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原突围的大功臣,要不是后来军衔制取消,肯定晋升为上将

1976年7月7日,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的皮定均,在前往东山岛指挥三军演习途中,因座机坠毁于漳浦县深土镇东平村的灶山,以身殉职。

皮定均不幸去世后,主席派人向这位爱将送去了他一生中最后送的一个悼念花圈。

回想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挥毫特批“皮有功,少晋中”,人们有理由相信,要不是后来军衔制取消,肯定会批准皮定均晋升为上将。

解放军开国将帅千余人,主席为何对皮定均青睐有加?

这是因为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中原突围中,皮定均任旅长的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立下了奇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6年6月,中原大地战火再起,国民党军挑起内战,蒋介石调集30万重兵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企图在48小时内全歼中原解放军6万官兵。

敌强我弱,军情万分危急!

党中央命令中原部队“立即突围,愈快愈好”。

大部队突围谁来掩护?

谁来假扮主力迷惑敌人?

一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皮旅”)肩上。

大家都明白,担任掩护任务意味着牺牲是不得已的“丢卒保车”之举,皮旅凶多吉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皮旅的作战方案,是根据敌人估计我军主力要向西突围,因而集中重兵在西部设防的情况制定的。

皮定均采取疑兵之计:以两个团的兵力,夜里向西、白天向东地来回转,造成我军大部队向东集结突围的假象,误导敌人。

敌人果真上了圈套,以为我军主力要向东突围,拼命向东进攻。

当敌人发觉上当,再折转向西追击时,却遭到皮旅强有力的阻击。

敌人兵力虽然超过皮旅几十倍,但被皮定均咬得甩不开、走不脱。

我军主力在皮旅的掩护下,及时闯过平汉路,向西疾进。

27日一整天,皮旅前沿部队继续抗击敌人。

经过连续3天的阻击,他们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主力已越过平汉铁路向西挺进,皮定均决定28日开始正式突围。

他命令战士们把刺刀用布缠起,把搪瓷碗用布包好,马蹄用棉布裹住,神不知鬼不觉地撤出了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皮旅7000人马越过潢麻公路,选择了一条难度最大的突围方向——向东突围到苏皖解放区去。

虽然这条路线山高水险,有兵力超过自己10倍以上的敌人和无数道封锁线,但这条路线和突围主力背道而弛,可以减轻西进主力的压力。

皮定均又用了一个疑兵之计,先向西虚晃一枪,指挥部队假装跟主力向西疾走了半天。敌人以为皮旅要追赶主力西进,便拼命追赶。

哪知皮定均率一旅向西疾进的当天晚上,就以超人的胆略,悄无声息地在敌人包围圈空隙中的一个小山林里隐蔽起来。

躲过敌人的锋芒后,皮定均又命令一旅立即调头,挥兵东进。

皮旅人不歇脚,马不停蹄,以每昼夜200多里的速度和敌人赛跑,把敌人一直甩在后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突围战斗,历时24天,经历大小战斗23次,跨越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行程2000多里,皮定均率领一旅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皮旅突围前有7000人,除去突围路上牺牲、负伤留下就地养伤的,最后仅以大约伤亡300人、掉队1700人的损失,抵达苏北后还有5000人。

在整个突围过程中,皮旅是孤军行动无友邻支援,补给相当困难。

在中共军队历史上,以主官姓氏命名的部队不少,但最著名的就是皮旅,经此战而闻名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瓦罐不离井前破,大将难免阵前亡。

1976年7月7日,刚刚出院的将军不顾天气恶劣,执意亲临东山岛演习现场。这一次,老天爷没有长眼,将军乘坐的直升机撞上了山,将军为他的倔强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令人痛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