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赣州市纪委市监委、赣州市妇女联合会、中共赣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整理编写了《赣南家风故事》。《赣南家风故事》以人为本、以事为据,讲述了相关人物、相关家族的家风故事,揭示了家风的真谛与力量,旨在通过本书的学习与宣传,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我县有8个家风故事入选《赣南家风故事》,现对“书美青史——钟绍京家风”进行推介。
钟绍京(公元659年-746年),字可大,兴国县长冈乡上社人,史称“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家族重视家教,传承祖先的传统书法文化。钟绍京对其子女更是言传身教,以耕读传家。唐朝德宗皇帝称他的功绩“勋铭鼎彝,书美青史”。
钟绍京是三国魏太傅、相国、“楷书鼻祖”钟繇的十七世孙。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钟繇工于书法,博采众长,其书法形成由隶入楷的新貌,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史书记载,钟繇指力洞穿棉被,是他学书 30余年,每天夜晚在被子上不间断练字的结果。钟繇临终前,交代儿子钟会说:“吾精思学书,学其用笔……每见万类,皆画象之。”钟繇文化修养、书法艺术颇高,尔后遂成钟氏家族门风。
家学深厚 志存高远
钟繇的子孙因避侯景之乱,从中原迁徙南方,历经磨难,到了钟绍京出生的时候,昔日家族的繁华已成云烟,其家境与普通百姓家并无分别,但钟家秉承中原遗风,重视家学、儒学,延续精忠报国、耕读为本,崇先报本、崇文重教、崇勤尚俭、崇正尚义的文化根脉。钟绍京父亲常用先祖钟繇的故事鞭策小绍京,并重视书法技艺的传承。在父母的熏陶下,钟绍京从小喜欢读书,志向不凡。听母亲讲“孟母三迁”的故事后,钟绍京对其父母说:“读书之所以致道,在于心专也。村墟嘈杂之地,非士人学业之所”。为了摆脱社会上的交际应酬,珍惜光阴,静心攻读,他在离家15里的山中,找到了叫东龛(今兴国县城东)读书胜地,在此专心致志地读书练字。后来此地,被人尊称为“读书岩”“夜读岩”,成为名景胜地。
钟绍京遁入东龛洞窟,发愤攻读。夜深人静,诵读文,声振四方。他时常夜以继日,一盏青灯迎来东方黎明。钟绍京读书练字的地方有一小池,钟绍京常在此洗笔,长年累月,池水皆黑。
钟绍京注重品行修养。夏日炎炎,他由读书岩返回家中,途经一瓜田,鞋后跟被瓜蔓绊落了,他继续前行。瓜农看见,便问道:“小弟弟,你为何不把鞋后跟拨起来再走呢?”钟绍京朗声答道:“瓜田不纳履,自避嫌疑。”瓜农十分赞赏这位少年读书郎,非得送瓜给他品尝。钟绍京盛情难却,把瓜盛在兜里,瓜农又问:“天气炎热,你不解解渴呢?”钟绍京解释说:“家有双亲,长者所赐,愿怀归以奉父母。”
横刀佐唐 书美青史
少年钟绍京闭门苦学,造就钟绍京的博学多才,工于书法。唐高宗年间,由吏部尚书裴行俭(619—682年)举荐到朝廷,担任“司农录事”,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擢升为“宫苑总监”。其时,唐室内部,纷争不已,不久,唐中宗李显即位,中宗生性懦弱,昏庸无能,皇后韦氏企图效仿武则天,临朝听政,大肆安插亲信,诛杀李唐宗室,睿宗的儿子临淄王李隆基暗中联络大臣,准备“靖难”兵变(史称唐隆政变),剪除韦氏。李隆基联络身为“宫苑总监”的钟绍京作为内应。面对一旦政变失败,必将诛灭九族的危险,钟绍京夫人许氏坚定地支持丈夫:“忘身殉国,神必助之。且同谋素定,今虽不行,庸得免乎?”
钟绍京审时度势,挺身而出,毅然汇集家丁二百余人,杀入宫廷内苑与李隆基统率的羽林军里应外合,镇压韦氏及其奸党,政变一举成功。钟绍京立下汗马功劳,旋即封为“中书侍郎”,参与机要事务的决策,不久,又晋拜中书令,加光禄大夫,封越国公。
钟绍京毕生穷研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举手投足,吃饭穿衣,无不融入博大精深的书法情境之中。有一回,钟绍京泡好一杯上好香茶,那碧绿尖细的茶叶在沸水中上下翻腾,宛如墨迹行云流水。钟绍京仔细揣摩,竟把砚台中的洗墨水一口喝下,连呼:“好茶!好茶!”由于钟绍京在东龛读书岩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入仕朝廷后,武则天对他炉火纯青的书法艺术十分赞赏, 下令皇宫内苑所有新建宫殿、堂匾门榜、九鼎铭文,统统由他书写。钟绍京获此殊荣,更加意气风发,翰墨淋漓,尽展平生所学。一时间,声名大振,风靡全国,文人学士,争相仿效。绍京的墨宝,更是“洛阳纸贵”。钟绍京继承了家学渊源,遍练行、草、楷、隶、篆各体,兼取众家之长,独创楷书书法,有《灵飞经》等作品传世。
钟绍京晋封“越国公”,成了德高望重的中兴名臣后,仍然没有放弃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他广泛收集历代书法家的手迹,悉心研究。家中珍藏书法大家王羲之、褚遂良等人的手迹数百卷,仍不满足。据史书记载,钟绍京曾不惜“破产求书,计用钱数百万”, 仅购得王羲之行书几页纸,即大喜过望,视为珍宝。钟绍京晚年仕途坎坷,官场失意,几度贬谪,历经磨难,他把金银器皿、衣物财帛视如草芥,弃之京城,却把整车书画墨宝,辗转千里,随身携带。
钟绍京重视本家族的文化、家风的传承,留下耕读传家的家规家训。钟绍京的儿子三人,个个成才。长子钟嘉壁,曾为晋州(今山西临汾)长史;次子钟嘉谔,太子典膳郎,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令;三子钟嘉玮,左领军尉长史。
唐德宗建中元年,在追赠钟绍京为太子太傅的敕书中,称赞钟绍京“勋铭鼎彝,书美青史”。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钟绍京的绘像入“凌烟阁”,列将相功臣。为彰显钟氏家族的名望与迁徙的源流,赓续钟绍京爱乡报国、耕读传家思想,钟氏后人于清嘉庆八年在兴国县城修建了“越国公祠”,并拟联赞颂钟绍京:
越国公祠
辅政平乱功著神州从圣从贤从哲;
书丹挥翰名垂史册立身立德立言。
(作者:钟贞培 黄晓明)
图文来源:赣南家风故事
编辑:黄琴
审核:赖家美
审定:林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