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锦城教育学”同行

——团干部学习邹广严校长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心得体会

记者 宣景容 甘雨丝 通讯员 校团委 周钰洁

编者按 9月26日上午,我校创始人、创校校长邹广严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中发表题为《与“锦城教育学”同行》的重要讲话。在他讲话过程中,台下新生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典礼结束后,全校师生员工纷纷对此次讲话内容展开了认真深入的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平台将对全校师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报道,本期现将各团学干部学习讲话的有关心得体会(节选)编辑整理予以刊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锦城教育学同行———办有情怀的教育

文学与传媒学院团总支 张咪

“锦城,是那些心怀热忱的人,致力于办有温度、有深度的教育。”

锦城,在这里,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怀的倾注,作为教育者,我们用充满爱的目光,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轨迹与发展历程。锦城的办学宗旨、教学追求以及求学精神,共同构筑了独特的“锦城教育学”。

一、肩负使命,矢志不渝地为人民教育贡献力量

“锦城教育学”的核心价值——致力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早已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在泛媒体时代的大潮中,文学与传媒学院承载着“培养在泛媒体时代以写作为核心竞争力,以网络技术为重要辅助手段,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很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型文科人才”的使命。夜深人静之时,我常常深思:我们为何而教,为何而学?答案总是如此坚定:为了那些怀揣梦想、渴求知识的青年学子,为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传递知识,更在塑造着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灵魂。我们鼓励学生去感知文字的韵律,去把握传媒的脉搏,用勤奋与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同时,我始终深入学生群体,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关心他们的发展,服务他们的成长,为锦城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我还开设了茶艺工作坊,将茶学融入锦城教育,让教育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学习优雅的传统礼仪,习得君子般的仪态,使他们在校园内展现卓越风采,未来走出锦城也能更加成功。

二、不懈追求,让人才培养之花绚丽绽放

在锦城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他们用自己的热情与智慧,点燃了学生的求知之火,照亮了他们的前行之路。每当看到那些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自信与喜悦,我都深知,这是“锦城教育学”理念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生动体现。

史雨昂同学作为我们学校的杰出代表,他笔耕不辍,佳作连连,获奖及发表作品累计逾百万字,荣获二十余项国家级和省市级文学奖项。这份卓越的成就,不仅是他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学院“技术型文科人才”培养理念的成功实践。史雨昂同学曾深情地说:“锦城的四年学习时光,为我提供了安心创作、提升竞争力的宝贵平台。学院的培养理念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文学创作,实现了从优势到质变的飞跃。此次能够顺利被香港都会大学的创意写作硕士专业录取,离不开老师和学校的精心培养。”他的经历,正是“锦城教育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方面绽放光彩的生动写照。

三、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育受益的最大化

“锦城教育学”理念始终强调,学生永远是教育的核心。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他们受益最大,助力他们成长成才。在这里,我见证了学生们从青涩走向成熟,从迷茫走向坚定,从平凡走向卓越。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泛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学院开设众多校内仿真实训平台,精心优化教学计划,增设了实用性强的课程,并组织编写了新教材。同时,我们认真落实以“读、写、听、做”为主要内容的“成才强化措施”,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内涵、表达能力、创意思维、学术视野、观察能力以及技术能力和合作意识。我们拥有两门省级精品课程、两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一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两门省级一流线下课程,以及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这些成果,都是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育受益最大化的有力证明。

跟随“锦城教育学”的指引,我们坚守全面发展与突出长板的个性化成才之路,坚持长板原理。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成长平台,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选择、去发展、去绽放。从中涌现了诸多优秀的学子,“深耕汉教梦,此去一路向国际的谢欣垭”、“考研上岸电子科大的“双子星”——李世怡、何佳蔚”……每当看到他们在舞台上自信地展示自己,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因为我知道,那是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成果,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四、面对挑战,我们勇往直前、无惧无畏

当然,前行的路上难免会遇到挑战与困难。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步伐和信念。我们深知,教育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去呵护、去奉献。而“锦城教育学”理念正是永不褪色的旗帜,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不断超越。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在泛媒体时代以写作为核心竞争力,以网络技术为重要辅助手段,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很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型文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将继续优化教学计划,增设更多实用性强的课程,并努力落实各项“成才强化措施”。同时,我们也将积极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我相信,在“锦城教育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像史雨昂、谢欣垭、李世怡、何佳蔚等同学一样优秀的文学与传媒人才,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每一次的回首,都是对过去的深情回望;每一次的展望,都是对未来的无限期许。在“锦城教育学”理念的指引下,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文学与传媒的教育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教育事业贡献我的全部热情和智慧。

