就并非偶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为生活体育提供强大支撑;绿色发展理念先行,为生活体育创设宜居环境;赛事名城日益崛起,为生活体育开辟广阔前景;健身意识不断提升,为生活体育增添发展活力;科教潜力充分释放,为生活体育增强内生动力。相关数据显示,各种新兴体育运动正以多元、年轻、趣味的新姿态解锁成都居民生活新方式,成为这座城市里一种新的生活潮流和新的消费增长点。《2023年成都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显示,滑板、冰雪(滑冰滑雪)、漂流项目位居“2023年成都居民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参与度”前三甲。此外,汽摩运动、电子竞技、飞盘、户外水上项目(桨板、皮划艇)等体育运动也逐步深入市民运动生活中。成都还深化体教融合,通过学校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青少年对体育的热情。
在生活体育方面,如下城市也作出了不错的尝试——北京借助智慧体育发展,一方面实现赛事和场馆之间的深度融合,将更多的年轻人从智能手机的场景中解放出来,同时利用北京高校比较多的特点,做好体教融合和社区体育的工作,结合学校体育课程,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和习惯,让生活体育有可持续性的切入点;杭州在数字经济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探索数字经济和全民健身的新模式,同时鼓励民间体育组织发展,鼓励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小众赛事;广州和深圳则充分利用科技发展比较强,积极推进智慧体育城市建设,同时将学校体育和岭南文化和国际文化融合。
此外,上海依靠“一区一品”的特色体育项目,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并积极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推动体育与区域商业的深度融合;南京则充分依托高校资源,建立好从校园到社会的完整人才输送链条,同时效仿村超等模式,在栖霞区西岗街道桦墅村打造全国山地自行车锦标赛,在乡村体育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武汉建立健全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体育事业;重庆则加强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产业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创造更多价值……
新样态:央视网升格拓宽生活体育实践
2024年,央视网致力于推动生活体育的新样态,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拓宽参与途径,将体育产业与赛事、展会、文旅等元素深度融合,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大众体育活动。这一年,央视网主要开展了首届CLE(成都)户外露营生活展暨2024中国生活体育赛事消费媒体活动季、国际沙滩飞盘精英赛、第一届全国匹克球冠军赛、《冠军好儿女》全国城市运动巡回赛等展会赛事活动;落地面向多端的生活体育(数智健康)实验室;为中国户外纺织服装名城四川达州渠县搭建了链接全国,沟通海外的商业贸易对接渠道;策划林地青少年障碍越野赛、国际林地极限飞盘挑战赛、全民路亚百万鲈钓锦标赛以及森林疗愈研学活动。
央视网始终坚持助力生活体育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激活户外运动的消费活力。9月举办的CLE(成都)户外露营生活展暨中国生活体育赛事消费媒体活动季上,国际与国内品牌齐聚,全球110家品牌与机构参展,超过万名观众到场。展会为消费者、企业提供了多元化体验场景,打造了一个集兴趣、互动、分享于一体的交流展示空间,完成交易额超过1200万元人民币,实现了显著的交易成果。同时,央视网利用其强大的媒体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了展会的影响力,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这场户外运动的盛宴中来。
展会特别为体育产业重点地区提供专项链路,满足当地的核心诉求。四川达州渠县作为中国户外纺织服装名城,聚焦纱线、棉纺、化纤行业,防风衣、滑雪服、夹克等13个户外服装品种。当地纺织服装企业共计129户,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规模的工业企业32家。央视网为渠县策划了特展服务、宣推服务、商贸渠道对接服务,帮助渠县纺织产业链接全国,沟通海外。丰富的展会活动和专项定制服务在为国内外众多品牌企业提供交流、展示平台的同时,更促进了户外运动和生活体育消费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致力于促进体育消费的同时,央视网重点关注全民健康问题,通过高新技术为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赋能,通过数据管理为政府协会企业提供科学引导。央视网与一石科技合作,为全民运动健康研究提供了支撑服务平台,建立了生活体育(数智健康)实验室,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健康管理中,为公众提供精准的健康监测服务及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同时探索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以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这也是央视网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社会福祉的坚定承诺。
此外,央视网积极开展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体育活动的创办。国际沙滩飞盘精英赛、第一届全国匹克球冠军赛、《冠军好儿女》全国城市运动巡回赛等赛事活动带动了城市旅游,打响了城市名片。不完全统计,超过5千名国内外运动爱好者参与到赛事中来,更有超过3万名观众现场观赛,在享受赛事带来的激情外,更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体验者和传播者。2025年,计划针对林地特色,结合地方文体旅资源,策划林地青少年障碍越野赛、国际林地极限飞盘挑战赛、全民路亚百万鲈钓锦标赛以及森林疗愈研学活动。依托当地广阔的林地空间培育生活体育场景,也将继续倡行体育、旅游、生态的多维共进。
全方位的活动共同构成了全方位的生活体育体系,既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又强调了体育、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激发生活体育活力。央视网以全球化的视野,通过不断努力与拓展,使生活体育成为一种新风尚,引领更多人走向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生活体育:不断丰富完善 长效增长
回到2024年度“中国城市生活体育指数榜单”。正是从体育产业的宏观发展和微观对比出发,生动描绘了中国体育产业的新风尚、新面貌。在榜单背后,通过智库观察与生活体育产业上下游的产业生态形成刚性链接,不断聚合生活体育要素和资源,共同构建起一个多维度、多类型、持续性的评价指标研究体系,也通过有效对接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深入推动政产合作遍地开花。
以城市为参评客体进行考量,“中国城市生活体育指数榜单”在政府、产业之间创新搭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合作平台,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积极开展生活体育理论体系建设。央视网发挥其媒体优势在更大维度上引导社会舆论发展,为体育赛事、体育场馆以及体育媒体等体育产业上下游各个领域发展提供指引方向。以成都为例,在大运会期间,这座城市所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资源,与大学生青春热情的特质充分连接,在助推大赛出圈的过程中,也成功打造了城市独有的区域品牌,树立起鲜明的城市形象。
正如白宇飞教授所言,榜单的正式发布能够为城市生活带来极其积极的变化,并对城市生活体育的发展给出可行性建议。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城市生活体育指数榜单”是主流媒体与智库团队的携手共建,并以此为根基,以榜单为桥梁,联合政、企、媒、学共同推动生活体育全产业链的长效增长。
从2022年首届中国生活体育大会在成都成功举办,到2023年生活体育平台成果初显,再到2024年生活体育生态圈逐步丰富完善,生活体育既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也体现了体育在人民生活中扮演角色的变化,更为我国新时代体育事业的业态更新和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