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候异常?北半球高纬度偏暖低纬度对流活跃

今年11月以来,亚洲高纬度地区气温一直处于持续异常偏高的状态,作为冬季冷库的西伯利亚,这个冬天仿佛在悄咪咪的生火,气温高到离谱。到12月上旬,西伯利亚最低气温竟然没有跌破-50℃,与过去几年动辄冲向-60℃的寒冷记录形成鲜明对比。而在北半球的另一端,被誉为世界冷极的奥伊米亚康和雅库茨克地区,12月上旬的平均气温更是打破了同期最高纪录。奥伊米亚康的气温比常年同期足足偏暖了15.5℃,这一数据惊人地凸显出高纬度地区的异常暖化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也在低纬度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MJO(季节内振荡)湿区相位在第五区的振幅进一步加大,南海附近的热带对流活动明显增强。从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到,从孟加拉湾到菲律宾一带,密集的对流云团接连生成。其中,越南南部近海甚至出现了一个气旋性环流中心,虽然受东北季风的强势干扰和风切影响,这一系统难以整合成台风,但东北季风激发不断对流,导致其混乱的对流结构依然带来了强降雨,越南及周边地区面临暴雨和洪水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菲律宾附近台风信号出现,超强台风不能排除

随着MJO湿区逐渐向东传递,菲律宾以东洋面对流活动将更加活跃。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区域的海温异常偏高,低纬度洋面仍然有大面积30℃以上的水温分布,这为台风生成提供了强劲的能量支持。超级计算机的集合模式显示,未来十天内,这一洋面可能形成台风甚至超强台风的信号,部分成员的模拟结果甚至标出了红色路径线条,表面有几率台风可以达到达到超强台风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网友要问了,高纬度严重偏暖与低纬度的热带对流活跃是否意味着暖冬已经确立?其实,答案并非如此简单。西伯利亚的极端暖化,虽然直接表现为气温偏高,但冷源本身并未消失,而是受异常的西风带扰动挪窝到了更南的位置。这意味着,冷空气正在以一种更分散、更频繁的方式影响中低纬度地区。事实上,我国从11月下旬开始已经进入冷空气的车轮战,一波接一波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带来了气温的过山车。虽然西伯利亚本身偏暖,但这并不妨碍冷空气在中纬度地区的频繁活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低纬度的热带扰动也可能与冷空气形成协同效应。一旦台风生成并向北移动,其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时,可能加剧冷暖空气的对抗。台风北侧的偏北气流引导冷平流南下得更深,不仅可能导致南方地区降温,还可能在华南和江南等地触发寒潮级别的冷空气侵袭。简言之,高纬度的暖化和低纬度的暖湿异常,非但没有保暖作用,反而可能通过大气环流的传递作用,带来阶段性的“冻哭”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阶段性冻哭或不可避免,气候波动你准备好了吗?

展望未来一周,我国多个地区的气温将转为持续偏低状态。北方部分地区可能遭遇更为强烈的降温过程,而南方,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居民,也需要提防寒潮可能带来的显著降温。更糟糕的是,如果台风与寒潮叠加,暖湿气流的北抬或冷平流的南压,可能进一步加剧局地的极端天气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高纬度到低纬度的异常现象,气候的复杂性正在一步步展现。冷暖空气的频繁交战,以及台风的潜在扰动,为今冬的天气格局增添了诸多变数。无论是北方的持续降雪,还是南方的寒潮入侵,都需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对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冬季衣物、供暖设施和交通出行的准备工作需要更加充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虽然表面上看,高纬度地区的极端暖化和低纬度的暖湿异常可能让人产生暖冬的错觉,但背后复杂的环流调整和能量传递,实际上提示着我们需要对冬季的阶段性寒冷保持高度警惕。这个冬天注定不平凡,它可能既有“暖”的错觉,也有“冷”的真实考验,各位朋友可要做好十足的准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