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主要作战任务是打黄维。担负这一主要作战任务的是中原野战军,粟裕的华东野战军主要担负钳制、阻援任务。按说,打主攻的通常是激烈残酷紧张,打阻援任务相对压力轻一些。而粟裕自称他一生中指挥最感紧张的有三个战役,其中一个就是淮海战役,而淮海战役最令他紧张的恰恰又是第二阶段。担负阻援任务的粟裕,号称“战神”的粟裕,竟然紧张到极点,这是为何呢?
一是阻援钳制之敌远多于主要战场方向,致使阻援任务极重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战场态势是:徐州有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三个兵团约30万人,蒙城地区有黄维兵团约12万人,蚌埠地区有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约10万人。
尽管粟裕和他的华野主要担负阻援、钳制任务,但作战阶段的变换,并不意味着任务的减轻。粟裕对付的北线杜聿明集团和南线李延年、刘汝明集团,这两大“坨子”共有近40万人。特别是杜聿明这一大“坨子”,有三个兵团约30万人,作战能力较强,比其他两个作战方向敌军的总和还要多。
粟裕虽将杜聿明集团这一大“坨子”看紧盯死,但实际上南线阻援李延年、刘汝明的战况一度吃紧,构筑的三道防线,前两道很快被突破,敌在向第三道防御突破时粟裕给王必成下了死命令。这些都充分说明阻援任务的艰巨与残酷。
二是华东野战军“一肩三挑”,致使粟裕手头兵力使用已达极限
华东野战军第二阶段分三处作战,这等于是粟裕“一肩三挑”,不仅要死死“夹住”徐州杜聿明集团,还要全力“看住”李延年、刘汝明集团,关键是还得从本就不足的兵力当中,先后分兵再抽调5个纵队参加“吃掉”黄维兵团的作战。这种超负荷的“一肩三挑”,使粟裕手头兵力捉襟见肘,用兵超级饱和,彻底达到极限。
多年后,粟裕在谈淮海战役时说:“在第二阶段,华野共16个纵队,先后归中野直接指挥参加歼击黄维兵团的有第7、第13、第3、鲁中南纵队及特纵主力共5个纵队;另以5个纵队担负阻击李延年、刘汝明,保障中野侧背安全,并作为战役预备队;而追击合围杜聿明时最大使用兵力为11个纵队。这不仅可以看出转移使用兵力之频繁,也可以看出当时兵力使用已达到极限了”。
三是不停转用兵力调动大军,致使粟裕的指挥控制难度极大
华野一肩三挑,三处战场均感兵力不足,这种客观上的“夹生饭”,要求战役指挥员只有靠活用各种战法,靠灵活的集中和转用兵力来弥补数量上的不足,从而实现以劣胜优以少打多,实现把“夹生饭吞下去”又不被“撑死”的作战目的。
面对这一决生死、前所未有的大决战,粟裕日夜守候在指挥所里,紧盯着不断变化的敌情,实时处置应对着各种情况,频繁地转用兵力调动大军,连续7昼夜没有睡觉。可见指挥难度有多大、指挥压力有多大、指挥紧张有多大。
作为淮海战役的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在淮海战役过后,给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报告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总攻的时候,中原各纵伤亡达2万余人。气已不足,结果使用了华野两个纵队才解决了战斗。......战后各纵一致感觉中野不充实,以不能独歼黄维,增加华野过大负担为憾“。这段话无疑对粟裕的华东野战军勇挑重担、出色完成淮海大决战任务加了一个生动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