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推选蒋介石高度信任、国民党军比较能打的几个悍将,杜聿明肯定名列前茅。这个黄埔一期生成名较早,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得非常铁血,打出了名将风采。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他率领着包括新1军、新6军等“王牌”在内的国民党部队,与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大打出手,打得顺风顺水。特别是四平一战,他甚至将战线一度推到最北的松花江边。杜聿明也因此达到了他军旅人生的顶峰。
然而,不过两年,在淮海战场上,这位国军名将表现却大相径庭,不仅数十万大军被团灭,他本人也被生俘。杜聿明前后表现如此落差之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避战的心理深深地影响了他
与刚进军东北时的踌躇满志、打得顺风顺水不同,国共经过两年的较量,胜负的天平开始发生了逆转。等到淮海战役开打前,经过南线的豫东战役、济南战役、襄樊战役,北线的大决战辽沈战役,从战略上来讲,国民党完全陷入了被动局面。
面对这种战局发展大势,此时,在诸多国军将领心底间,普遍产生了一种惧战避战的心理。这之中,同样也包括一向以“雍容镇静”著称的杜聿明。济南战役之时,杜聿明和邱清泉、黄百韬等眼睁睁地看着王耀武集团覆灭,十几万大军不敢前去救援,便是这种惧战避战心理的最好写照。而对于这次淮海大战,杜聿明后来这样回忆道:
“徐州已成这个鬼局面,自己去为刘峙等作俑,白白送死值得?还是不去的好”。“我的恐惧心理一直上涌,觉得徐州战场好像一个刑场,我一到徐州,不是被打死,即是被俘......”
用“赶鸭子上架”,来形容杜聿明来到淮海战场的心理,是比较贴切的。这样的避战心理肯定对杜聿明的指挥带来消极影响的。
老蒋的掣肘紧紧地制约了他
蒋介石喜欢遥控指挥、喜欢干预前方战事,这是每个国军高级将领都知道的事。这次的淮海大战,蒋介石同样也是如此。尽管对前方战事不甚了了,却今天一个这样的指令,明天那样一个指令。而前方将领在这一个个不切合实际的指令当中,不得不被动、机械地执行,从而失去了战场上必不可少的主观、能动和灵敏。
问题是稍有军事常理的人都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杜聿明作为国军名将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但他作为蒋介石的忠实追随者,却一点也不敢有悖蒋介石的意旨。比如,他在撤逃徐州之时,曾接到了蒋介石空投的手令,让他去解黄维之围。实际上,在撤逃徐州之前,他曾向蒋介石建议过:“撤即不能打,打即不能撤”。他他却不敢机断专行,“怕失去蒋介石对他的信任,怕不听蒋介石的命令而担失败之责,甚至是上军事法庭”。结果,明知救黄维等于去送死,但杜聿明还是按照蒋介石的命令转兵去救黄维。可见,蒋介石对战事的这种掣肘有多么的致命和可怕。
粟裕的先手牢牢地控制了他
作为国共各自阵营中的名将,粟裕与杜聿明仅在淮海战役时有过唯一的一次对决,这也成了他们之间的终极对决。在这场对决中,杜聿明可以说是完败。他在被俘时这样说道:“我对粟裕早有耳闻,也研究过,只是没有交过手。这次交手后我们败得很惨,不得不佩服粟裕的军事指挥才能”。他接着说道:“粟裕指挥灵活,有远见。粟裕的战略战术我非常敬佩,不管在什么时候,总是他领先一步,抢先在我们前面,等到我们想到的时候已来不及并被包围了,这次突围也是这样的”。
按说,粟裕率领的华野约37万人,而杜聿明手中有50多万人(不含黄维兵团)。本来杜聿明占据绝对优势。但结果是兵力多的一方始终被兵力少的一方吊打。纵观淮海战场杜聿明的整个表现,两个多月三个阶段的作战,虽然有个别的进攻,但总体上被压着打,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除去各种客观因素外,杜聿明的这种被动,究其根由,最主要的还是被粟裕的先手牢牢控制所致。两人都是双方擅打大兵团作战之人,但一旦把两人放在一起“PK”,高下立判。多年后,粟裕在谈淮海战役时说:“杜聿明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只能在有利条件下打仗,不能在不利条件下打仗”。粟裕的这一评价,应该是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