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的博物馆是一座剧场,创造和上演着内容,参与的不仅是艺术家,还有普通观众。
有艺术底蕴的上海网红地,会因为时间,变得更有魅力。
上海玻璃博物馆就是典型。一开业,就 被美国CNN旗下网站评选为中国最不容错过三大博物馆之一; 德国标志性设计奖则授予它创新建筑最佳设计奖,理由是, “令我们特别印象深刻的是,玻璃的主题以一种极具艺术性和教育性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它也是上海亲子必去的热门网红地。其中,儿童玻璃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针对儿童设立、强调可触摸与互动的博物馆,就像一个充满童趣的玻璃之城, 可以尽情探索。在ICONIC标志性建筑奖2021上,它拿下“至尊奖Best of Best”。
落成1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保持着一种未完成感,如同这座城市,始终在变化和生长。
创始人兼馆长张琳,之前从事玻璃进出口贸易。
他在参观了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之后,无论是馆藏,还是生存之道,都给予他足够的信心。康宁是世界500强企业,但这座博物馆所在的康宁小镇,常住人口只有2万。
相比之下,上海有2500万常住人口,在这里做一座玻璃博物馆大有可为。
位于宝山区长江西路685号,曾经领先全国的上海玻璃仪器一厂,是张琳熟悉的地方。在上海的城市建设进程中,玻璃仪器厂不得不面临转型的挑战。
张琳决定在工厂原址上改建玻璃博物馆,既是一次焕新,也是一种对城市情绪的链接和纪念。
上海玻璃博物馆(Shanghai Museum of Glass)于2011年建成开馆。
从最初的只有3000平米的单一展馆开始,不断衍变而成今日的博物馆园区模式:20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20个场馆,涵盖了咖啡、餐厅、设计商店、DIY创意工坊等丰富业态。
8号展厅 儿童玻璃博物馆
众所周知,上海玻璃博物馆以其亲子项目称著,其2015年开启的儿童玻璃博物馆,和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上海唯二的亲子热度博物馆。
液晶屏滚动的孩子们的留言,是阳光版的天问。而且孩子们给予的,常常不是疑问,而是答案:
“玻璃是有些摩天大楼的地板” “玻璃让玩具机器人有了很清晰的脸” “玻璃是宇航员望见太空的窗户” ……
但仅限于亲子或许是对上海玻璃博物馆 最大的误解。
不断与当代艺术联袂,才是其内容之核。
其“退火”项目集结了大量当代艺术家,如:梁绍基、宋冬、尹秀珍、张鼎、廖斐、杨心广、毕蓉蓉、林天苗、刘建华、孙逊、朴庆根……上海玻璃博物馆鼓励每位艺术家与陌生的材料,进行深入接触,并以“陪伴”的态度参与项目的整个过程。
暖流
林天苗,2018
该项目下诞生的作品,已进入上海玻璃博物馆永久收藏体系,对藏品体系的构建和未来展览的策划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实上海玻璃博物馆,是所有成人应该定期要去接受的一次关于自我纯度的回炉。让自己可能被工业流水线的打磨棱角再恢复为自然的预设。
热力剧场
张琳 X 外滩TheBund
“设计,正如情感的宣泄”
B=外滩TheBund
Z=张琳
用13年时间
打造玻璃乌托邦
B:上海玻璃博物馆是代表上海城市国际化的一个细节和具化。 而且玻璃和人类文明如影相随,但是在传播中,或者说在公众认知中,对玻璃却远没有产生与之重要度相符的兴趣。 你觉得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Z:这个挑战是建馆之初我就考虑到的,甚至是主动面对的。上海玻璃博物馆从一开始的使命,就是要做一个不一样的博物馆。 我对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定义是美学新空间。 我在意的是这个空间的先锋性。
很多人对一个博物馆的认知是,这个馆有哪些镇馆之宝。 我们则没有去突出,或者说去具化镇馆之宝,因为我们的办馆理念就是一个镇馆之宝。
就像香奈儿说的,你要不可取代,就要与众不同。
B:刚建馆时期你的个人形象非常精英,短发、商务。最近则留起了长发,穿Stone Island,日渐粗犷和摇滚。这和心态变化有关吗?除了博物馆,你还继续经营企业吗?
