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翁同龢人际交往与晚清政局》
作者 | 谢俊美
政治人物的大起大落,历史上屡见不鲜。遇到这种情况,一是忧郁而死,一是寻求精神解脱。而精神解脱的方法,往往求助于佛经教义,希图藉此使自己心灵趋于平静,精神肉体得以解脱。
自宋代以来,一些著名的官员、文人,无不与禅宗有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瓜葛,如苏东坡、黄庭坚、柳宗元等均有类似的情况,他们“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他们被佛界你为“居士”,虽信佛,但有家;虽有家,但皈依佛法。翁同龢显然属于黄、苏、柳这类情况。革职编管后,筑瓶庐于虞山西麓,“老去襟怀渐近禅,岩扉寂静谢尘缘”。自号“松禅”、“瓶庐居士”、“松禅老人”。日读《法华经》数页,月读《法华经》一遍,“以静吾心”,过着似僧非僧的生活。
晚清禅学的特点之一,即禅学日益大众化,士大夫的文字大多带禅的意味,翁同龢晚年日夕诵读《法华经》,说到底就是要将经义中的有关内容改造成供自己受用的思想养料,造就一种随缘任运的处世态度,来对待人生的出处穷通,行藏用舍。具体地说,就是要摆脱当时难堪的处境,从残酷的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一叶宁静。
佛的本意就是觉悟的意思。“佛法至要,本乎明心,“佛法是觉悟人法,是要一切众生觉悟自己的本心(即佛心),领悟到心即佛、众生即佛的本来面目。士大夫参禅必须先要有话题,由有话语、话题,进到无的境界。自宋代以来,僧徒乃呈士大夫参禅的办法大致有文字禅、看话禅和默照禅。所谓文字禅,就是借助文字的形式来体现禅门旨趣、见解、禅意等禅修方式,乃至禅宗历史等内容,主要采用古德语录、公案话头,禅门偈颂、文艺诗歌等形式来表达。这种禅修法又叫“绕路说禅“,不点破,意会面已。所谓看话禅,用宋代高僧径山宗杲的话来解释,就是叫人单看话头,发起猜疑、日用间舍等一切伎俩,直到“参透”言相而消解言相意路,回到无言相的前语言、前意识状态,境界豁然开朗面破疑、怡人。看话禅的具体作法,就是聚精会神地参究一段语句或字的任何含义,将所参的语句或字仅仅当作克服“妄念”和“杂念”通向“无念”或“无心”的解脱境界的一种手法。所谓默照禅,就是主张用神秘的“默”或“照”知道真相。类似于今天的心理学,以其无所建立,无所着意的“默”和“照”来敲开“本来面目”的神秘大门。
从目前所见到的翁同稣资料来看,特别是他的诗歌中虽偶然见有禅门偈语,但总的来说,翁同解在佛经教义方面并无文字禅方面的内容,他对禅宗经义本身既无发明,也无阐释。他的参禅修法主要集中在看话禅和默照裨,其中又主要是看话禅。晚年诸多回忆文字,率多缘于看话禅,但参禅的话头并不多,而所参程度极为有限,他说“老来襟怀渐近禅”,这是自我标榜,其实根本未进。他读经参禅其根本目的还是“经为己用”,带有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这种看话禅的参法,严格地说,必须要有充分心理条件和文字修养工夫,方能力大功深。首先要有参话头,“以话头破万疑,开真心地”,按照禅门大德虚云法师的话说,就是要“明悟自心,澈见本性”.即“明心见性”,一话头摄万法,方能砭疑成悟。所参话头只是一把切断熟悉的“刀”,以此“一“扫荡一切烦恼,使心灵空静,话头要放在日常生活中参,于行立坐卧,刻刻留意。
参话头的首要条件是“静心”,放下颠倒心、分别心、心厌心等,“但将妄想颠倒心、思量分别底心,好生恶死底心、知见解会底心、欣静厌闹底心,一时按下,只就按下处看个话头”,也就是将能思之心放下,此时之心虚空无有一物,话头始现,久久得虚静之用。其次,要有个人手处,即“须自有个明白处始得,若非明白处,唤然造次参学,则无究了之旨”从这两个条件来看,翁同部并不具备,或者说,根本未按禅门参禅的路子去做。