与“锦城教育学”同行共塑智造未来

智能制造学院团总支 刘佳

启航新程:聆听校长教诲,心潮澎湃

9月26日,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创校校长邹广严以《与“锦城教育学”同行》为题,发表了激情洋溢的重要讲话。邹校长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锦城学院的使命担当。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学校的良苦用心,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智能制造学院团总支书记,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心潮澎湃。邹校长的讲话既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又激发了我们对于未来教育模式的深刻思考。从我个人经历而言,加入锦城学院团总支后,我积极参与了多项学生活动与组织工作,感受到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投入。

“锦城教育学”精髓:引领教育创新之路

“锦城教育学”是一套理论框架,更是一种教育哲学,它强调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相结合,倡导学用一体、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对于智能制造学院而言,这一理念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需要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于老师而言,邹校长提到“把人才培养做到最好”,这是锦城学院对每位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作为团总支书记,深知教育质量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过去一年中,我接触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和教授,他们不只在学术领域有深厚的造诣,更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将以“锦城教育学”为引领,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探索:深化产教融合,赋能新工科建设

邹广严校长说:“坚守“实践出真知,运用知识才是力量”的治学之道。”对于智能制造学院,我们深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近年来,我们积极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成长。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立德树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时代新人

“锦城教育学”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团总支书记,我将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主题团日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自我提升:紧跟时代步伐,争做教育先锋

在推动“锦城教育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紧跟时代步伐,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争做教育领域的先锋。同时,积极与同事们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将“锦城教育学”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去,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携手共创智能制造新篇章

展望未来,我充满信心与期待。我相信,在“锦城教育学”的引领下,我们智能制造学院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让我们携手并进,与“锦城教育学”同行,共同开创智能制造的新篇章!

为培养锦城高质量 国际化人才不懈努力

国际教育学院团总支 向洛

又是一年开学季,今年我们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一万二千余名新生,他们将开启全新的锦城生活。邹爷爷的《与“锦城教育学”同行》,是送给所有新生同学的第一份礼物。

这篇开学讲话中详细介绍了在“锦城教育学”的引领下,即将迎来20岁生日的锦城是怎样的一所大学?我们是一所“公益性”大学;我们是一所“负责任”的大学;我们是一所应用型、创业型的大学;我们是一所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学生高就业、就好业、能创业的大学。这些定义绝不是我们自说自话,而是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获得了锦城师生的认同。

同时提到未来的要务:把人才培养做到最好,是锦城教学的不懈追求。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并时刻铭记,作为一名国际教育战线的教师,如何将培养锦城高质量国际化人才做到更好更极致,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我们尽力为学生做好个人规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留学交流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我们投身国际化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让锦城学子听到全世界的声音;我们构建语言与专业双培养的锦城特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希望为更多锦城学子能够去到全世界学习不一样的知识提供“高效”通径。如何将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深入融合,我们用最足的力、最深的情,矢志不渝地耕耘着。

希望通过一代又一代锦城国际教育战线教师和锦城同学们的努力,能够为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做出更大贡献;能够将锦城高质量国际化人才培养做出更大成效,为“锦城教育学”指导下的人才培养积蓄更大力量!

锦城教育学“语”我同行创团学工作新格局

外国语学院团总支 杨婷

作为基层团学工作者,学生辅导员,应始终坚持将锦城教育学贯穿学生工作中,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聆听邹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我深感锦城教育学的可发展性和强大的可实施性,在此,我想结合锦城教育学和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理念的感想。

一、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改革和创新”

