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大授衔,其中有一条规定,就是已到地方工作的领导原则上就不再授衔。据此,邓小平和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人均没有参加授衔。此时,陈毅也已到地方工作,在国务院任职,主要协助周恩来总理从事外交领导工作。按说,陈毅也属不参加授衔之列。但据《周恩来年谱》记载:“1955年9月11日,周致函,主张给陈毅授帅,认为给陈(毅)授帅,对陈(毅)现在和将来的工作都没什么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透过这封信函,说明周恩来确实是力主给陈毅授为元帅军衔的。此时,作为中央五大书记之一的周恩来的表态,无疑对陈毅参加授衔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最终,陈毅被授为元帅军衔。

关于大授衔的诸多话题,第一大将粟裕的授衔问题,一直是军迷们谈论热度较高的话题。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是,如果陈毅像邓小平等人一样,不参加授衔,那么,粟裕有可能递补为元帅军衔吗?

首先,我们谈一谈会不会递补的问题。

众所周知,原来的元帅候选人是11位,如果邓小平、陈毅均不参加授衔,这样就只有9位候选人了。周恩来力主给陈毅授衔的这封信函是9月11日,也就是说离后来的9月27日正式授衔日期已经很近了。这个问题本身就说明关于陈毅是否参加授衔存有不同意见。此时,评衔准备工作已近尾声,如果陈毅不参加授衔,到底是否递补确实不太好猜测。

关键问题是,原本上陈毅参加授衔工作,因为他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代表,是新四军的代表,是华东野战军以及后来的第三野战军的代表,可以说这几项的代表是非常强的。比如,新四军是与八路军一样,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掌握的最重要的两大武装力量之一。而华东野战军以及后来的第三野战军,则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的几大战略力量之一。从规模来讲,是仅次于第四野战军的第二大战略力量。这支战略力量,为全国的解放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这样的一支战略力量,从哪方面来讲,产生一个元帅代表都是非常客观的,都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十大将的人选此时早已初定。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认知讲究对称和规律规矩。九大元帅和十大大将这样一个评衔结果,显然从数字文化角度也与这一传统文化和认知不太符合。

因此,基于上述两点,如果陈毅不参加授衔,递补一个元帅的军衔可能性还是较大的。因为,新四军和第三野战军最终连一个元帅代表都没有,这是有些不太好理解的。

其次,我们谈一谈谁会递补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反倒简单了。评衔工作经过两三年的准备,应该说各方面的基础工作做得都非常扎实深入。粟裕凭他那赫赫的战功,一直是第一大将人选。如果递补的话,粟裕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人选。

还有一点至为重要的是,陈毅如不参加授衔的话,粟裕显然是新四军,特别是华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最有力的代表。他有过华东野战军代理司令员和政委的特殊经历,有过“战役指挥交粟负责”的特殊担当,有过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等一系列经典战役立下奇功的特殊支撑,粟裕递补为元帅应该是毫无争议的、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1955年9月28日应邀参加元帅授衔典礼后对人说:“粟裕总参谋长过去打过多次大胜仗,是可以当元帅的。表示了他对粟裕军事才能和功绩的深深钦佩”。黄炎培的话,无疑代表了赞同粟裕授帅的强劲呼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