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国中将中,论作风过硬能打仗,陶勇绝对算一个。提起这位战将,很多人对他有两个惋惜,一个是他在“文革”期间离奇的去世,一个是觉得他授中将军衔有点低了。本文仅就他授中将军衔问题略作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论陶勇所打的仗。

陶勇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仅以解放战争为例,陶勇打满了整个战争的全过程。他的纵队是粟裕的老底子部队,是粟裕最器重的一个纵队,是每次重要战役必不可少的一个纵队。从苏中七战七捷,到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再到豫东、淮海战役,直至渡江战役、上海战役,这一系列著名的战役,都留下了四纵(后为23军)光辉的战斗足迹。每次战役,陶勇纵队都是作为主力纵队参加,打出了赫赫威名与战功。

仅以淮海战役为例,陶勇和他的四纵真可谓是威风八面、所向披靡、横扫千军。据战后统计,该纵共“歼敌72863人,其中俘敌58018人,缴获各种枪炮两万余件”。整个解放战争,陶勇纵队“总计歼敌19.8万余人,其中生俘15.2万余人(含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等6名中将,27名少将),是解放战争纵队(军)一级歼敌最多的部队”。

再论陶勇的勇敢。

陶勇打仗,勇在无畏、勇在胆略、勇在智谋。他跟随粟裕打仗多年,深得粟裕用兵真传,可谓是有勇有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陶勇的勇敢与胆量,在我军高级将领中那是挂了号的,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黄桥决战时,在最关键的时刻,作为纵队司令的陶勇“脱去外衣,挥着战刀,带头冲向敌阵,硬生生地把进入黄桥之敌反击了出去”。坐镇黄桥指挥的粟裕,亲眼目睹了这场惨烈至极的拼杀,对陈毅说:“陶勇真是一个拼命三郎啊!”

与陶勇经常协同作战的叶飞、王必成等人,对陶勇打仗不讲价钱、敢于冲锋、身先士卒这一点,也都十分佩服。

据说,在国民党编著的名人辞典里,也有一条专门介绍陶勇的条目,把他称为一名“勇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论陶勇的资历。

陶勇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曾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教导师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陶勇调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参谋长,后任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长、苏皖支队司令员、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一师三旅旅长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陶勇历任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一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军长。

综合来讲,如果按战功而论,陶勇的战功足可支撑他授上将军衔。但按资历来讲,陶勇的资历在中将当中处于中规中矩。红军时期的师职,解放前最高职务为纵队司令、正军职,在全军第一次评级时为副兵团级,这样的资历和级别评为中将军衔,应该说是合适的、客观的。

一些人会拿他和授上将的叶飞相比,因为陶勇与叶飞、王必成并称三野的三员“虎将”。既然叶飞能授上将,陶勇战功可与叶飞比肩,也应授上将。但实际上,叶飞的资历是老于陶勇的。他是红军时期闽东根据地的创建人。这一资历,是陶勇无法比的。

另外,叶飞在新四军时期,曾当过一师的副师长,是陶勇的上级。解放战争时期,每当一、四、六纵联合行动时,也总是临时授予叶飞统一指挥王必成、 陶勇。因此,在授衔问题上,陶勇是不好和叶飞相提并论的。

尽管陶勇未能评为上将军衔,但他那勇冠三军之威猛、横扫千军之气概、建立战功之赫赫,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与讴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