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为外国语学院学生个性化成才奠定了坚实基础。老师们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仅有认知能力的发展,可能会使学生沦为“考试机器”,仅仅擅长学术理论研究,却缺乏在多元文化现实交流中的实际应对能力。例如,一名翻译专业的学生,即便努力掌握了丰富的翻译技巧,在翻译考核中成绩优异,但在真正的国际商务谈判翻译场景里,如果缺乏应变能力、抗压能力等非认知能力,就可能难以应对突发情况,从而影响翻译质量。反之,单纯过度强调非认知能力而忽视认知能力的发展也不妥当。因为若没有扎实的外语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做支撑,即使拥有非常卓越的非认知能力,例如出色的团队协作精神,但因基本语言沟通能力欠缺,也无法在特定工作场景中为团队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只有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助力学生在外国语学院实现个性化成才。比如有些同学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同时在非认知能力方面表现出对跨文化交际很强的适应能力与兴趣,未来便可能在国际文化交流领域大有作为;另有一些同学文学素养较高(认知能力),再加上有良好的宏观规划自我管理能力(非认知能力),就能朝着外语文学研究方向深入发展。

二、外引内培,专注于学生受益最大化

在参与外国语学院构建的这种培养体系过程中,我个人收获颇丰且获得了极大的成长,始终关注学生受益最大化。外国语学院对外,外引资源助力,邀请企业,如四川外联,达川商会,成都国际相关公司来院设立奖学金,如畅洋奖学金,达川育才奖学金,我们通过以赛促学专业实践的方式评选当年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对内,内培学生长板,连续三年开展风采外语路·青春榜样学生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彰,经过个人申报、综合评议、公示等环节选出优秀学生并颁奖,给予学生大量的荣誉证书,由此避免学生简历空白。我们为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国际化平台,有了语言这项长板,批量送学生前往卡塔尔工作,日本工作,致力于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未来,外国语学院将始终以“锦城教育学“为指引,进一步整合资源,深入探索让学生的认知与非认知能力更完美协调发展的路径。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则必须深刻认识到自己在两种能力发展上的优势和劣势,善于借鉴其他同学和前辈成功经验中的闪光点,主动探寻自我提升的方法。总之,在外国语学院体会到的这种在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协调发展下培养学生个性化成才的模式,对我和众多同学而言,不仅是一种教育体验,更是对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一种积极应对,它为我们开启了一条通往全面发展、个性化成才的光明大道。

践行“锦城教育学” 赋能“工商团学人”

工商管理学院团总支 陈家乐

今年9月,邹校长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作了“与锦城教育学同行”的讲话。邹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高瞻远瞩、振奋人心,为我们新一学年的团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提供了指南,作为工商管理学院的团总支书记,我将深刻学习领悟邹校长的讲话精神,自觉领悟“锦城教育学”的核心内涵,自觉立足团学组织本职工作,自觉练就新时代团学工作本领,为贯彻落实锦城教育学贡献工商团总支力量。

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自觉做锦城教育的忠实捍卫者。邹校长的讲话立意深远,回顾和强调了二十年来锦城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不仅为新入学的新生打下深刻的锦城印记,也为全体教职员工来了一场精神补钙、思想充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邹校长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领悟锦城教育学的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把锦城教育学的精髓运用到团组织工作、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指导团学组织工作顺利开展、稳步提升。

组织建设落地落实,自觉做锦城教育的忠实奉献者。团组织是锦城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锦城教育学焕发生机活力注入源头活水。作为工商管理学院的团总支书记,我将切实加强组织建设,自觉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问题。时刻以锦城方法、锦城智慧、锦城特色建队伍、带组织、育人才,切实建好带强工商管理学院团总支。

本职工作做深做细,自觉做锦城教育的忠实奋斗者。立足本职工作,邹校长的讲话为我提供了基本遵循,时刻思考怎样培育具有锦城烙印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时刻思考怎样培育具有两商六力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时刻思考如何培育可堪民族复兴重任的优秀青年,唯有把邹校长的讲话悟深悟透,把锦城教育学弄通弄懂,把本职工作做细做好,时刻立足学校、立足学生、立足工作,把工商管理学院团总支引上发展快车道。

二十年栉风沐雨,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下团学工作的新要求,我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刻学习领悟邹校长的讲话精神,落实锦城教育学的根本要义,以更高要求、更高水平、更高素质推进工商管理学院团总支工作,为发扬光大锦城教育学贡献工商青年力量。

