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塘事件”,是新四军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事件。根据《新四军战史》和《陈毅传》记载:1943年10月,饶漱石为了排挤和打击陈毅,利用整风运动,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把他与陈毅平时工作中的一些分歧扩大化,甚至是无限上纲上线,罗织了陈毅“所谓反对毛主席、对抗党中央、反对政治委员制度、破坏党的团结、个人主义严重等十大错误”。饶漱石还致电毛泽东、刘少奇,要求中央“速决定物色才德兼备的军事政治负责干部来帮助我们”,并称他自己在德的方面“可保证无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现有的档案材料看,中央和毛泽东在对待“黄花塘事件”问题上,应该说是非常慎重的。但由于饶漱石毕竟是新四军的政委和书记,并且当时的“绝大部分人都站在了饶漱石一边”,用陈毅自己的话说就是:“当时他那里是鬼都不上门”。可见陈毅当时的处境是多么的艰难,受孤立的程度有多么的严重。最终,中央和毛泽东决定调陈毅离开新四军,来延安参加七大。

陈毅到达延安后,本想向毛泽东作一些解释,但毛泽东并没有听他的解释。并且明确表示:“至于你和小饶(即饶漱石)的问题,我看还是不要提,一句话也不要提。关于这件事,华中曾经有个电报发到中央来。这电报在,如果你要看,我可以给你看,但是我看还是暂时不要看为好”。毛泽东后来还对陈毅表示,希望他“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一个政治家,必须锻炼忍耐”。

显然,毛泽东对陈毅与饶漱石的”黄花塘事件“之争,虽没有明确的正式结论,但是不管怎么说,是把陈毅从新四军调开,并且不希望陈毅就“黄花塘事件”作更多的解释。这说明毛泽东相对来讲,“当时还是更多地倾向了饶漱石”。

陈毅是一个资深的革命者,是一个磊落的共产党人,是一个讲政治讲原则的人,既然毛泽东都明确表示不希望他看华中局的电报,希望他“凡事忍耐”,他当即向毛泽东表态:既然这样,那我就不看电报,也不谈华中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之后,陈毅便一直留在延安工作、生活和学习,长达一年半多时间。中央当时决定“陈毅与刘少奇一起代表中央处理华中局和新四军一切重大事宜”,同时参加延安的整风学习和筹备七大的有关工作。陈毅便全身心投入到中央赋予的各项工作之中:参加七大的有关准备工作,参加党的整风,参加延安的外事工作,参加毛泽东特别交待的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毅还被选为七大“军事报告的起草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一些问题看法的不断深化,随着与毛泽东的接触越来越多,陈毅在延安期间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他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在思想上更加进步,在对待与饶漱石的关系上也更包容、更谦让。毛泽东在看到陈毅的这些变化后,欣慰地表扬他说:“你的思想一通百通,无挂无碍,从此到处是坦途了”。

显然,延安的岁月,陈毅收获的不仅仅是政治和思想上的成熟与进步,更为难得的是,他又重新获得了毛泽东的信任与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