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摆脱传统零售思维
作者 | 胜马财经李察
编辑 | 欧阳文
在大众的传统认知里,黄金作为兼具保值增值属性与装饰价值的特殊商品,向来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一席之地。
然而,近段时间以来,尽管国际金价一路高歌猛进、屡创新高,黄金首饰企业却集体陷入业绩下滑、门店收缩的泥沼,周大福、六福集团、周生生等行业巨头概莫能外。
胜马财经注意到,黄金首饰市场在金价 “高光” 时刻的 “卖不动” 谜题并非首次出现,这般看似矛盾的景象背后,实则隐藏着复杂且多元的经济逻辑与市场因素。
黄金巨头业绩普遍承压
从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看,黄金首饰行业正经历着一场严峻的 “寒冬”。以周大福为例,截至今年9月30日的2025财年上半年,营业额为394.08 亿港元,同比大幅下降20.4%,净利润更是暴跌44.4%。同期,六福集团实现收入54.49亿港元,同比锐减27.2%,归母净利润同比大跌53.9%,经营利润、期内利润等关键指标也呈现出超50%的下滑幅度,黄金及铂金产品销售额同比减少 24.1%。
周生生、潮宏基等企业同样未能幸免,前者上半年集团整体零售额同比下滑13%且净减少22 家门店,后者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双降,毛利率和归母净利润率也随之下滑。
这些行业头部企业业绩滑坡,与金价走势形成鲜明反差。胜马财经注意到,国际黄金现货价格从今年4月约2328美元/盎司涨至9月的2634美元/盎司高位,涨幅约13%,国内足金首饰单价也纷纷突破800元/克。但高涨金价并未成为企业业绩增长 “助推器”,反而成 “绊脚石”。
一方面,金价飙升大幅推高产品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尤其在采购环节,企业面临更高资金投入获取黄金原料,成本压力层层传导,侵蚀盈利根基。
另一方面,消费者面对高价望而却步,金饰需求大幅下跌,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金饰需求较去年同期骤降34%,销量创下2010年以来同期新低,低于十年均值36%。
再看门店运营层面,周大福内地零售点数量从半年前7207个减至6968 个,减少239个,香港和澳门地区零售点也减少3个;六福集团全球净减少175间店铺,“六福” 店铺净减少 186 间。
门店收缩是企业对消费市场遇冷、单店效益不佳的无奈之举,折射出黄金首饰线下零售遭遇的重重困境,曾经依靠门店扩张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份额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在当下高金价、低需求的市场环境下难以为继。
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市场 “困局”
事实上,在黄金饰品卖不动的背后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因素在共同作用。
一方面是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转变,高金价点燃消费者观望情绪,克重大、客单高的传统黄金首饰消费趋于谨慎。以往部分消费者购置黄金首饰兼具装饰与投资目的,如今金价高位波动,投资风险攀升,保值增值预期不明,购买决策被延迟或搁置。
同时,年轻消费群体崛起,消费偏好多元且注重个性化、设计感与性价比,低克重、融入国潮等中式设计元素的黄金饰品更受青睐,传统黄金首饰厚重、款式单一形象渐失吸引力。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奢侈品牌跨界入局黄金珠宝市场,凭借深厚品牌底蕴、卓越产品设计研发能力(如卡地亚、梵克雅宝在高端珠宝设计制造科技上优势),抢占高端市场份额,冲击中国传统黄金品牌。
本土品牌多处于零售品牌阶段,侧重于渠道拓展、铺货销售,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端化、年轻化常流于店面装修与价格调整 “表面功夫”,缺乏核心竞争力与品牌护城河。
另一方面则是行业渠道扩张 “后遗症” 显现,过去数年,以周大福为代表企业开启快速渠道扩张下沉之路,门店数量逼近饱和,而市场容量增速未及预期,导致门店投资回报率下降,同店销售大幅下滑。
如今在终端消费疲弱下,库存积压、周转率下降成为行业普遍症结,经销商为减压、应对不确定性,计划削减黄金产品库存,众多门店在营收下滑、成本高企双重夹击中,无奈步入 “关闭潮”,行业渠道扩张红利期已然终结。
尤其是值得一提的是,传统黄金零售多聚焦产品售卖,“坐店等客” 被动营销,忽视产品创新设计、数字化运营赋能及生活方式服务理念植入。
在市场多变时代,难以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高效触达目标群体,品牌响应速度迟缓,应变能力薄弱,对比国际奢侈品牌以客户体验为核心、数字化全流程运营,差距显著,限制本土黄金品牌发展。
胜马财经认为,黄金首饰市场当前困境,是内外部因素共振结果,是行业粗放发展 “积弊” 在外部环境变化下集中爆发。
但危机并存,困境亦孕育破局契机。对于本土黄金首饰企业而言,要借鉴老铺黄金成功经验,深耕产品差异化赛道,强化古法金等特色工艺传承创新,融合国潮文化讲好品牌故事,塑造高端产品品牌形象。
同时也应以创新设计驱动产品升级,契合年轻群体审美需求。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线上平台精准营销,摆脱传统零售思维,围绕黄金饰品打造生活方式提案,赋予产品情感与文化附加值。以全新姿态迎接消费新浪潮,开拓价值新蓝海,或许才是黄金企业们新形势下的破局之道。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