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商务部发动了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新一轮大规模制裁,把140家中国公司拉进了黑名单,不仅限制美国公司和他们做生意,还通过“长臂管辖”牵扯到了大量使用美国技术的第三国企业。相比前两周外媒炒作的版本,美国实际推出的制裁内容倒是做了明显的弱化。制裁公司数量从200多家缩减到了140家。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这是因为荷兰和日本政府不愿合作,美国本土企业也激烈反对,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协。

为什么呢?其一,是由于中国政府在严正声明后,迅速给予了强有力的反击。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其二,就是中国四大行业协会同一时间发出措辞强硬的声明。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几乎同时站出来,对美国政府的行动做出了直接的回应。可见,就算过去五年间美国持续实施制裁,但并未能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蓬勃发展与不断壮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五年,美国持续对中国芯片行业施加严格制裁,妄图通过技术封锁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然而,现实却截然相反:中国芯片产业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在逆境中全面突破,2024年出口规模首次突破万亿人民币。这种“围堵反催生”的现象背后,有哪些关键推动力?美国的芯片制裁主要集中在高端制程和尖端设备,中国前几年确实在技术上遭遇瓶颈,限制芯片供给以后,这种压力反而促使中国芯片行业建立起从设备、设计到制造的全产业链。

据观察者网报道,自去年以来,中国对镓、锗、锑等两用物项实行了出口管制措施。近期商务部又发布关于加强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宣布严控对美国出口相关两用物项。外媒普遍将此视为对美国一系列打压遏制行为的迅速反制。“中国对战略矿产的管制开始击中西方企业痛点。”中国是镓、锗、锑等关键矿产的主要供应国,出口管制措施已导致这些矿物在国际市场的价格飙升。许多西方企业的供应出现缺口,不得不寻找替代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大众日报报道,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有记者就美国对中方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出口管制有关言论进行提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美方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企业实施单边霸凌行径,是典型的经济胁迫行为,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此举,是维护自身安全和发展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的合理举措。中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

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经营者应当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对供应链及交易相关方所在地的相关法规政策都应当保持高度的关注。在事前做足充分的准备、事中保持警觉,有助于更好地保障企业运营的稳定。比如同样的记录保存规定,中国《条例》规定了5年的保存年限要求,且EAR原先也是5年,但今年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将其延长至10年。此外,当前的《条例》很多地方仅作原则性规定,具体实施细则尚待完善,需要企业持续跟进后续的相关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关键材料不仅仅在半导体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军事层面也有着很大的适用范围,中方的反制措施不仅仅让美国半导体产业感到了深深地忧虑,连大量的军工企业也发愁不已。可以说,中方本次贸易反制措施的出台,美国必须承担全部责任,而面对各大公司的表态,中方也明确表示,中方愿意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在加强出口管制领域进行对话。也是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至于西方企业能否成功获得中方点头,还是要看他们是否拿出了相应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