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初的城南庄会议,毛泽东同意粟裕三个纵队暂不过江在江北打大仗后,在5月21日给陈、粟和刘、邓等的电报中这样明确:“以歼灭五军为夏季作战之中心目标”,“粟裕全权指挥一、三、四、六、八及十一纵之作战,并指挥许、谭在津浦线上之配合作战”,“刘、邓担负钳制十八军使不能东援”。电报还特别指出:“陈毅不参加此次作战”。
耐人寻味的是,毛泽东的电报为何专门指示“陈毅不参加此次作战”呢?
一是毛泽东早在城南庄会议上,即明确表示华野由粟裕“来搞”,陈毅虽仍挂名华野的职务,但必须去中原局。
原本上,毛泽东的大战略是准备派粟裕率三个纵队先行过江,之后再第二批跨入,组建东南野战军。而同意粟裕的战略建议后,原来的大战略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对人事上的调整,以适应新的任务变化。基于此,毛泽东在城南庄会议结束时,找粟裕谈话时明确指示:“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
尽管粟裕再三请求让陈毅仍回华野,毛泽东还是坚定地说:“中央已经决定了,陈毅同志和邓子恢同志到中原军区、中原局工作”。 最后在粟裕提出“陈毅在华野的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要继续保留”时,毛泽东虽然同意,但还是表示“那边工作很需要他,现在必须马上去”。
透过毛泽东与粟裕的谈话,可以看出,不管陈毅挂不挂华野的职务,中央已决定调派他到中原局工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不参加自此之后粟裕所组织指挥的战役,自然也是题中之义了。
二是针对中原局和中原军区领导力量薄弱实际,刘伯承、邓小平曾电请中央派陈毅加强到中原局,以便“建立起经常性工作”。
刘、邓自千里跃进大别山后,我南线的战略重心也随之转向中原。随着刘邓、陈粟、陈谢大军成品字型战略攻势,中原地区云集了我数十万大军。这就有个地方工作、财经工作、支前工作等一揽子工作需要统筹的问题。
早在1948年2月,刘、邓即向中央建议华野的邓子恢“主持中原各区,首先是三部分野战军的财经事宜”。而据《陈毅传》记载:在城南庄会议之前,“刘、邓来了一相应的大动作:发电中央请调陈毅到中原工作。刘、邓称:中原辖区甚大,领导力量极嫌薄弱”。
我们很难界定,毛泽东派陈毅到中原局工作,是根据刘、邓的请求决定派去的,还是毛泽东本身早就有了派陈毅到中原局的考虑。但至少在这一问题上,毛泽东和刘、邓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
5月30日,陈毅与邓子恢带领4700名干部离开濮阳前往中原履职。自此,陈毅便离开他一直战斗的华野。
三是毛泽东虽同意粟裕三个纵队暂不过江,但给他赋予了很重的歼敌指标,既然是粟裕立的“军令状”,那么便放手让粟裕来独立完成。
粟裕在他的《战争回忆录》当中,提到毛泽东采纳了他的战略建议后时说:“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采纳了关于第一兵团暂缓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的建议,陈毅同志又要暂时离开华野,我深感自己的担子沉重,觉得这次是向中央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把仗打好,以战场上的胜利来回答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殷切期望。”
的确如此,毛泽东虽同意了粟裕的战略建议,但同时也给他赋予了相当高的歼敌指标。这一指标是“少则四个月多则八个月内,该兵团,加上其他三个纵队,在汴徐线南北地区,以歼灭五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为目标,完成准备渡江之任务”。
当时国民党一个旅相当于整编前的一个师,大约在8000人左右,十一二个旅大约10万人,相当于粟裕当时指挥的部队总数。可见,毛泽东赋予给粟裕的作战任务到底有多么重。
为给粟裕创造一个更好的指挥环境,毛泽东决定陈毅不再参加粟裕指挥的作战,以便让粟裕彻底放手去筹划和指挥。一如东北时的林彪一样,将党政军大权一揽子交给林彪。毛泽东在用人方面常有大手笔和超常之道。何况,古今历来如此,谁立的“军令状”,那么就由谁来担纲领命。这一次调开陈毅,给粟裕压担子,激发粟裕的激情与斗志,同样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