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冀昱樵】在近期举行的2024年西塘汉服文化周上,随着古朴庄重的鼓乐响起,上千名来自海峡两岸的汉服爱好者组成32个主题方阵,在浙江西塘古镇内展开巡游。身着不同朝代典型服饰的汉服爱好者们迤逦行来,仿佛从历史的长廊中走出。中国台湾词人方文山身着明制汉服现身活动现场,这已经是他发起这项活动的第十二年。方文山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十二年间无论遇到怎样的挑战,汉服周的活动都没有中断,这是他对推广汉服文化最坚定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岸汉服爱好者在西塘古镇共同演出西游题材情景剧。(图源:人民网/张盼 摄)

“创作来自一个人的价值观。我创作这么多体现宋词底蕴的国风歌词,像《青花瓷》《菊花台》和《烟花易冷》,都诠释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这种感情还延伸至其他文化领域,比如汉服。在推广汉服文化的过程当中,我能够感知到那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方文山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表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挚感情。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这些经过精雕细琢的歌词构建起无限悠远的美学意境,在不同风格曲调的渲染下陪伴华语世界一代人的青春。方文山把这些歌词当作电影剧本一样创作,收集时空背景,借助宋词的韵律营造文字间的场景美感。

方文山说,他最喜欢的词人是李煜和李清照。从学生时代起,他就能够在千百年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吟唱中感受到中华美学。“我喜欢美学调性一致的内容。中华文化的韵味不是浓妆艳抹的,而是更为优雅。”在创作歌词的过程中,方文山对中国传统文化向纵深探索,渐渐在其他文化品类中也看到这样令他醉心的美学调性。

如今,认同汉服、接纳汉服、热爱汉服的年轻群体越来越庞大,方文山在欣喜之余将目光转向了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书法艺术。他认为,书法是所有中国艺术领域里很特别的存在,因为很少有一种文字可以书写出来当作独立的艺术品来欣赏,而真正要复兴书法艺术、并吸引更多年轻人拥抱书法艺术,就需要让书法同现代生活更多地产生交流互动。

“通俗流行文化是很好的一种助力,”方文山说,借助影视剧、流行音乐等形式,受众可以直接看懂、听懂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并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个人艺术创作巡回展中,方文山将创作的歌词、书法形式、潮流艺术熔于一炉,制作成百余件艺术品。他的25首中国风歌词所承载的浪漫情怀在陶瓷、版画、各种潮流艺术品等载体中得到具象化的呈现,更易于被看见、被理解。

“我比较幸运,流行音乐会得到更多关注,所以我做的内容会更容易被传播和扩散,”方文山坦言,“而其他文化种类如果想提升影响力乃至走向海外,还是需要不断积累力量,借助流行通俗文化的渗透力和扩散性,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给更多受众。这样中华文化之美才能传得更远,更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