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元帅是我军著名的“政工元帅”,对人事工作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看人识人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见识。可以说,罗荣桓在举贤任能、唯才是举方面有口皆碑,让人非常服气。有两个典型的事例可以彰显他高超的用人之道。
第一个例子:认为自己当公安部长不合适,推荐罗瑞卿任共和国首任公安部长。
据《罗荣桓传》记载,平津战役结束后不久,罗荣桓奉毛泽东电示来到了西柏坡。作为毛泽东的老部下,两个“老井冈”重逢,相谈甚欢。毛泽东和罗荣桓谈了准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商讨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等问题。在交谈中,毛泽东特意提出准备让他出任共和国首任公安部长。
罗荣桓当即向毛泽东表示他自己当不合适。他向毛泽东推荐了罗瑞卿,认为罗瑞卿当更合适。罗荣桓的推荐是严肃而慎重的,是基于对罗瑞卿的全面了解。因为早在红军时期,罗荣桓就和罗瑞卿搭过班子,对罗瑞卿的能力素质和为人都非常了解。特别是罗瑞卿有过红1军团保卫局长的经历,这使他干起公安部长职务更容易触类旁通、更容易驾轻就熟。最终毛泽东采纳了罗荣桓的意见。
事实证明,罗瑞卿出任共和国首任公安部长,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有声有色,一下子把我国的公安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起点,他也成为了我国公安战线的主要奠基人。
第二个例子:认为林彪当国防部长不合适,推荐贺龙当国防部长。
1959年中央召开了著名的“庐山会议”,作为政治局委员的罗荣桓,因病未能参加这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彭德怀被解除了国防部长的职务。
据《罗荣桓传》记载:在会议期间,彭真受毛泽东主席的委托,从庐山专门打电话给罗荣桓,向他通报了会议的有关情况。彭真同时还表示说,“毛主席准备让林彪接替彭德怀国防部长的职务,并征求未出席会议同志的意见”。罗荣桓认为,“国防部长外事任务较重,林彪身体不好,似不宜担任这一职务,罗荣桓建议由贺龙任国防部长,彭真向毛泽东报告了罗荣桓的意见,然而未被采纳”。
按说,罗荣桓明知毛泽东已经准备让林彪接替彭德怀出任国防部长,他本可以表态没有异议即可。
但罗荣桓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他时刻秉持着一个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举贤任能的精神、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直言不讳地谈了他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为对于林彪,罗荣桓是非常了解的,他俩搭班子时间较长。特别是林彪自抗日战争初期受到枪伤后,身体一直比较差。建国后的头些年,林彪主要也是在休养状态之中。而当国防部长,意味着要主持军委日常工作,要有大量繁杂的事务,要有大量的接待外宾任务,罗荣桓认为以林彪那样的身体不一定吃得消。
透过这两个事例,我们不难看出,罗荣桓的用人之道,凭的是以党的利益为重,凭的是人尽其才,凭的是一个共产党人的铮铮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