他始终未能“静心”,去找话头。在他晚年的日记和有关文字里,始终留念在朝的风光岁月,丝毫没有对自己廷对时,向光绪帝“大声发声”的反省和忏悔;没有对与自己政见不合的同僚动辄“大声训斥“或“拂袖而去”的作风表示丝毫歉意:没有对自己施政中“先入为主”的专断、对国家造成失误表示任何自责;他不停地改自己的日记,凡是于己不利的文字和人事加以删改,更多的是为自己往昔的言行进行辩护,甚至诿过于政敌。始终认为自己过去在朝尽瘁王事,并无大错。对于未来,一直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1899年,他的政敌、军机大臣刚毅奉旨巡视江南,翁同龢竟然忧谗畏讥,头戴小帽,身坐蓝布小轿,前往苏州与刚毅“会面”,门生斥其此举“极不得体”。诸如此类还有。足见其常情未断,名利之心缠绵不去,并未真正去话头,“明心见性”。
看话头的第三个条件是耐心。静心参修是一个漫长的身心俱进的过程,急切不得,这点在翁同龢身上表现得也非常突出,他越是急切地想摆脱面前的烦恼,就越是摆不脱。始终未能做到心无挂碍、身心平和地去总结过去,面对现实。当然现实的震荡也让他难以静心,他一直处于惶恐不安与幻想之中,常常夜间“闻霹雳声”,梦魔缠绕,惊惧而醒,惟恐遭遇到不测,特地在瓶庐门边凿井一口,“随时作自裁之用”。
1904年慈禧太后颁谕“赦免”戊戌案内人员,又引起他的幻想:“微臣若邀此宽典,虽一息尚存,当伏谒君门,”事实上,直到他去世,帝、后仍余恨未消,根本不会宽赦他。如不是宣统改元,他与两江总督端方的一段惜缘,奕劻、那桐、盛宣怀等人从中帮忙,江南官绅人士的大力呼吁、奔走努力,他根本不可能顺利地开复处分。
所谓默照法,就是静坐守寂的方法。“默“是空心工夫,是定功;“照”是见性体空的过程。默、照一体无二,默与照依存,默处即照,照功即默。静坐守寂的“默”与观照空相的“照”“虽空而妙,虽虚而灵,虽静而神,虽默而照。”它不需要参禅者抛弃世俗生活,“茶里、饭里,喜时,怒时,净处、秽处,妻儿娶头处,与宾客相酬酢处,了私门婚嫁处,都不受影响”,它不要求参禅者“咬菜根,苦行志”那样去枯坐。禅宗主张不要著于言默相,认为“默若有相,仍是奚缚”,若做到“言若离相”,方能“处处解脱”。
翁同龢时有“默念此生”的事,但纵观他的“默”“照”参禅功夫很浅,或者说,近乎没有,始终是“默照分离”,“言默皆背”,默里有相,“背觉含尘”,未能达到清净解脱的地步。
翁同龢参禅修法始终停留在有限的“自谴”和有形的“避祸”,未能入参到“无我”的虚空及“返朴归真”的地步,还与其“境界”有关。这里的所谓“境界包括外境界和内境界。外境界指身外环境而产生之心理现象;内境界是指自己内心的思想,诸如回忆、猜测、推敲、思考等。在这方面,外境界始终处于未变的状态:一方面是政治环境对他越来越不利,继戊戌政变、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之后,接着是“废立事件”,又接着是义和团运动发生,袁昶等“五大臣”被杀,八国联军侵华、帝、后西逃、辛丑议和……这些虽与他无直接关系,但均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戊戌变法有着某种联系,与其有关联,不少臣僚仍在追究他在职时的责任,使他深感恐惧:另一方面,由于他立朝四十余年,又久典闹班,多次主持乡会试,故门生弟子遍布朝内外,其中有不少人为他“辩解”,对他表示“同情”,甚至为他鸣冤叫屈,这就助长和增添了他的侥幸心理。当然,他的家族也抱有受屈的心态,翁同龢出殡之日,翁氏后人以“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两牌开路,补告上写满了翁氏生前担任的各种大小官职和太后、皇帝的各种赏赐,最能表达翁氏家族对朝廷的不满。他们当然不会去改变他的心态,帮助他参禅入悟:外环境的这两种情况严重束缚了他的内境界,使他内境界的入参始终无法顺利地进行,由此引起的内心的思想过滤、反思不能深刻,始终无法让自己的精伸引向解脱层面,只能使自已沉陷于惶恐、忧愁、侥幸、幻想的复杂交叉的心理状态。
