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湖北通山县九折岭山脚下,一位92岁的老人离开了人世。
人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三只大缸引起了围观,里面装满了粮食。
这是老太太耗费数年心血,一点一滴积攒下的1000多斤粮食,也是她留给三个儿子最后的爱……
老太太名叫孟阿香,1924年出生在湖北的富贵家庭。
到了适婚年龄,父母把她许配给了一个表哥。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那时的人们还不知道近亲结婚的弊端,只觉得“亲上加亲”才是好姻缘。
婚后两人感情很好,陆续生下7个孩子,三个女儿都很正常,四个儿子却问题重重。
老大、老二和老三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智商停留在儿童阶段,老四虽无智力问题但身材矮小。
夫妻俩靠种地为生,从早忙到晚。
50多岁的时候,家庭的开销越来越多,孟阿香的丈夫决定:到外面打工挣钱。
孟阿香就留在村里照顾儿子,干农活。
后来,三个女儿相继嫁人,家庭负担稍有减轻,但丈夫却在1997年意外摔伤去世。
照顾儿子的重担,就落在了孟阿香一人肩上。
这一年,孟阿香已经73岁了。本来应该颐享天年的年纪,为了家里的三个傻儿子,还要整天辛苦劳作。
四儿子见母亲太辛苦,决定外出打工,这样就可以每个月寄点钱,让母亲不要这么累。
村里的人看孟阿香可怜,时不时地会帮她照看孩子,或者送些粮食过来。
孟阿香是个要强的人,她不愿“占人便宜”。
村里有办宴席的,怎么邀请他们,她也不带着儿子们参加。对于帮助她的人,等自家田里的蔬菜长好后,她就摘下来送给大家。
当地知晓了她的情况,提出要把他们一家四口接入敬老院,供他们食宿终老。
但孟阿香坚决不肯:
“只要自己活着,就觉得有能力照顾儿子。”
“去养老院,孩子们可能会遭到歧视。我既然还在,就不能让他们受委屈。”
即使村里给孟阿香一家办了低保和残疾人补贴,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是孟阿香一直有个担忧:“我走后,谁来给儿子们做饭?”
二儿子的智力相对较好,她开始教二儿子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
很简单的事情,孟阿香都需要不厌其烦的教上数百遍。二儿子没有辜负她的期望,一年后,可以简单的料理自己的生活。
到了2008年,快满85岁的孟阿香,身体越来越差,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每天想的就是自己走了以后,3个儿子该如何生存下来。
她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尽量不让儿子们挨饿。
孟阿香托人买来三口大缸,把这几年攒下的余粮都放了进去。
之后,她佝偻着身子继续劳作,继续存粮食。女儿和小儿子知道母亲的用意,把他们多出来的粮食拿过来,也装进大缸里。
2015年,孟阿香晕倒被送进医院。虽然当地提供了免费的医疗服务,可她说什么都要出院。
大家都明白,孟阿香是不想离开自己的儿子们。
她一次又一次地对小儿子说:“我走了以后,你要照看好你哥哥他们。”
没想到的是,在她住院期间,大儿子因为病重,先一步离母亲而去。
2016年7月6日,孟阿香看了看自己的几个孩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三儿子在母亲去世后不久,一病不起,也离开了人世。
在为孟阿香整理遗物时,人们看到了那三大缸满满的粮食,为了防止粮食变质,全是没有去壳的稻谷。
还有一两百斤的玉米、两三百斤饱满的菜籽油料,以及三只肉鸡和一头耕牛。
这些珍贵的遗产,是母亲留给儿子们最后的爱。
当孟阿香的事迹被报道出来后,社会各界都来慷慨援助。
当地为老二修建了新房子,还表示会为老四提供必要的物质援助。
但老四却说:“我身体好好的,完全可以养活家人,就不给政府添麻烦了。我的妈妈在世时经常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要自力更生,不要想着依靠别人。”
老四还把母亲留下来的三个木缸搬到了自己家,他会把加工好的稻谷定时送给二哥。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孟阿香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孩子们,所有的心酸和无奈都留给了自己。
如果真有天堂,真心希望孟阿香能与自己的丈夫、大女儿、大儿子、三儿子重逢,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