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年度中国“最受欢迎古道”入围名单公示,安徽省共有两条古道入围,滁州市南谯区境内的清流关古道、宣城市泾县境内的九华古道(丁家桥段)榜上有名。

清流关古道位于滁州市西北12.5公里的关山山口处。关楼始置于南唐初年,为烈祖李昪“以御北师”而建。这条古道最初是浦淮(长江至淮河)古道的一段,明朝时期发展成为“京京(南京至北京)古道”一段,是横跨江淮、纵贯南北的重要陆上通道。

清流关古道现有2.5公里遗存保留较好,古道宽约4米余,古道两边植被茂盛,地势时而峻峭,时而平缓。古道路面为青石铺成,千百年来车辆留下的凹陷车辙,整齐有序,相互连续贯通,国内罕见,为研究古代车辆宽度提供了佐证,是古代交通邮驿活动的实物见证。

在清流关隘口处,竖立着两块石碑,一块为明代崇祯年间南京织染局掌印司礼监太监刘文耀所撰的《增建关圈并修路碑记》记录着清流关的过往。另一块碑文为司礼秉笔太监胡良辅所撰,石碑上刻有“贱避贵、幼避长、轻避重,缓避急”十二字,堪称中国最早的道路交通法规。这些均是明代珍贵的碑刻文物,对于深入研究古代交通史具有重要价值。

1989年安徽省旅游资源考察团和参与琅琊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论证的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论证,清流关被评估为江淮之间仅存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古驿道遗址,是研究我国古文化、交通、商业、军事等方面变迁的重要考证依据。

九华古道曾是明清时候的官道,位于泾县丁家桥镇小岭古道是被当地人称之为九华古道的一段。古道位于丁家桥镇小岭村,与云岭镇接壤,海拔300余米,村里及泾县城里的人们到青阳县九华山一带经商、拜佛、访友,走的就是这条路,全都由青石铺就,宽约1—2米,每隔一段距离,还建有凉亭,供来往行人休息、避雨。

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九华古道仍是泾县西部乡镇的村民到县城的重要通道,是云岭、北贡和南陵县、青阳县到泾县最近的古道。古道途经宣纸发源地小岭,沿线有古槽遗址、曹大三广场、蔡伦祠、古檀山庄等景点,顺沿古道穿越小岭,古道的两侧是密密匝匝的青檀,翻过一道山岭,眼前是一片五彩斑斓。

来源/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