Z:我的外形变化首先跟我的角色变化有关。原本作为一个企业家,我的形象是一种商务契约,对我也是一种形象乃至精神层面的约束。
在财富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我想去挣脱这种约束,也更想去寻找自己真正的爱好。开始做博物馆之后,尤其是和艺术家的深入交流和合作,让我慢慢开始消解这种约束。
中期阶段我还兼顾企业,目前则是全情投入在博物馆里,也更确凿了自己的热爱。我现在即便在某些场合必须穿西服,也没法再打领带了。领带一拉,我第一感觉就是大脑缺氧。
军团
平板玻璃
2015
B:馆内有一个叫“破碎”的常态展厅,我非常喜欢。
它不单是视觉装置,而且还结合了音乐。但同时对观众也提出了更高的观展要求。据说这也是目前最被诟病的一个展。有时,玻璃博物馆是不是走得太领先了?
破碎特展
Z:这个问题涉及到艺术家和博物馆的定义和意义。
首先,艺术家不应该被约束。建筑师的艺术性还需要遵从于定律,而且建筑需要兼具功用,也需要为别人服务。但是艺术家的创作首先应该忠于的是自我。
再说到博物馆的抉择,我曾经多次拒绝过极具商业价值的合作。我会问合作方,这个展和玻璃博物馆的链接在哪里?是否有想象的空间?
我认为一个负责任的博物馆,要非常清晰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我对市场的考虑不纯是营收,而是是否捍卫博物馆的初衷,并对公众是否有意义。
破碎特展
用被感染到的自由
给与观众
B:玻璃博物馆和当代艺术家有着频繁的合作,也提供了很多艺术家创作的空间。就这点来说玻璃博物馆做的事情不仅是馆藏的陈列,而是驱动和创造着馆藏。
Z:我个人非常喜欢弗兰克盖里,读他的传记时我发现,他在开设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后更频繁接触的并不是设计师同行或者是客户,而是艺术家。我对艺术的热爱,和他是共通的。我发现艺术就是自由。我也想用我被感染到的自由,给与我的观众。
我希望我的博物馆是一座剧场,创造和上演着内容,参与的不仅是艺术家,还有普通观众。馆里的热力剧场就是一个例子,它不但有精彩的吹制玻璃表演,也让观众参与到玻璃的创作中来。
热力剧场
B:我们还曾经提供“来博物馆结婚吧”服务,目前还在继续吗?
Z:来博物馆结婚是我们员工的灵光乍现。对于玻璃博物馆来说,我们的地理位置不算便利,那我们考虑的就是不能让博物馆只提供一个三十分钟的走马观花,而是能不能让观众在这里玩上一整天,并且觉得值得。
目前这项婚礼仪式服务虽然已经停止了,但是我们将玻璃博物馆构建为一个更为宽广的值得停留的园区是已经实现了。
彩虹礼堂
B:疫情之后,你觉得观众的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
Z:我觉得疫情期间,让上海的观众再次“发现”了上海玻璃博物馆。
如今,我们的观众构成更为多元。除了我们强项的亲子观众,增加了老年观众,还有结伴而来的年轻女性。因为玻璃艺术品确实充满了魅力,而且我们博物馆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也令人印象深刻。
博物馆的未来
B: 上海玻璃博物馆的未来是什么?有哪些新的规划和侧重?
Z:我最近读了一本书《生命3.0》。该书首先论证人的脑容量储能其实非常有限,只相当于1.3G。并且把人类生命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生命1.0(生物阶段):依靠物种进化;生命2.0(文化阶段),也就是我们目前所处于的阶段——即人类用积累的文化和学习去优化自己大脑的时代。而未来的生命3.0(科技阶段):则是由人工智能自驱硬件和软件。
人类的智能极限也将迎来极大的突破同时也是挑战。
对我来说,我期待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做好准备。而AI 如何为玻璃赋能,如何为艺术赋能,都将是博物馆日趋密切关注的。
H1展厅 科学·历史·技术
玻璃,日常所见,视而不见。人类创造玻璃已逾五千年,至今仍无法穷尽玻璃的极限。玻璃必将破碎,而玻璃的衍变却生生不息。玻璃几乎象征着人类的艺术乃至生命的本质。
它不仅是生活的细化,而且隐喻着生活。锋利,却温柔。坚硬,亦易碎。万物皆玻璃,包括我们的心脏。
撰文:刘振亚、陈艳
编辑:walter
拍摄:刘振亚
部分图片版权来自玻璃博物馆
©外滩TheBund
/ /
/ /
/ / /
/ / /
/ / / /
/ / /
特别企划
外滩 X AIGLE/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