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嵌入城市“大棋盘”
1993年,美国规划学者彼得·卡尔索普首次提出“公共交通导向开发(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理念,针对美国城市化发展中因出现中心区衰落、过度依赖家用汽车等问题,倡议在以公交枢纽为中心、步行10分钟以内距离的区域集聚工作、商业、居住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发展模式。这一策略很快在世界各地的城市运营中付诸实践。
在伦敦、东京、新加坡,商业综合体这样盖上“地铁上盖”,嵌入城市“大棋盘”。
伦敦:临近式开发:有效分流人群
在欧美国家,一般而言,公共交通站点相对独立,很少会与建筑直接整合,而是通过设计手段有机联系。同时,由于城市密度本身就较低,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车站和建筑的分离设计,将更多力量投注到站点周边城市区域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城市微更新。
伦敦的金丝雀码头是一个多轨道线路开发的典型例子。金丝雀码头站位于伦敦金丝雀码头地区,坐落于伦敦道格斯岛,它的站域范围有大量的办公与商业开发项目,是伦敦重要的金融区和购物区,也是一个典型的旧城更新项目。金丝雀码头有两条轨交线经过,分别是Jubilee线(伦敦地铁欢乐线)与伦敦DLR(伦敦临港轻轨)。
该站点建立了立体分层化的人行流线,通过地下商业街连接轨道交通站域范围内的各个商业、办公建筑,将公共空间从单一的地面扩展到不同标高的地下空间——在地面设置品质良好的开发空间和滨水空间;在交通层面将步行、机动车、轨道交通等不同的交通方式进行立体分层,形成了衔接良好的综合交通系统。
该站点的一大特点就是轨道交通站体位于开发区的边缘,站体另一侧是大面积的火车轨道和低密度的旧城区,而金丝雀码头则为高密度的混合式开发区。这与该区域的地形条件有较大关系,因为金丝雀码头区域原有大量水域。
这种临近式开发对于整体开发规模不大的商业中心而言,是较为适宜的方式,能够较好地分散人流,避免办公区域人流的混杂。
新加坡:分布式开发:打造高质量生活中心
新加坡以公共交通为先导的城市开发,更偏重于“去中心化”,其特点为:在接驳公交沿线,以零售商业为核心,整合多种社区服务、娱乐、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中心型、枢纽型站点的大尺度综合开发固然引人关注,但广泛分布的社区型综合商业体,同样是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核心单元。
1971年,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颁布第一个概念规划,奠定了现今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在这一规划中,围绕城市商业中心区和自然保护区形成了“环状”的城市形态,确定了一个由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MRT(Mass Rapid Transit)串联的新市镇格局。1991年,规划在“环状”形态基础上增加了5条放射状“廊道”,进一步“去中心化”,形成星群城市形态。在此基础上,商业中心实行层级化划分,分为区域中心、次区域中心、边缘中心等层级,分布在轨道交通沿线。通过对各级中心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实现了城市中心区人口的有机疏散。
如今,新加坡的新市镇逐渐发展为将交通基础设施与土地利用紧密结合的卫星镇,探索出一种基于高密度亚洲城市背景下的公交社区发展模式。
新市镇中心作为大运量轨道交通与商业、餐饮、社区公共空间的综合节点,成为各新市镇居民的公共生活中心,甚至扮演着更高层级的城市区域中心。
对新加坡23座新市镇中心的轨道交通500米站域空间的功能设施统计显示,约87%的站域空间拥有购物中心、幼儿园,并普遍配置图书馆、社区中心、小学等多种公共服务设施。围绕站点布局形成的小型生活圈保证了居住、商业、文娱、绿色开放空间在步行尺度下的可达性,创造了全新的公交社区生活。
金文泰位于新加坡西南部,是建屋发展局规划开发的第8个新市镇,1988年开通地铁,与金文泰地铁站接驳的金文泰广场综合体则于2011年兴建完成。作为一项重要的市镇中心更新项目,该综合体整合了轨道交通站点与公交枢纽站、商场、图书馆、住宅等复合功能。
