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10日,四平市生态环境局、四平市司法局、四平市公安局、四平市人民检察院、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在四平市政府召开四平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工作新闻发布会。

四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蔡秋波介绍了近年来四平市深入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两打”工作)”和“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面工作情况,并与市公安局生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副支队长葛金亮、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姜砚一同,就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介绍,四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治理,凝聚行政执法与司法力量,构建“一体化”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格局。全市各级负有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不断强化协作、密切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关部门健全完善衔接机制、强化保障措施,探索形成“府院联动”、环境协同治理等制度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为全面落实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全国持续开展“两打”工作部署,市生态环境局与市公安局、市检察院联合制定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一是将“两打”工作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紧盯非法排放、倾倒、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聚焦化工、养殖、供热、垃圾焚烧等重点涉水、涉气行业,严厉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正常运行的违法犯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倒逼企业守法经营。

二是将“两打”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相结合。结合排污许可证平台、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数字化手段,加强对各类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研判,提升违法犯罪线索的发现、分析、溯源、查处和精准打击能力。

三是将“两打”工作与各单位专业优势相结合。强化部门协作配合,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检察院等部门加强协作联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畅通信息通道,实现信息交流和整合。近年来,四平市共查处“两打”案件7起,其中,涉嫌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案件2起,涉嫌危险废物污染环境违法犯罪案件5起。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市生态环境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六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机动车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重点打击使用OBD作弊器等作弊装置、不检验直接出具检验报告、换车替检、篡改计算机记录结果等典型违法行为。整治工作坚持高位推进、会商研判、信息共享、统一行动。这期间,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征集问题线索的通告,广泛征集违法线索,依法从重、从快查处一批机动车检验领域的弄虚作假行为。

截至11月末,四平市排查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30家、维修机构9家,实现了全覆盖,目前已立案调查19起,罚款136万元,违法犯罪线索均移交公安机关查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整治工作将持续到2025年3月。

四平市委、市政府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列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改革任务、重点推进内容和重点督察方向,进行统筹研究部署。多年来,四平市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新模式,以案例实践为抓手,纵深推进司法联动,严格追究赔偿责任,严厉惩治和震摄环境违法行为,切实修复受损生态环境。

通过建立制度机制、准确筛查线索、加强调度督导、创新赔偿方式、营造社会共识“五项举措”,持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全市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各类案件91件,赔偿金额508.88万元,恢复林地25.22万平方米、土壤3.25万平方米,种植树苗1.59万棵,投放鱼苗40.5公斤;对24件损害较轻的案件,引导当事人通过普法宣传、捡拾垃圾等劳务代偿的方式进行赔偿,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是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职能部门与司法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织密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网络的一项重要内容。下一步,四平市将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衔接工作范围,树立整体衔接观念,坚持系统衔接思维,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强保护力度下开展衔接工作,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全方位、立体化、闭环式“一体衔接”,用最严格法治最严密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毛思博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