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很多文创产品被追捧、热议,有的还供不应求,从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到河南博物院的玉佩棒棒糖,从甘肃省博物馆的麻辣烫毛绒玩具到济南市博物馆文创产品状元文牒等等。这些博物馆里的文创产品设计感十足、品类丰富,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它们是如何以小巧之姿“圈粉”无数的?小小文创产品频频“出圈”,背后的密码究竟又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争夺年轻人的关注,这是文创产品“出圈”的一个关键。甘肃省博物馆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铜奔马作为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平时大家对它的印象是比较传统的奔马形象,文创团队在创作的时候,却有新的发现。

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负责人崔又心:“铜奔马的侧面是大众比较熟知的样貌。我们最终在游览的过程中发现,任何一个游客在看铜奔马的时候都能发现,绕到它的正面,嘶鸣状会使得它的头有点歪,嘴也有点歪,在大众看来就是嘶鸣状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歪头歪嘴的铜奔马很有特点,和我们平日印象里的马儿很不一样。设计团队抓住这一点,赋予它新的个性特质,在经过无数次的调整设计后,铜奔马呈现出了一个可爱搞怪的卡通形象。

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负责人崔又心:“收到最终的样品,我们下意识反应就是笑。大家觉得看着它特别开心,因为它咧着大牙天天对你笑,就会觉得特别治愈,我觉得治愈、开心是最重要的。大家发现,原来博物馆也可以不再那么严肃,博物馆也可以这么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肃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宋冰:“文物、藏品静静站在展柜里面,和观众中间有一定的距离感。观众不可能亲自去抚摸、去把玩,更不用说带回家了。到博物馆里面找这几件文物到底在什么地方,它本貌是什么样子,其实是一种互动,来获得情感上的价值,拉近了博物馆文物藏品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核心还在于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要设计出一款博物馆文创“爆款”产品,并不容易。既要让人在这个小小的产品里感受到传统文化,同时还得跟人的日常生活没有距离,真正做到让日常用品兼顾古典美学,让传统文化触手可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店员玩一次过家家,沉浸式体验购买天水麻辣烫的过程;挑选一个身姿妖娆的补气黄芪娃娃,充分慰藉自己的心情;甘肃省博物馆新推出的“甘肃不土特产”系列文创,在文创赛道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子,通过模拟现实场景、设置互动环节等方式,让现场的游客惊喜连连。不再仅仅盯着博物馆里的文物,当地的特产天水麻辣烫、陇西黄芪、定西土豆,都被甘肃省博物馆的文创团队拿来作为创作的素材,不断推陈出新。

甘肃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宋冰:“文化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总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那么一方水土必然也养育一方文化。博物馆作为博物来讲,不应该仅仅基于历史文物等这些局限性。既然博物,应该涵盖更广,外延更广。”

2024年,文创经济呈现爆发态势,文创产业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更是推动了文化和一些行业的交融,创造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而其成功的密码,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也离不开精心策划和不断创新,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用创新性手段激活了传统美学的时代生命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原文有删减)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