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46年国庆节之际,在中国大西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一条公路悄然出现。

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

这里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夏天地表温度可达到80摄氏度,冬天零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令人生畏的大沙漠中,贯穿大漠南北,长达522公里的“塔里木沙漠公路”犹如一条绿色长龙蜿蜒曲折,朝着沙漠深处延伸。

然而,如此壮观的沙漠公路上,却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开车经过整条公路会发现,每隔三四公里就有一口水井,每一处水井内又住着一对夫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有的在此坚守16年,有的夫妻来第二天就回老家了。

如此恶劣的生存条件,为何有源源不断的“水井夫妻”来到这里,选择住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死亡之海

如果有一个在沙漠工作的机会,你会愿意去吗?

夫妻一起守护,吃住都在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每天面对的就是一片茫茫沙海。

塔克拉玛干,维吾尔族语意为“进去出不来”,这个被称之为死亡之海的地方,让无数人敬而远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但蒸发量却是它的150倍以上,每到夏季,地表温度能飙升到七八十度。

在地上打一颗鸡蛋,不出几分钟,鸡蛋就能被蒸熟。

然而到了冬天,这里气温骤降,夜间温度能降至零下,一滴水落下,迅速成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变幻莫测的流动沙丘如同“人间炼狱”一般让人们对塔卡拉玛干沙漠感到恐惧,毫不夸张的说,想要在这里修建公路,无异于痴人说梦。

沙漠中沙土松软,根本无法承载公路的重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工程师们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他们用芦苇方格固定沙丘,这样看似简单,但芦苇秆插入沙中,形成一个个网格。

这也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沙子的流动,为路基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金台资讯

路虽然修好了,但由于地处流动的沙漠之中,如果只是这样光秃秃的一条路,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用不了多久路面就会被流沙吞没。

为了解决防沙难题,供人们在道路两旁猜种防风固沙的沙漠植物,例如红柳、胡杨、沙枣树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在塔里木沙漠公路两侧,一棵接一棵巨大的树木形成防沙绿化带,紧紧的保护着道路两旁。

为了维护这条绿色通道,工人们还在公路两旁铺设了完善的水井灌溉系统,每隔四公里建设一座水井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8座红顶蓝墙的小房子,在一片绿荫中格外显眼,而每一个水井坊中,都住着一对“水井夫妻”

他们也是这片死亡之海中,唯一的守护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艰难生活

这些水井不仅仅要为沿途的植被提供浇灌,还要给过往的车辆和行人提供生存的水源,帮有需要的人解决汽车故障等等。

这些,都是“水井夫妻”的任务。

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养护四公里范围内大约40行、20万棵树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

有的夫妻坚守了16年,有的来第二天就回家了,不因为别的,因为这里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

42岁的王长生和他的妻子王升桃住在“46号水井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长生夫妻俩

他们的屋子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这里条件简陋,没有电力,没有冰箱,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设施都缺乏。

房子周围充斥着柴油发电机刺耳的轰鸣声,每天要持续12个小时,他和妻子也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尘暴一来,飞沙走石天地连成一片,大白天也伸手不见五指,有时候睡一觉起来,床上身上全是沙子,有时候连饭菜都掺和着沙子让人无法下咽。

就是这样的生活,王长生夫妻俩一年有9个月就要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与世隔绝的环境生活中,他们除了要面对沙漠的干旱和酷热,最难以忍受的就是无尽的孤独。

水井夫妻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浇灌,平时这里没什么人来,几乎每天,能见到的活人只有夫妻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井夫妻记录的沙漠天气

大多数时候,空旷的公路上,除了在两侧坚强生长的植物和偶尔疾驰而过的车辆,就再没有其他人和物

从早到晚,孤独充斥在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孤独的守护者

从2003年开始,这条沙漠公路全线采用滴水浇灌技术,从此2000万株抗旱耐碱的沙生植物在此深深扎根,与大漠的恢宏壮美交织在一起。

因为要保障沙漠中植物的生长,科学家们在预埋浇灌系统时,怎样浇,怎么输送都设计的十分精密,以此来保障水源的最大利用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央视网

而对于水井夫妻来说,他们每天都要检查管道是否有破损,以此保证水源正常输送,同时还要修剪植物照顾他们生长。

每天早上9点整,水井夫妻们要定时打开滴灌阀门测试水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010号水井房值守的安国正和宋雯夫妇

这些年还好,水管上都安装了智能阀门可以直接检测,一旦发现水压表异常,他们就能通过定为准确的找到漏水阀门。

有的水井夫妻还专门绘制了一张阀门地图,方便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赶去维修。

因为条件艰苦,这里没水没电,一缸水衣食住行都靠着这一缸水用一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电,他们只能靠煤油灯生活,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他们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吃饭,大多的事物都是干粮和罐头。

夏天他们要忍耐酷暑炎热,到了冬天,夜里气温降低到零下他们只能靠着一个简陋的煤炉取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8个水井房中,每个都由一对夫妻值守,值守的家庭大多来自河南、陕西、四川等地

他们有的是退伍军人,有的是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村,但他们愿意留在黄沙之中为了祖国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或许是为了生计,也或许是为了责任感,他们坚守在这里,坚守着心中的责任。

如今,这条沙漠公路也成了旅游打卡的“网红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旅行者驻足此处,不管是任何一家水井夫妻,他们总是热情的招待路人,分享他们在这里的生活。

在路人镜头下,这些水井夫妻中的女人总是热情开朗能说能唱,身旁的丈夫则低头忙碌着手中的活。

偶然夫妻俩抬头说说话,但他们眼神中的爱意是藏不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中国石油报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塔里木沙漠公路一段护坡上,这两行巨幅金色大字,正是千千万万基层石油工人的真是写照。

也正是这样的胸襟和情怀,才能创造了一片沙漠中的无数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1.浙江日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108个“夫妻水井房”——探访生命禁区的守绿者》
2.金台资讯:《大漠深处守绿人》
3.央视新闻:《一份责任 一份担当 436公里绿色背后是“守井人”在坚守》
4.中国石油报:《沙漠公路里的“别样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