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聚焦“从0到1”的基础研究,也发力“从1到10”的产业应用。2023年9月,教育部公布第二批14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南京理工大学名列其中。同年12月,南京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开启了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构建“真场景”,解决“真问题”
在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智能焊接与高效增材技术中心的中试实验室里,由南京理工大学王克鸿教授团队研发制造的四立柱四机器人多机协同智能增材系统正在运行。在这里,2023级博士研究生张伟和技术人员们一起驻扎在车间。
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智能焊接与高效增材技术中心生产线
“你看,这就是我们实验室的智能复合增材生产线。”顺着张伟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台台机器人“增材”师傅们正在流水的生产线上忙碌着,它们的作品——一辆超大型整车车体即将“增材”完毕。
自从来到生产车间实践,从原本聚焦于单一课题到参与整条生产线的实习,张伟感觉自己忙碌了不少。设备安装、生产工艺调试,解决突发问题……虽然处理的事情很细碎,但回味起来的确增长了见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沉下来”了,既是设计与生产经验的沉淀,也是对问题处理和人际关系的实践。
为未来的卓越工程师们构建“真场景”,切实提升学生解决“真问题”的能力。南京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钱增瑾告诉记者,学校已经选拔400余名研究生进入卓越工程师学院。学生用1年左右的时间在校完成课程学习,2到3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实践,采用校内校外双循环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通过在生产线上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也“噌噌上涨”。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智能焊接与高效增材制造技术中心副主任章晓勇告诉记者,之前,同学们在打印复杂中空箱体、管道类结构时,由于重力原因熔池总是向下流淌无法稳定成形。一次,同学们在生产车间中偶然发现焊条的表层的“药皮”可以起到有效支撑熔池的作用,经过实验后,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
“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王克鸿看来,所谓“看一个学期的书,不如解决一个问题”,如此一来学生会有更好的内驱力,更高的学习目标。
“零距离”贴近,打通育人与用人“最后一公里”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聚焦国家急需关键领域,由部属高校和央企联合培养。发扬“哈军工”精神的南理工卓工学院有其特殊性——以“兵器智能+”为主线,突出学科交叉融合。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我们的学生们正在‘锻造’自己。”钱增瑾介绍,研究生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如一个个螺丝钉一样扎根在生产一线。聚焦需求牵引、项目驱动,构建起高校与企业“零距离”、教师与员工“零距离”、学生与平台“零距离”、理论与实践“零距离”的四个“零距离”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南理工正在打通育人和用人的“最后一公里”。
在长安望江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望江工业”),南理工博士生张进成正进行着自己防雷车“车辆防护系统”的课题研究。 他有两位导师,一位是他的校内导师王显会,一位是他的企业导师、望江工业车辆产业部技术总监王进东。
“工程问题找企业的王老师,理论问题找校内的王老师!”因为此前南理工与望江工业有合作基础,张进成来到企业后适应很快。“企业在造车过程中,会更重视实用性、降本增效和是否方便维修。而我们在学校更多的是根据模型推理来进行实践,很少考虑成本问题。”
当遭遇爆炸危险时,防护型座椅是保护车内人员的最后一道防线,有着极高的性能要求。此前在学校时,张进成就知道座椅中有一处关键节点造价高昂,但没想到的是,进入企业后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找到了简单经济的方法,共同解决了这一问题。正是这一次的成功,让张进成找到了“归属感和成就感”,更快地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成果往往需要多年的持续攻关,学生提前来到企业实践,也让他们有了更早的起步时间,在学中干、干中学。同学们有着前沿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与实践相结合经常会迸发出创新灵感的火花”王进东说,反过来看,这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可以说,同学们架起了企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
探索进行时,培养更多“即战力”人才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既是校企全程合作,也是双向奔赴。在南理工的“卓越工程师”项目培养过程中,学生65%的科研训练项目来自企业实际需求。
明年9月,南理工博士生胡博文即将前往杭州一家合作企业开始自己的实践课程。虽然还有大半年的时间,最近,胡博文的导师管小荣已经与企业导师、企业HR一起为胡博文前往企业后具体的研究方向做准备。
“虽然工程博士和学术博士的课程设置差别不大,但很明显的是,工程博士更偏向动手能力,学术博士更偏向探寻学术的边界。”胡博文说。他更喜欢从“1到10”的过程,让热门算法真正运用于机器人,助力病人康复或提升解放军战士的单兵作战能力。“期待着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让电影《流浪地球》中的外骨骼装备成为现实。”
管小荣告诉记者,未来战争对战士的单兵能力要求更高,这也对军工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更多的学科交叉融合。我们要将人才培养的小循环融入社会发展的大循环,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即战力”,为国铸剑。
“卓越工程师学院是个新鲜事物,我们正在不停探索、吸取经验。”钱增瑾告诉记者,在她的记事本上,记录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明天,宝武集团的卓越工程师对接团队将带着选题来学校,共同为明年即将前往企业的同学们选择适合的项目;后天,机械学科的导师们将飞往重庆,为已经在重庆实习的同学们毕业论文开题。下周,将前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交流工程硕博的培养经验,开发学生联培项目……
忙碌之余,钱增瑾一直想着可以为学校的第一届卓工学院同学们留下一点照片,多记录一些他们的故事。遗憾的是,正因为奋斗在隐秘而伟大的生产线上,他们的故事是“不能说的秘密”。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