其中,金文泰站是位于城市交通干道上方的高架车站,所形成的核心区位于车站西南侧,与小贩中心、食阁等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纯步行街区。
与金文泰相比,榜鹅位于新加坡东北部,代表了新加坡新一代的市镇规划理念。轨道交通榜鹅站是地铁(MRT)与轻轨(LRT)的换乘站,尽管开发强度更高,但在规划理念上也更加注重居住空间与开放空间的融合。其周边公园绿地面积较金文泰站更大,占所有用地的8%,这些公共绿地更好地平衡了高居住密度条件下的宜居性与生态性。
东京:集聚式开发:创造新的“巨无霸”
相较而言,亚洲国家城市空间资源紧张,在以公共交通枢纽为中心开发多种城市功能的进程中,更为立体、集聚。
以站体为核心的商业建设嵌入城市大棋盘,构建新的“巨无霸”,新宿站区域成为“新都心”的过程是典型案例。
新宿区是日本东京都中心城区即区部23个行政区之一,在东京都内中央偏西的地带,轨道枢纽新宿站处于东京都环形轨道山手线上,包括地面和地下的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在此汇聚。
新宿站共有36个站台、200多个出入口,如果包括由地下通道连接的新宿西口站和西武新宿站,则平均每日利用人数近400万。
在东京都区部23个区中,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3个区习惯被称作“都心”。二战后城市化中出现地方中小都市、村落人口外流导致过疏,人口向三大都市圈尤其关东的东京都市圈集聚,出现东京一极集中的过密现象。为此,日本国土空间规划致力于解决过密过疏和单极集中问题,决定把以新宿站为核心的地区建设成副都心。在新宿枢纽发展中,交通设施与商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是其显著特色。
最初,新宿等交通枢纽在规划中是斑点状的商业地区,商业用地较少。日本颁布多种政策,扩大了以车站为中心的商业地域范围。新宿站西口广场周边建设的百货店,包括1962年的小田急百货店、1964年的京王百货店。
消费的便利又吸引更多人来往于轨道车站。此后,1971年京王广场酒店、住友大楼、三井大楼相继建成,新宿站周边高楼林立。商业、酒店、大企业总部的集聚带来土地价值进一步升高。1991年新都厅在新宿西口建成,东京都行政机构迁移过来,至此,新宿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都心”。
土地的高密度利用,是新宿站的一大特点。车站空间的立体开发包括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地面建筑的高层化。
在新宿,先建的地铁线较浅,后建的只得在以前地铁线的下方走线,有些地铁建在地下5层至7层深。新宿地下空间开发始于1959年地铁丸之内线新宿站开业,同一时期新宿站到三丁目站之间地下道路建成。1966年改造新宿站,建成了新宿站西口与小田急百货大楼合二为一的大楼,把该地原来的商店等转移到地下,建成了新宿首条地下街。1973年新宿Subnade、1976年京王Mall开业,新宿主要地下街初显雏形。
建筑高层化是空间立体利用的另一种方式。当时东京建筑物平均高度较低。有限的高层建筑主要是商业和办公类大楼。新宿站第一栋高楼是1971年建成的京王广场酒店,之后又有多栋高层建筑出现。1991年,利用东京都厅迁移到车站西口的机会,这里建成了从南口到都厅连续不断的“一日街”(One Day Street)。
如今,以新宿站为核心的“新都心”集聚了各种机构、各种功能,成为东京都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存在。
新宿站地面轨道线南北向排列,商业区分布于轨道线东西两侧,地下步行道把两侧地块连通起来。新宿站东侧不远处是东京最热闹的街区歌舞伎町,集中大约3000家各种规模和风格的酒吧、俱乐部、旅馆等娱乐场所。东口南侧是百货公司与商店街云集的商业地区,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高岛屋时代广场、连锁书店纪伊国屋的总社。新宿站西口有东京都的行政中心东京都厅舍,周围是许多大型企业总社使用的摩天大楼。新宿站周边高校有早稻田大学、东京理工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