翁同龢参禅无果还同他背负“世宦之家”出身这一沉重包袱有关。常熟翁氏本来出身寒微,翁咸封以上数代连,“饮饮不继”,一日三餐都很困难,只是后来中举才逐步改变命运。翁咸封以后,从翁心存到翁同书、翁同爵、翁同龢,再到翁曾源、翁曾桂、翁曾翰、翁斌孙等,不是父子同朝,同为帝师,就是兄弟同为督抚;不是叔侄连魁,状元及第,就是祖孙同时入闱,衡文拔士,如此显赫家族,当时实属罕见。“臣世受国恩”,家族显赫的声势,个人的功名地位,世代为官带来的巨大利益诱惑,在翁同龢那里已根深蒂固,时至今日,翁氏后人一提到显赫的家世,犹津津乐道,沾沾自喜,并以此为荣,骄矜傲人,可以想见,在翁同龢政治上遭到雷电般的强击之后,要他在短时间内,靠几本佛经、几句参语就能彻底了悟,知过自谴根本不可能。境界,无论是外境界,还是内境界,从哲学上说,都是客观的,清楚而明朗,如同镜子一般,但对于世代为官、功名利禄久系于心的翁同龢乃至整个翁氏家族来说,是很难抛弃原先的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在这种情况下,要他逼着心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即“自识本性”是很难做到的,也是不现实的。
1904年7月4日(光绪三十年五月二十一日)翁同龢去世,死前自撰挽联:“朝闻道,夕死可矣;今而后,予知免夫。“他在这里讲的“道”是什么?大可探究。
翁同龢这里讲的“道”显然不是释道的“道”,而是儒家的“道”。在临终前,翁同龢还向守候在他身边的家人口占一诀:“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他的自挽诗和临终口诀,当然不是一时即兴而发,而是深思熟虑已久。由此看出,他直到去世之前,精神状态始终还处在世俗层面,内心充满了怨恨。对外境的强烈排斥和抵制,强化了他内境的株守,心理变得日益狭隘,这当然是苍白无力和万般无奈的反映,从参禅修法的视角来看,他无法进入悟道,结果只能是“默照脱节”,“言相纠缠”,以致人们对他的参禅不能不表示怀疑,虽不能指为标榜,至少可以说是失败的。出现这种现象与士大夫处境优越有关,士大夫因为富贵,衣食无忧,所以修炼时在生死魔网中出不去,解脱不了,不能见性。
翁同龢是晚清政坛上有影响的人物,他的参禅修法只是他思想行动的一部分,但人们从中不难看出他人生中的某些致命弱点。政治上,如他自己所言,常常“机智自用”,投机取巧。朝廷议事,“往往巧藉事端,刺探圣意”,以致引起光绪帝的不满,斥责他“其跋扈情形,事后追维,殊堪痛恨”。在文事上,一直以己见为主,听不得他人意见。如在户部任上,与徐用仪、孙诒经、张荫桓供事,常常发生不愉快的争论。殿试录取张謇为元一事最为典型,大学士张之万为主考官,翁氏执定己见,非张氏为元不可,张之万因他身为帝师,便不愿与之计较,与其他同僚议事,率多如此。以致长期以来,他仰仗帝师身份,处处“得意”,事事“顺心”,养成一种“唯我独尊”、自以为是的作风。一旦遇上横逆,便陷于孤立,无可收拾。
朝局如此复杂,人际关系那么紧张,自己又不能痛加反思,虽归田里,心实难以宁静,所以,似僧似俗的参禅修法,他根本无法也不可能入悟,“大千世界微尘等,何事长留未了因。“他的这两句诗写得不错,可惜并未根绝尘缘,因为诸多因素不能放弃,所以最终未能找到解脱的“未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