锦城教育学引领下的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

金融学院团总支 罗佳钰

9月26日,我与学生一同聆听了校长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无论何时,身处何种角色,我始终坚持和要求自己保持学习的心态和思考的状态。在学习讲话的同时,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锦城教育理念对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深远影响。锦城教育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教育方向,更为我们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从教师成长的角度来看,锦城教育学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情怀。作为一名政治辅导员,也作为一名团学干部,我深知自己不仅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因此,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服务学生。同时,锦城教育学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不仅在每次聆听同事们的发言中,也在工作的点点滴滴中;不仅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中,也在工作方法的交流中……。通过与同事们的交流和合作,我不断汲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自己的成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学生发展方面,锦城教育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始终将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实践机会。通过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项目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心”的稳定和成长,因为内在的向心力,始终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内驱,让学生实现从“内”而外的变化,才是真正站在学生角度和立场的教育。同时,我也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规划,随时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帮助和指导。在锦城教育学的引领下和锦城教师的陪伴下,我看到了学生们在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显著提升,这也让我作为一位锦城教师,深感欣慰和自豪。

在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了锦城教育学对我们工作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育使命和责任,更加坚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也会继续践行和努力学习锦城教育学为我们提供的科学的教育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未来,除了继续秉承锦城教育学的理念,为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锦城学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努力培养更多具备新思维、掌握新科技、服务新产业、胜任新岗位的经世致用的复合型、未来型人才。我相信,在锦城教育学的引领下,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开出更多花,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与锦城教育学同行”有感

建筑学院团总支 何子琼

在锦城这片充满活力与梦想的土地上,我有幸担任建筑学院团总支书记一职,与全校师生共同见证了教育的力量与青春的绽放。开学时,邹校长所提到的“与锦城教育学同行”,我深受启发,结合团总支学生会的工作实践,特别是校园运动会、辩论赛等活动以及团学干部的管理和学生干部的培养,有了更深的体会。

邹校长在文章中强调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后我先,人普我特”锦城教育的特点在于长板发展,这为我们团总支学生会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校园运动会中,我们不仅仅追求竞技的激烈与荣誉的辉煌,更注重通过这一平台,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辩论赛则是另一片展现智慧与口才的舞台。在这里,同学们学会了如何理性思考、如何辩证看待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尊重对手、倾听不同的声音。辩论赛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更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体现了锦城教育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

作为团总支书记,我深知团学干部的管理与学生干部的培养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邹校长的文章中提到,坚守“做人第一,能力至上”的育人标准。这一理念深深影响了我。在团学干部的管理上,我注重倾听他们的声音,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为校园文化的繁荣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通过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培养一群懂得“会做人”的学生干部,更要发展“会做事”的学生干部,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顾过去,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未来的路还很长。邹校长的感悟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念:教育的真谛在于引导与启发,而非灌输与压制。在团总支学生会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努力为锦城的学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与锦城教育学同行的路上,我们既是践行者,也是光大者。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书写锦城教育的辉煌篇章,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与“锦城教育学”同行的十四年:从学生到老师的蜕变

财务会计学院团总支 陈力帆

通过学习邹广严校长《与“锦城教育学”同行》讲话深受启发,邹校长的讲话中提到:锦城创造并实践“非认知能力培育”框架,让你们能在良好环境中得体悟、受熏陶、厚养成;启用全国首创的“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培育中心”,打造80余个“非认知能力工作坊”、150余个学生社团及丰富的“第四课堂”,让你们在锻炼、习得与实操中,发展领导力、社交力、自制力、亲和力、抗压力……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这些方面,你们将获得领先的优势!团学工作的一大重点正是培养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在作为锦城学生时虽还未出现“非认知能力”这个词语,但对于学生的这方面的培养却一直都是学校非常重视的内容,我自己就是在“锦城教育学”下实现个人突破成长的案例,从踏进锦城时的懵懵懂懂,然后勇敢的踏出坚实的第一步,大一担任班长、学生会干事、农场部长,大二担任学生会部长、农场副总经理,大三担任学生会主席团,再到毕业留在学校担任辅导员、党支部书记、团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学生科副科长,从学生到老师的蜕变离不开大学时“非认知能力”的培育,更离不开“锦城教育学”的增值。

今年是我在锦城工作的第十一年,也是从事团学工作的第十年,回顾过去十年,组织举办过很多的大小活动、比赛,也获得过一些奖项,但让我最骄傲的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团学干部,毕业后踏出校园走向社会,实现个人价值,这正是在“锦城教育学”培养下实现的美好结果。

与“锦城教育学”同行十四年,四年求学生涯,十年工作经历,我会继续努力做好财会学院团学工作,非知培育、严忙长勤、锦城财会、全面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